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技能自主提升新样态

2019-10-09孟宪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异构解构重构

自我同课异构是同一个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和自身教学特点及风格,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或模式[1]。自我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广泛利用各种资源,深度钻研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价值,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优化成2种或2种以上的教学方案,而后逐一实践,通过对比、分析、感悟、提炼、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再次重新架构、设计,形成教学方案,课堂实施检验,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活动。

自我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开阔视野,深入研究,精确理解,透彻领悟;有利于教师思维火花的智慧碰撞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彰显教学个性,打开教学思路,丰富教学阅历,积累教学经验和智慧,提高教学技艺、水准和能力,优化课堂结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2]。

一、异构

异构包括教学设计异构和课堂教学异构。异构教学设计是自我同课异构教学的基石和依据,异构课堂教学是自我同课异构教学的载体和支撐平台。

1.强化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领

课程标准引领着课程改革方向,指导着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实施自我同课异构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导向,紧扣课程标准对相关要素的要求,以课程的实施建议为准绳,严格执行“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

即首先要明确某一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然后综合考虑校情、学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选择教学内容,选定的内容要为目标服务。而课时教学设计则要紧扣“内容统领目标”,即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课时目标,选择方法、手段和策略。如,笔者选择的《障碍跑》一课为自我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依据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二,课程内容呈现的运动技能目标之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之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2.异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运用不同视角进行解读,而后对比各种版本的教师用书,研透其设计理念,领悟其设计意图,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删减、扩充和拓展,进而根据校情、班情、学情,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设计出符合自己理念和风格的适宜学生的教学设计。异构教学设计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基于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出A和B2种不同的教学方案文本。

如,笔者进行《障碍跑》一课教学设计时,基于“90%以上的学生知道通过障碍的方法,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通过练习,85%左右的学生能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踏跨钻绕等的正确动作,1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做出踏跨钻绕的正确动作。全体学生通过练习都能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积极参与练习,与同伴团结互助,对完成动作充满信心,并乐于交流展示”这一教学目标,“踏上重心前移,跨和钻的身体协调、绕的外侧脚的前脚掌内侧蹬地”的重点以及“灵巧、协调、安全过障碍”的难点,并根据校情和授课班级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已有体育知识和运动经验分析,将跨越障碍栏架改为跨越倒V形小体操垫,并增设踏上跳下小方凳,钻过呼啦圈、绕过锥桶,最终形成2种教学方案。

方案A:组织学生分4组进行合作探究,探寻过每一个障碍的方法,并与教师建议的方法对比,找到大家认可的相对科学、合理的过障碍的方法,然后分4组完整练习连续过4个不同的障碍。方案B: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后,分4组轮换练习每一个过障碍的动作方法,练习中相互观察、指出并改进动作缺点,共同提高,然后分4组完整练习连续过4个不同的障碍。

3.异构课堂教学

异构课堂教学是教师以设计好的教学设计A和B为蓝本,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如,笔者以教学设计A方案为蓝本实施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分4组进行合作探究,探寻过每一个障碍的方法。学生积极投入讨论,然后选择相对可行的方法进行尝试,对比后确定较好的一种过障碍的方法。

4组学生4种障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过障碍的方法,最终没有像教师预设的一样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过障碍的方法。教师示范过障碍的方法,组织学生对比分析,确定选择教师建议的每种过障碍的方法为最终方案。教师巡视中虽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但是由于分组多,学生选择方法分歧大,课中占用时间多,造成了课堂时间浪费,目标达成度低。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效引导,将学生探究过障碍的方式引向探究“踏、跨、钻、绕”4个技术动作方法的学练上,将会事半功倍。

再如,笔者以教学设计B方案为蓝本实施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分4组轮换练习踏、跨、钻、绕单个过障碍动作。教师巡回指导时,观察到第1组学生练习钻过障碍(栏架),有50%左右的学生碰到头或差点儿碰到头,于是及时提醒“降低重心,低头”。第2组练习开始后,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此时笔者意识到:刚才讲解示范时由于4个动作分别讲解示范,时间稍长,学生注意力分散,尽管重点讲解示范了钻的动作要领,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缺少必要的体验练习,对栏架的高度没有清晰的概念,导致学生到达障碍(栏架)前没有充分地降低重心,忘记低头。

于是笔者暂停学生的练习,对动作要领重新讲解,慢速示范钻的动作,且重点强调“降低重心,低头”这一要领,并要求第一次练习时采用走到障碍前钻过去,第二次慢跑,然后中速跑,最后快速跑练习。这样经过讲解、示范、强调,速度由慢到快练习后,每组学生练习都没有再次出现碰头的现象。

二、解构

解构是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深度剖析和反思,包括对教学内容再钻研、解读,对教学设计比较、分析、审视、挖掘,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偶发事件等方面的反思、提炼、改进和完善。

1.解构教学设计

解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检视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科学、高效,能否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学方法的选取是否精致,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否精准,能否致力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解构教学设计还要对自己的设计意图形成合理的解释,即思考、梳理“这样做”“运用此教学方法”“选用此策略”的目的和原因,从而明确其中的教学规律。

如,方案B中笔者组织学生分4组轮换练习踏、跨、钻、绕单个过障碍动作,能有效激发学练热情,提高学练兴趣和器材使用率;学生练习时重点巡视指导难度稍大的跨、钻过障碍动作,对难度稍小的踏、绕过障碍动作稍加指导,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练效率。

2.解构课堂教学

解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以课堂中观察到的现象作为逻辑起点和原点,对教学细节质疑、推敲、锤炼,从而洞察、分析、梳理、求真擇优[3]。解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深度研究的有效手段,“是一种‘面向事实、基于证据、关注细节的课堂教学解析”[4]。

解构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确定,策略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组织形式是否精当、灵活、有序,队伍的调动,场地器材设置,眼神、手势、语言的运用等都要完整、客观、真实、翔实地记录,尤其要重点解构课堂上的关键事件和遇到的问题,并整合同类主题,从而找到其中蕴含的教学规律,并以相应的教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价值。

如,《障碍跑》一课,教师组织学生分4组进行踏、跨、钻、绕4个动作过障碍组合练习,每一名学生练习之后回到本组队伍的末尾重新站队。教师巡回指导时发现,先练习回到队伍后面的学生由于身高较矮小,不能看到前面正在练习的学生的动作,注意力开始转移,他们或闲聊或打闹,出现游离课堂的现象。这种组织练习形式是教师经常采用的,类似游离课堂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深思熟虑找到破解方法:1名学生练习,其余学生站在本组侧面,观察并提醒练习者关键技术要领,练习结束的学生迅速站到观察者的队尾,面向练习者,迅速加入到观察者的队伍中,练习者在同伴的提醒和鼓励下练习积极性和动作质量明显提升。

三、重构

解构的结束并不是自我同课异构的终结,而是重构的开始。重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或环节,运用创新的理念统筹规划,有理有据地分析,结合教学环境、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条件调整、打磨、完善,提出理论依据、操作内容、方法和程序。

1.重构教学设计

重构教学设计是教师再次教学设计时对原教学思路进行整体规划、调整、完善,打破原格局,将其解剖成若干元素,然后根据需要来重新建构的一种有理有据的创造性活动。重构教学设计就是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教学方案C。

如,笔者组织学生分4组轮换练习踏、跨、钻、绕单个过障碍动作,轮换时采用停止练习,统一调动。4组动作练习,中间要轮换调动队伍3次,每次30秒,共1分30秒,形成隐性的课堂时间浪费。为此,重构教学设计时笔者将队伍调动方法预设在课前贯彻,并运用顺口溜:队伍调动看排头,排头换位紧跟随,排头练我也练,练完之后再变换。这样在练习时调动队伍,只需提醒排头移动的路线、到达的位置,学生就能精准到位,避免隐性浪费。

2.重构课堂教学

重构课堂教学是对重构后的教学设计再实践的过程。重构课堂教学要在异构课堂和解构课堂的基础上关注教学细节和学生表现,避免再次出现以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重构课堂就要把课堂打造成引导学生发展的舞台、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重构课堂教学是磨炼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技巧,锤炼教学技艺的舞台,教师在重构中不断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增长悟性。

自我同课异构教学同样适用于同时执教同一年级3个及3个以上班级的教师,如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科学,中学地理、历史、生物、政治等学科教学。自我同课异构由于需要大量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反思、改进、完善,教师必须投入较多的精力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因此,运用的频次不宜过多,可一月一次,最频繁尽量两三周进行一次,否则可能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张兰婷.同课异构的多方位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6(23):24-26.

[2]牛晓.对体育学科同课异构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2):37-39.

[3]孟宪明.视频课例研修: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提升的有效路径[J].中国学校体育,2019(2):66-67.

[4]董鹏,王珏.基于数字化视频课例的课堂教学诊断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6):15-18.

猜你喜欢

异构解构重构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长城叙事的重构
还原
重构
深度揭示小数本质的课堂教学——四位名师《小数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分析与启示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写于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