APP下载

冀域满乡
——布糊、剪纸、长卷之满族文化艺术寻奇

2019-10-1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丰宁满族剪纸

沈 策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2019年3月26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在京召开管理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会后,中心组织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领域的官员及专家赴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对丰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考察调研。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地貌多样,是我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古为燕赵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燕赵往贤,灿若繁星。河北文脉,世代绵延。三四千年间,河北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形成了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维彬认为,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看,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具有显著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特征,率直豪放、极具民族特色,如张家口坝上的二人台、承德地区的丰宁满族剪纸、隆化县的二贵摔跤等;第二类具有浓厚的冀东海洋文化特征,自由活泼、个性张扬,如昌黎地秧歌、渔歌号子、抚宁大杆喇叭等;第三类拥有典型的冀中、冀南农耕文化特征,质朴含蓄、持重刚直,富有儒家思想内涵,如武强木版年画、河北梆子、沧州武术等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访谈:专访河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维彬。。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域辽阔,是河北省第二大县。东濒隆化,南接北京、滦平,西临赤城、沽源,北与多伦为邻。县城大阁镇距北京市180 km,距承德市178 km,是北京的北大门,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故乡。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87年),取“丰芜康宁”之意始设县。清朝入关前的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满族人即开始进入丰宁,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大量入驻。康熙时期,清王朝为遏制沙皇,巩固边疆,将大批八旗子弟派驻丰宁,丰宁人口迅速增加,境内有满、汉、蒙、回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5%,满族人口占59.2%。丰宁为少数民族游牧地区,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曾先后有肃慎、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民族在此交替演变,融合团结。1987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丰宁满族自治县②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档案文献资料。。

300多年里,带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塞上丰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其蓬勃之势,为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别样色彩。被誉为“艺苑奇葩”的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艺术、《满族长卷》、兼有武术、满族莽式舞、戏曲等元素的八间房村吵子会、偏道子满族花秧歌、黄旗武会、竹板落子、横河蒙丁演武、萨满民歌舞蹈等,与其背后的民间匠人和艺人一道,成为丰宁大地上的艺术传奇和文化珍宝。

1 滕腾大师与基于满族“补花”技艺的布糊画

满清兴于白山黑水,官员胸前后背佩戴有被称为“补子”的方形品级标志。生活中,满族民间常将象征“吉祥”的补花图案用针线补在衣服的前胸、后背以及靴、帽、弓靫、箭囊、烟荷包、枕头顶等生活用具之上。于是,这一“补花”手艺在民间得以传承和发展。清代入主中原后,“补花”技艺更成为宫廷御用的工艺技法。

满族大师滕腾出生于丰宁一个山村的中医之家,于幼时便善手工,喜绘画。作为清代正黄旗之后,他热爱满族文化,虽半生坎坷,却始终不忘实现自己心中的艺术理想,一直思考如何将清代满族宫廷服饰中的“堆绣”“刺绣”“拨花”艺术发扬光大,再现世间。

1989年的一场因公车祸让他致伤提前离休,却给58岁的滕腾迎来艺术的春天。他将之前游历所到之处的景物和思考融入对满族民间“补花”艺术的研究和创新之中,发明了“滕氏布糊画”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通过其丰富艳丽的丝布缎面色彩,密密麻麻的大小部件贴合,层层叠叠的逼真立体效果,不难想象作品背后,大师于无数个寂寥的日夜一点一滴拼凑他的“艺术版图”,其人、其作皆可谓奇人、奇作,可称是“艺苑奇葩”“华夏一绝”。

紧挨丰宁满族博物馆的龙腾艺术馆珍藏着滕腾大师的经典布糊画作品。滕腾大师钟爱戏曲艺术,并一直致力于藏传佛教密宗的研究,因此其作品多与宗教、戏曲等主题有关。例如,艺术馆内一层有一密室,其中陈列有诸如《大威德怖畏金刚本尊》(图1)等和藏传佛教的密宗相关的作品,布片贴合繁密,层次精致,加之鲜亮的色彩和逼真的形象,更显庄严肃穆,具有极高宗教艺术作品的创作定位;艺术馆的顶层有间厅室,里面有广目天王、增长天王,以及洗耳罗汉、伏虎罗汉、开心罗汉、长眉罗汉、喜庆罗汉等十八罗汉的布糊造像,整间堂室宛若色彩绚丽、线条繁难的宗教艺术画立体实物再现,被誉为“天下第一布糊寺”;作为献礼,滕腾于2002年设计制作的《和平昌盛图》长6 m,宽2.4 m,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河北厅。

图1 布糊画作品《大威德怖畏金刚本尊》(来源:作者自摄)

滕腾大师作为民间奇人,能将众多题材做成布糊画,蔬菜、水果、生肖、题字,人物肖像,戏曲人物,甚至每幅作品的落款和印章都是布糊的。其于12岁之时便以一条纸糊的黄瓜夺得热河省学生手工展一等奖,展现了他布糊的天赋异禀。其实,一幅大型“布糊作品”的诞生,不光是布糊技艺的结果,里面还糅合了堆绣、剪纸、绢人、浮雕、唐卡、刺绣、裱糊、布贴、景泰蓝、掐丝等技艺,正因如此,满族皇室“补花”艺术的雍容华贵、富丽典雅才能得以保留。

一幅大型“布糊作品”所需布材多达百种,用料考究,其绫、罗、缎等真丝面料都为苏杭“特供”,还要辅以木料、纸板、海绵、绢花、首饰等配合、装饰。清代之前的布糊画仅呈现平面布贴画效果,因选用物品大多为棉布,故而色彩并不鲜艳。而滕腾却将丝绸融入其中,赋予画面明快艳丽的效果。加之褟金线工艺,使画面更加立体,视觉冲击力更强。

2018年,滕腾大师仙逝。聊以慰藉的是,其布糊技艺不但没有变成“记忆”,反而正在发扬光大。他的3个女儿都在从事和布糊画走向市场相关的工作,在她们的努力下,布糊画可制作花卉变得可行,布糊画工作室成立,以布糊画作装饰小物件的先河得以开创,“宝相花”挂饰热卖,“八旗领带”更是得到了市场的追捧。

艺术馆有一间大厅,展示其弟子刘海燕组织创作的大型布糊画作品《九龙壁》《和平昌盛图》《孔雀春花图》,这些作品反映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它们从创作至今,经过细致维护,布色如新③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龙腾艺术馆档案资料。。

2 张冬阁与记录“满史旗俗”的史诗传奇《满族长卷》

满族不乏会讲故事的人。傅英仁、马亚川都是能讲述百万字的超级故事家,还有满族说部国家级传承人富育光、赵东升,锡伯族长篇故事传承人何钧佑等“书写型故事家”,他们讲述整理的文本都逾百万字,他们出版的文本较为复杂,且并非纯粹口述的文本,还有录音记录本、故事家写定本等形式[1]。擅讲满族故事的形式不光以文字形式呈现,还可以史诗性地“图说”。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丰宁非遗传承研学基地里,珍藏有一幅讲述记录满族历史文化的“清明上河图”——《满乡风情》,也即《满族长卷》。该幅作品的创作者是丰宁另一位民间满族奇人——张冬阁。

不同于滕腾大师创作布糊画缘起于要再现和复兴满族的“补花”技艺,张冬阁大师创作《满族长卷》(图2)的初衷就没有这么专深,更显急迫和直接。作为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一位满族画家,面对满族民俗文化的极度消亡,他希望将满族民俗文化提纯、还原,以绘画形式记录下满族的历史和文化。在近4年的时间里,他4次赴东北走访新宾、北镇、本溪、凤城、岫岩、开原、宽甸、伊通等城市。通过走访东北的满族聚集区,发现满族文化正在迅速消亡,大部分40岁以下的人都认为满、汉没有什么区别。

图2 《满族长卷》局部(来源:作者自摄)

复原满族民俗文化刻不容缓。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10周年之际,张冬阁画出10幅满族习俗草图。著名音乐家王立平为振兴民族文化,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的名义来丰宁考察满族风情。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张冬阁认为自己所画的草图篇幅小,内容不全面,思想肤浅,下定决心重整旗鼓,要以为弘扬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担当来完成这部主题宏大的作品。

满族是一个崇尚自然、兼容并包、历史悠久,充满意志、智慧的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冬阁将对满族文化的研究和感悟融入作品构思中,将长卷内容分成20个部分:满族历史的传说;萨满教和祭祀;八旗制;农耕渔猎;服饰;美食;夏巢冬穴的居所;崇敬和忌讳;婚礼;育婴;丧葬;文化教育;节令;礼仪;满乡除夕夜;互市;野台戏、花卉;民间游戏;民间体育;民间工艺美术。画作一律采取传统壁画的形式,不为透视所局限,画中人物大小不一,突出重点人物。在耳濡目染之下,他以清末民初承德、丰宁地域的满族习俗为切入点进行创作。

在创作长卷的过程中,张冬阁查阅了大量满族文献资料。许多满族的民俗在文字资料里鲜有记录,他便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拜访跳大绳、扎纸张等各行各业的满族老人。长卷中有诸如扶犁等众多满族特有实物,人们可以按图索骥,将其原样复制。

自1996年至2008年,他4次改稿,完成长卷精稿,又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长卷绢本的白描。2018年,纸本彩色本最终完成。22年如1日,每天作画12 h,张大师先后7次描绘此画,累计420 m长,人物多达4万人次;最后的成稿长卷附10 m汉字,总长70 m,是《清明上河图》的30倍。据悉,他以长卷为原型,拟出版满乡习俗插图版著作④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传承研学基地考察《满族长卷》,并根据现场对张冬阁采访录音整理。。

整幅长卷的审美旨趣极高,细节到位,具有神话色彩。静静地观赏长卷,宛如在和一个个满族先民对话,丰富而具有异域风情的满族历史文化跃然纸上,极像一部满族史诗,让人为之传奇般的笔墨感动良久。

3 丰宁满族剪纸艺术

2010年,河北省丰宁满族剪纸、蔚县剪纸与陕西剪纸等剪纸项目联合“打包”,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始于清康熙年间,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是南方与北方、满族与汉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因诞生于满地,极具地域化和民族化的剪纸主要以窗花、礼花(结婚的喜庆剪纸、丧葬的素色剪纸等)、祭神祖吊签(挂签)以及满族节令等民俗为主要内容,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剪纸、盆篮碟盘瓶剪纸、瓜果剪纸、动物剪纸、花字剪纸等都是常见主题。

清末民初,丰宁满族剪纸进入鼎盛期,当时村村都有自己的剪纸群体和民间高手,人人擅剪纸,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人们做起剪纸活计游刃有余。新中国成立后,剪纸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人们将顶棚花、风斗花、炕围剪纸等用作室内装饰。每到年节,家家户户“剪剪纸、贴剪纸”,剪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生活。张冬阁、石俊凤、王秀莲、魏文娥、王德等都是重要的代表性传承人。

4 丰宁满族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及民俗

清乾隆年间,为顺应“太平盛世”对文化的需求,贵族乡绅在八间房村兴修寺庙戏楼、办庙会,从山东登州府请老艺人指导,结合当地民间花会的寸跷、蝴蝶舞、小秧歌等民间舞蹈艺术,逐步形成了一套满族特色鲜明的民间器乐体系“吵子会”。

4.1 满族吵子会

已辑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河北卷》的丰宁满族吵子会有近300年历史,分布在八间房、窄岭、塔沟、长阁、凤山、选营等10余个村庄。吵子会分“吹打乐曲”和“杂曲”两种,以唢呐、打击乐演奏为主,大多数是满族的曲牌,有单独演奏,有为民间花会伴奏,有用于办红、白喜事;可登大雅之堂,也可在田间地头、民居店铺吹打演奏;吵子会是研究北方民族民间音乐“吹打乐”形成发展的重要样本。“有庙就有会”“为神唱戏,人神共享”,丰宁满族自治县农村地区独特的民间祭祀仪式习俗是“吵子会”生存的重要土壤(图3)。

图3 黑山嘴镇八间房村吵子会(来源:作者自摄)

4.2 偏道子满族花秧歌

丰宁偏道子满族花秧歌不同于发源东北抚顺的满族秧歌,表演者头戴或红、或蓝高帽,身着红蓝相间服饰,手持具有象征意义的神棍,配合着吹打乐器舞蹈,动作轻快诙谐,场面丰富热闹,繁中有序(图4)。

图4 选将营乡偏道子村满族花秧歌(来源:作者自摄)

4.3 竹板落子

带有浓厚满族莽式舞气息的竹板落子则显得稳健庄重。配合着背景带有韵律的沉闷击鼓之声,十几个女将打响竹板,壮观威武,彰显了满族女性尚“武”的非凡风格。而“武”中又加入了很多诸如“窜”“斛斗”“抢背”等戏曲艺术元素,又有主阵、长蛇阵、二龙出水阵、编辫子等阵法和缠头捋板、捋头盖脑等竹板打法,这种流传于丰宁满族自治县朱首营乡的原属于男性民间舞蹈的情绪舞蹈,由穿着蓝色满族战服,头戴圆顶的女性踩着鼓点、张弛有度的表演,则出奇抢眼,是名副其实的“武落子”(图5)。

图5 凤山镇朱首营村竹板落子(来源:作者自摄)

4.4 黄旗武会

自清王朝1644年入主中原,康熙盛世,天下大治,八旗军中的一部分退役军人,在北部山区安家落户。由于这些退役将士始终保持军旅生活方式,以习武强身为目的的武会就在当地流传下来,逐步形成了主要流传于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西村地区的黄旗武会;1774年以后,民间大户邢存福、王殿奎老先生聘请武师,教授当地年轻人细化套路,提升技能,武会水平进一步提高;清末民初是黄旗武会最兴盛的时期,民国年间从东北军、常备军退役的曹化有、李靠班、何洪等人到黄旗落户传武授艺,后黄旗的排头(村主任)请教师、设练武场、添置服装,武会人员粉墨着装,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至此,武会也由临阵对敌的实用武技,逐渐演化成今天独具满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黄旗武会以传统武术为基础,揉进戏曲武打的程式;表演以双人对打为主,共80余种表演套路;持棍者与持十八般兵器者对打,刀枪剑棍、腾挪跳躲、真打真砍、令人眼花缭乱,震耳欲聋的鼓声伴奏也难掩兵器的叮当击打之响,场面激烈火爆;武会器材有长枪、大刀、双刀、单刀、朴刀、二节棍、三节棍、梢子棍、五虎棍、棋盘棍、猴棍、二龙头、双鞭、双锤、双剑、护手钩、羊角拐等,可谓集传统兵器之大成(图6)。

图6 黄旗镇东营子村黄旗武会(来源:作者自摄)

唐朝高适作《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丰宁地区八旗征战的场面已不复存在,但满族先民的尚武精神却保留在一些满族传统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里。有些项目还后继有人,小黄旗武会里的小朋友,照样能拿起兵器,噼里啪啦,真打真砍。丰宁地区还有横河蒙丁演武、满族民歌、萨满舞蹈等传统民俗。这些身着不出“黄、白、蓝、红”八旗色彩的丰宁传统表演艺术可以“恭谨韵律、持重实在”为人称道⑤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中心及丰宁满族自治县内部资料。。

5 非遗保护政策的“丰宁实践”

5.1 满族文化进校园

丰宁满族自治县在保护“民间文化珍宝”方面有着独特的理念和经验。面对如何将古老的满族文化艺术融入现代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这样的命题,丰宁有着自己的答案。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文化面临同质化的今天,丰宁第二小学和丰宁第四小学始终坚持将满族文化传承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技艺传承、学演学唱、编印教材、研学体验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满族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美育。2009年,学校将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引进校园,使孩子们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特点,掌握了剪纸的技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剪纸小能手,该活动至今已坚持了10年,共培养了600余名学生,使丰宁满族剪纸这项传统技艺在丰宁二小得到有序传承;学校还通过编印《走进满族文化》校本课程(图7),开设满语课程、创办漆画社团,成立满族舞蹈(图8)、满语歌曲社团,编排大型团体操《八旗雄风》等形式(图9),将满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因地制宜,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境界。其中,丰宁第二小学开设的满语课程、成立满语歌曲社团等活动,有效保护了满语这一濒危语言;丰宁第四小学编排的由488名学生表演的以八旗将士出征为主题,再现将士们从整装出发到英勇作战,最后凯旋而归为过程的大型校园团体操《八旗雄风》,既让学生强身健体,又为学生打牢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⑥调研丰宁第二小学、丰宁第四小学“满族文化社团”“满族艺术校本课程”等活动。。

图7 丰宁第二小学《走近满族文化》校本课程系列之满族服饰(来源:作者自摄)

图8 丰宁第二小学满族舞蹈社团的表演(来源:作者自摄)

图9 丰宁第二小学大型团体操表演(来源:作者自摄)

5.2 满族传统文化非遗扶贫项目

丰宁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之一。近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以“满族传统文化”为核心进行整体保护计划制订,通过满族非遗扶贫项目、满族文化进校园、复兴满族习俗事项及涵养其依存环境,使丰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民生活,在鲜活生动的文化生态中保护和传承。

结合国家“非遗+扶贫”的政策导向,丰宁满族自治县专门建立了“非遗扶贫布糊画就业工坊”。工坊整洁明快,各种丝线、饰品瓶码放有序,画师们在糊制室安静认真地创作布糊画作品,虽然作品都还比较简单,但是即使小到一棵白菜的褶皱,一对村童的头绳,都对画师的审美和精准技巧要求极高,很见功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画师们慢慢做着这样一件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细活,同时,又能通过这些细活获得报酬,这应该是一幅十分美妙的画面。

2018年5月,丰宁满族自治县建立了“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据五道营村支部书记丁喜庭介绍,五道营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786户,2 071口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是382户,944人。截至目前,还有117户,204人未脱贫,而这部分人都是老弱病残,不能参与体力劳动的深度贫困户,鼓励这部分群体参与非遗剪纸正好符合脱贫目标。这些贫困户参与剪纸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人早上6点就到工坊,许多年岁大的老人因为有剪纸和绘画基础,她们能够不画样,随意剪,作品非常精美,通过剪纸,平均已增收1 000~2 000元。现正在和企业对接,派高校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整体提升产品质量,加之现在房屋结构由过去的纸窗变为玻璃窗,剪纸贴窗花也需要向室内、庭院装潢转变,如今,公共文化场所的铁艺、服装等都加入了剪纸元素,未来的剪纸产业势头向好(图10)。

图10 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学员剪纸(来源:作者自摄)

以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为切入点,2018年以来,全县共建立了8个此类“非遗工坊”,贫困户参与率超过40%,起到了既“扶志”又“扶智”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丰宁还有满族传统木作技艺、桦皮画、奇石贴画、满族根雕制作、秸秆画制作技艺、满族传统草编技艺、满族沙画传统技艺、满族宫灯制作技艺等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项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雪芳表示,未来,丰宁还谋划建立“铁艺非遗扶贫车间”“木作技艺扶贫车间”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恭王府会在丰宁建立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给丰宁满族自治县助力扶贫工坊的产品设立销售平台,为当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⑦调研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扶贫布糊画就业工坊”“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并根据现场对五道营村支部书记丁喜庭采访录音整理。。

6 结束语

丰宁的土地,印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足迹,留下了满族人定居300多年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特殊贡献。现在,这些属于丰宁珍贵而独特的满族民间文化艺术,正深刻融入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被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丰宁满族剪纸
剪纸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戒打戒骂:外企高管和儿子实现双赢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
剪纸
浅论丰宁—隆化一带深断裂对成矿的作用
剪纸鉴赏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