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使江苏体育教研充满活力

2019-10-09孟文砚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研员江苏省校本

孟文砚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苏省广大体育教师勇敢地面对挑战,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紧抓课程改革机遇,开创出一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天地。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一名体育教研员,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使江苏体育教研充满活力。”

一、明确教研宗旨

第八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课程理念,江苏省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学论教”,在体育教研活动中“以学论研”。在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时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体育教研不仅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让学生通过体育教研活动有所收获。为此通过10多年的体育教研实践,江苏省总结出了组织、开展体育教研活动的三原则。

1.牢牢把握体育教研的方向,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江苏省的体育教研活动提倡面向中小学,并且要有充满育人情境的教学现场和充满研究气息的教研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参与教研活动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承办教研活动学校师生的发展。

2.追求体育教研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江苏的体育教研活动反对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杜绝以牺牲学生利益、超越现行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炫技”行为,强调体育教研活动必须以现行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认知水平为依据进行运作,以取得最大的活动效益。凡是涉及教学展示和比赛的省级教研活动都要求校、县(区)、市层层选拔以扩大受益面,凡条件允许的,教研活动都尽可能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3.注重体育教研活动的过程和细节。体育教研活动需要有好的预设,所谓好的预设是一种包含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以江苏省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例,活动预设了5份考卷,涵盖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的11项内容,其中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既有预先告知的内容又有临时抽测的内容,既有理论性内容又有实践性内容,3届基本功大赛的实践达成了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活动中重视活动细节的安排,在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邀请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的校长参加校長论坛,畅谈重视学校体育、关心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在比赛结尾请评审专家现场点评参赛选手的亮点和不足,请参赛选手发表自己的一分钟感言,这样的做法让比赛充满了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活动的水平和品位。

二、优化职能定位

改革开放初期,原国家教委对教研部门提出的“研究、指导、服务”三项职能一直是江苏体育教研的职业遵循。课程改革前,教研员往往把“指导”放在3项职能的首位,主要是下达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落实这些要求的相关活动,这样“研究”就被边缘化了,有的教研员成了既不教也不研的办事员。

课程改革唤醒了教研员“研究”的内驱力,课程改革中产生的问题激发了教研员研究的潜力,迫使大家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员的“服务”意识有所加强,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以研究为本,把服务一线体育教师放在前面,真正形成省、市、县(区)三级教研网络,才能“指导”好课程改革方案的落实。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江苏省把“服务”放在首位,形成在“服务”中进行“指导”的体育教研职能定位。同时,江苏省形成了优化体育教研职能定位,搞好体育教研活动的3条共识。

1.要善于调动“上”“下”两个层面的积极性。体育教研员要搞好体育教研活动,既要善于调动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又要善于调动行政领导支持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要善于将区域与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地域和跨地域的体育教研活动必须以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为基础,是校本教研的典型展示、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而校本教研也需要通过地域和跨地域的大型体育教研活动进一步进行合作研究、专家引领和研究拓展,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搞好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要途径。

3.要善于寻找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点。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理论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体育教研员要多到基层学校去倾听一线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对课程实验工作的建议,体育教研员还要多从基层学校和一线体育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他们专业发展的现状,指导他们进行研究,这是搞好体育教研的关键。

三、明晰教研思路

长期以来,体育教研员更多是从上级的要求、学科的要求来思考问题,其基本思路是:文件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教研方案的设计→教研方案的实施,是理念先行的、理想化的。而基层一线教师则往往是从课程实施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学校的现状→体育教学的条件和差距→面对问题的可操作方法,这是问题先行的、现实性的。江苏省在推进课程改革从理念层面向操作层面转化的过程中,逐步明晰了将以上2种教研思路结合起来的新思路。

1.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改革文件进行解读,对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研究,提出学校体育教研“怎么做”的统一要求。如,在“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中提出“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进行备课”“以学论教,确保体育课的有效性”“布置体育课外作业,确保课外活动一小时”等要求。

2.正视差异,搭建研究和服务的平台,提供“怎样做好”的抓手和案例。如,江苏省编写了一套小学读本和备课用书,依据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教学展示、教学比赛、教学研讨和教学培训活动。

3.倡导共同应对,为广大体育教师创设和谐的教研环境。积极营造“健康第一”的文化氛围,挖掘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体育大课间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加强对优秀体育教师和团队的宣传,为体育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教研环境。

四、创新教研路径

1.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研究,它的特质是实践反思,即先有体育教学实践,然后在反思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方案,再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

課程改革启动后,江苏省各中小学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对校本教研进行拓展和创新。一是围绕课程改革,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开始了“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行动研究的尝试;二是围绕课程改革,根据校情总结学校体育特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三是围绕课程改革,寻求理论支撑,与其他学校的同行或高校专家合作进行针对解决某一问题的“课题研究”。

2.区域教研。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一些体育先进县(区)将校本教研拓展为区域教研,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有组织、有领导的合作教研。这种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区域教研往往能从师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握好体育教研的方向;能够针对课程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和普遍问题,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创新和传承的关系、引进借鉴和立足校情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江苏省的区域教研一方面进行基于传统、立足本土的创新,将体育教学研究成果向农村辐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教下乡活动;另一方面进行基于网络、着眼于信息化的创新,通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教学新时空”平台和江苏学校体育网将教研活动的生动现场进行直播,扩大了教研受益面。

3.跨区域教研。在课程改革的热潮中,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于2009年达成“长三角教研联盟”联动发展协议。2013年江苏省教研室与上海市教研室、浙江省教研室共同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地区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并每年举办一次。

长三角地区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不同届均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特色,也取得了不同一般的成果,经报刊和网络报道,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的认同和推崇。这一方面表明体育与健康学科已成为长三角教研发展共同体机制创新的排头兵,另一方面也表明“改革、开放”是搞活跨区域教研的动力。

五、抓准教研重点

1.强化体育课。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江苏的体育教师历来重视课堂教学。2002年,江苏省在连云港市举办了以“突出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着力提高课堂实施水平”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此后,江苏省为体育教师搭建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比赛、展示等平台将体育课研究推向一个个高潮。

为此,江苏省通过推进课程改革,从3个方面来强化体育课。一是修订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编写初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教学设计探微》和高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模块教学设计探究》,为体育教师提供备课的抓手。二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着力于问题的解决,通过理念和经验的融合,帮助教师找到强化体育课的思路和对策。三是通过优秀体育课评选、教学基本功比赛,推出有效、有趣、有活力的优秀体育课,促进更多的教师把功夫用在课堂教学上,并通过努力成为“强化体育课”的带头人。

2.创新体育特色。江苏省在课程改革中,认识到“好学校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去成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创建体育特色项目成为许多学校的追求,也成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突破口和撬动素质教育的支点。

江苏省的特色体育项目是在基于传统、基于现实、基于本土的基础上,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创建的有特殊风格、可持续发展的体育项目。其中有地理环境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游泳),有历史传承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武术),有落实中国足球改革方案的特色体育项目(足球),有自主开发而独创的特色体育项目(三门球),有跨学科融合的特色体育项目(童谣操、书法操)等。这些特色体育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启示和引导的平台。

在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上,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在讲话中指出:“教学改革创新从具体项目入手,努力形成校校有项目、广大教师人人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学改革氛围。”目前,江苏省体育教研部门正在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实践中努力实现省教育厅提出的目标。

3.培育教研队伍。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研的主体,要搞好教研工作,关键是队伍建设。江苏省体育教研部门积极参与省教育厅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着重建设好3支队伍:校本教研基本队伍、体育教研骨干队伍和教研员队伍。

首先,江苏省十分重视培育校本教研基本队伍,鼓励广大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并在课题的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这样就夯实了体育教研队伍的基础。

江苏省课程改革以来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学方式的思想碰撞,激发了广大体育教师的教研热情,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所搭建的多样化教学研究平台又提升了他们的教研能力。因此,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体育教研热情持续高涨,通过校本教研推出的体育教学设计、体育研究课、体育论文的质量越来越高,被《中国学校体育》等体育杂志录用的文章越来越多。

其次,江苏省十分重视培育体育教研骨干队伍。在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究中,始终坚持教研的正确方向,立足基层、面向教学、崇尚求真;坚持将服务放在首位,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多样化的专业发展平台;坚持与课程改革同行,与广大体育教师同实践、同教研、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体育教研骨干队伍。

这支队伍在历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和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大显身手,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不仅促进了参赛教师教育素养和教研能力的提高,也鼓舞和激励了其他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区域和跨区域的体育教研活动。

这支队伍的核心是省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的特级教师从课程改革初期的十数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余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经过课程改革的洗礼,从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教研的优秀者中脱颖而出的。目前,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通过指导、帮助本地区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团队发展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相关教研活动,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培养了骨干,提升了教研能力,成为省教研室重点培育的体育教研骨干队伍的中坚力量。

最后,江苏省十分重视教研员队伍的建设。课程改革让江苏各级体育教研员认识到:一名称职的体育教研员,一要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和研究,努力改变学习动力机制。二要胸怀宽广,有甘当人梯的精神,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为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凝聚力量。

江苏省各级体育教研员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的17年里,各市、县(区)的体育教研员拥护改革、关注改革、勇于改革,在改革中创新自己的教研工作,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和教育素养,也帮助、指导一线体育教师提高了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很多一线体育教师在教研员的帮助、指导下成为优秀青年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还评上了省特级教师和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相比而言,体育教研员得到的晋升和荣誉却比较少,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甘当人梯和伯乐,他们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自豪。

猜你喜欢

教研员江苏省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吃火锅的发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