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初探

2019-10-08陈世英

甘肃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

陈世英

【关键词】 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4—0161—01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交流讨论、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数学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耐心、细致地与学生交流,向学生科学地进行分析解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才能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提高。

例如,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笔者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学生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作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实践证明,通过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涵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促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

例如,在进行“平行线的特征”一课的教学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笔者设置问题情境: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说说你的折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圆满地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然后又让学生折出一条直线截这两条平行直线,此时,课本上的三线八角基本图形跃然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制作的图形對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别进行了测量。还有的学生剪下了一个角,贴在和它同名的角上,以观察它们是否重合,用来验证这两个角的相等关系。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活动的自主性

自学是开发智力、活跃思维、提高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对学生数学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平时教学时,教师要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比如,在课堂教学时经常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让大家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本节课的气氛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在任意△ABC中画出∠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