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晋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

2019-10-08王耀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晋江美术教育文化

王耀楣

【摘 要】晋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晋江的乡土文化多姿多彩,独具特色,这也为我们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到重要位置,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在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所蕴藏着的丰富课程资源,更新观念,拓宽视域,改变课程资源长期被忽视、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本文在以上的背景下,深入生活,充分发掘晋江文化中的美术教育资源。具体教育实践中有如下几方面:一、高甲戏中的舞台美术。二、闽南民居:鲜艳的红砖大厝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三、借“品牌之都”激发学生的平面设计欲望。更新观念,拓宽视域,改变课程资源长期被忽视、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在这里我谈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关键词】晋江;文化;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60-02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非常明显,而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兴趣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晋江农村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探索,找到一些和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为晋江文化的传承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下面我将自己近年来开发晋江农村美术教育资源的做法与同行商榷。

一、高甲戏中的舞台美术

高甲戏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它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诸多精华。晋江“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于2009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逢节日或纪念日,在晋江的每个乡村都有机会感受这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戏曲,学生也都有着为了近距离的观赏高甲戏而提前去占位置的美好记忆。高甲戏舞台上也充满着美育的资源。

1.脸谱。

高甲戏的脸谱色彩对比强烈,用色丰富,有黑、白、红、黄、绿、青、金等色。脸谱以人物性格特征而定。如丑角的化妆鼻梁上常打上“豆干塊”。女丑则于额际扎黑纱巾或黑色昭君眉,用假发代替真发,尾端打个结或挂个“羊角髻”,插上鲜花或用红色自制的扎花,面敷浓粉,两颊各涂胭脂一团,嘴巴的周围还点个黑痣。跳加官、土地神、鬼怪等使用面具。在教学实践中,这些内容正好和《远古的呼唤》这一课相契合,对课本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2.服装。

有五通五甲之称,有黑白红黄青五色。高甲戏的服饰和头盔,大都是由刺绣作坊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民间工艺色彩。服饰最具特色的是女丑,女丑常穿大红袄配黑色裤或黑彩裙,脚穿红色公鸡鞋。

二、闽南民居:鲜艳的红砖大厝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闽南民居的风格极其鲜明,令人过目不忘。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闽南风格,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挖掘闽南民居中美术教育资源,有以下几部分:

1.装饰图案画。

我们可以从闽南建筑中找到许多中国传统图案的原型,如云卷纹、花草纹、花形纹及拼花等。在墙的装饰上它利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排列,用现代构成语言来说是一种四方连续纹样的应用,就单个砖来说是单独适合纹样,同时在墙上四周加一框线,这框线本身就是连续纹样,细节之美并不只存在墙中间,例如在壁柱上,也用红砖花砌柱身,也一些图形纹饰。通过这些图案学生加深对适合纹样、四方连续的理解,并为创作准备了素材。

2.雕塑。

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雕塑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等,也有吉祥文字之类。其次,墙身也很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在闽南建筑中,圆雕、影雕和浮雕都很常见,结合课本中的《清晨》、《与米罗游戏》可以拉近学生与雕塑的距离。

3.整体视觉效果。

红砖红瓦成了闽南建筑的独特视觉特征。在亚热带的强烈阳光下,碧海边,龙眼树的绿荫间,一幢幢鲜艳的红砖大厝显得特别青春亮丽、优雅动人。青石、红砖加上一些装饰的边线图案,这些色彩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响亮又有调和,具有一种亲和力。这就是闽南建筑独特的韵律。结合课本中的《诗情画意》这一课,对比分析这种美和苏州园林柔美的区别,加深了学生对建筑风格的理解。

我们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这鲜艳的红砖大厝周围,当在课堂上学习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时,学生们是如此的亲切和自豪。

三、借“品牌之都”激发学生的平面设计欲望

凭着晋江人的拼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突飞猛进。晋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9个,中国名牌产品24项,成为名符其实的“品牌之都”。这些知名企业也促使晋江的平面设计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晋江大地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户外广告、极具创意的标志设计、美丽大方的运动服饰……。这些也为我们学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学习《和平鸽》这一课时,我收集了大量身边的海报招贴和户外广告让学生欣赏。学生强烈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对海报招贴的学习热情。在《我们的奥运》这一课中,当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我们身边的名牌标志时,大家都很激动,随着“安踏”、“特步”、“恒人”、“七匹狼”……一个个名牌出现在黑板上时,这节课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以“我心目中的名牌”设计一个标志,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本土品牌的热爱。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围绕晋江文化这个大课题,充分发掘本土的美术教育资源,加深学生对晋江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晋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赏析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尝试把晋江元素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当中。

猜你喜欢

晋江美术教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