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英语交际法,渗透文化背景意识

2019-10-08高瑛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文化背景人文精神

【摘要】认知交际法,渗透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意识及注重“人文关怀”,是英语教学和科学思路,也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教学系统,英语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一体化的,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思考,最后达到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文化背景;交际能力;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高瑛,中山技师学院。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交际法的关键

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和初步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其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我國中学英语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如果一开始就忽视听说训练,会使学生不仅不能在口头上与对方交流思想,而且也会影响他们读写能力的提高,因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有了初步的听、说能力,在阅读时反映在视觉中的不只是单词,而是一组词或句子,在写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一个词地汉英对译,而能直接写出一个个句子。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讲,如果他们能够听懂课堂上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和讲授新课,也能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就能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他们的行为便得到了肯定和赏识。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勇于交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当今,教育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过程中“人文”要素,而“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精神的高度尊重和呵护,这种借助听说为媒介的手法,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反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交际活动受到限制或阻碍;所以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交际法的关键。围绕这一主题,我做了以下尝试:

1.通过英语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根据新教材五步教学法的要求,每课大约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来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我每堂课都设计一项“Warming-up Activities”的自由会话。在会话中,教师逐步转变角色,以“考官”的角度转变为与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而不总是由教师统一规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重视听力技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教育的两个特点之一是神圣的好奇。”中科院院士,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认为,优秀的教育,应把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作为重要任务,这是原始创新的直接动力。让学生在好奇心中成长,在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成功,是原始创新的先决条件。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注重听力的技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听的心理过程,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向他们指出听音过程是从听清(准确接收声音符号)向听懂(大脑正确判断、处理所接收的信息)转化的渐进过程 。

二、关注文化意识,渗透文化背景意识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运用任务型教学,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在现阶段我们英语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仍十分突出,这是造成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做机械的语法练习,从而使他们在一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

2.教师和学生在话语层次上认知、区分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正确使用语言,鼓励学生使用交际策略。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为母语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比如,当有人夸奖你某事做得好时,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会说:“我做得不好。”以示谦虚。又如,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人们会说:你今天很漂亮。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会按我国的传统习惯说:没什么。而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则应说: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以表示欣赏和感谢对方的赞美。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熟人。如果我们的朋友买了一件东西,按我国的习惯,我们常会问他/她所买的东西的价钱多少。在我国和人交谈时,问对方挣多少钱,似乎没什么不可以,但对英、美人来讲是绝对不可以的。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也各不相同。

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要使学生能够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讲一些英、美人的生活习惯,包括谈话的习惯,否则,尽管学生能够在语法方面正确无误地讲英语,但可能造成误会和不愉悦。

三、总结

采取以上方法在课内外强化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已获得较好的效果。第一,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在听、说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初步交际能力,并提高了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在语言知识的扩展和运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讲述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或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些学生经常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学习英语,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第三,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文化背景人文精神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