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08王昭斌

甘肃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问题式高中物理应用

王昭斌

【关键词】 高中物理;“问题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79—01

高中生尽管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初中都有明显增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是不够强,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再加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知识之间有很大难度和梯度,时间一长就感觉对物理课跟不上,学习兴趣也减弱了。如何针对高中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好“问题式”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联系学情,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必须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其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增强其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高中物理知识。也就是要上好一堂高中物理课,不光要备考纲、备教材、备教师,更要备学生,也就是一定要要能抓住学生的知识建构点和兴趣点,掌握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质,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通过这种情境式导入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进一步促进其学习效果。

例如,在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与其相邻的物体没有压力作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个装水的矿泉水瓶,去掉盖子,分解式提问如下:问题1,如果在瓶底打一个小孔,水会流出来吗?(学生回答:当然会流出来,不流出来才怪)。接着问题2:如果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猜想:会?不会?)此时教师不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结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学生的兴趣来了,提出问题:瓶子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流不出来,那么,如果把瓶子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水会流出来吗?许多学生由于定势思维(向下运动时水不流出来,那么,向上运动时水当然会流出来了)的影响,纷纷回答:会流出来。教师又让学生亲自实验,以验证猜想,结果是水竟然还是流不出来!至此,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极高,产生了许多疑问和猜想,我再因势利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显然,这样将问题分解,一层一层分析就容易多了。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更强调学科的学以致用,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高中物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实际应用。任何知识其理论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实践,当然物理知识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例如,讲冲量与动量时,如果直接给出“冲量是力和时间的乘积”、“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然后讲公式,做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因为这样教学只注重了讲解的效率和解题效率,却弱化了情感效率,忽视了问题效率,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如果采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出以下問题:我们经常踢球,也经常看到足球运动员敢于用头去顶球,也经常看到运动员把球顶进了球门的精彩场面。可是,如果是同样速度的铅球,运动员敢用头去顶吗?学生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敢顶”,让学生说说“不敢顶”的原因时,学生好像懂了,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里就像憋了什么似的,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引出冲量、动量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

很明显,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例如,“已知磁场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如何确定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此题因果关系不明,学生很难回答,是由于导线做切割磁力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还是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因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对于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问题式高中物理应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