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剔透”的视角,读出文本的“玲珑”

2019-10-08李文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珍珠鸟鲤鱼祖父

李文平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解读文本是实现有效对话的重要前提,任何精彩的课堂都首先来自教师对文本深度的研读。教师有了深刻的思考,才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有了多元的解读,才能关注学生的多元感悟。那么,我们在文本解读时,立足点落在哪里,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理解与感悟文本,生成智慧与激情共生的精彩课堂呢?

一、立足文本题目——提纲挈领

题目是文本的眼睛,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

比如,都是写人的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和《诺贝尔》分别写了法布尔、诺贝尔的故事,但课文题目不是一种风格。教学时,立足题目来分别解读这两篇课文,深入课文内容去揣摩题目设立的真正目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全篇多处提及法布尔的衣袋,一个对昆虫从着迷到痴迷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诺贝尔》一文,讲述了诺贝尔一生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如此解读后再来实施教学,就能寻找到达到教学目标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二、立足文本语言——情感“密码”

教语文,不仅要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的表达特质人手,保持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

读《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发现这篇课文的开头写得很特别:“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么不说“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这小城里还住着她的父母、祖母,还住着很多人啊!为什么这样写呢?经过解读、感悟,原来,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在祖父的园子里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天地啊!这里生机勃勃,这里高远敞亮!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轻松、自由、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愿意用最纯真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这样的句式表达更能表现出祖父给“我”的温暖和爱意,让“我”永远怀念和珍藏,更能表现出“我”对祖父的深深眷恋,对自由生活的深深眷恋。

《珍珠鸟》一文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如果把原句顺序变化一下,变成“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让学生在读中比,比中品,品中悟——哪一种说法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在比较中,学生自然会把那种喜爱之情、兴奋之情悟出来,读出来。教学中关注语言的表达,课堂精彩常出于此。

教师在解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意思。同时,要解读出文中的思想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

三、立足文本背景——知人论世

解读文本,一方面,不能不了解相应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能忽视从字里行间捕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现并弥补文本没有交代的东西。这样,就不会对文中的人和事感到陌生,对人物形象的了解也不会产生偏差。

《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中三番五次提到“鲤鱼”,公仪休不过是收了别人“两条鲤鱼”,作为宰相看似无可厚非,何必这样“大惊小怪”呢?鲤鱼见于历史文献已有三千多年,春秋时期人们把鲤鱼作为馈赠珍品,孔子得了儿子,鲁昭公送去鲤鱼作贺礼,因此孔子为他的儿子起名为“鲤”。原来鲤鱼不是寻常之物,文中大夫这“两条大鲤鱼”绝非礼轻,也难怪公仪休要忙不迭地拒绝了——这可是明目张胆地行贿呀!事实上,在传统文化中,鲤鱼一直有特殊的含义。汉朝时蔡邕有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在唐代和清代,朝廷把鲤鱼视为“圣子”,“圣子之讳,相戒勿食”。民间则以鲤鱼作为诸鱼之首——文本中的“那条”鲤鱼可不是我们眼中的“这条”鲤鱼了。

只有结合作者生平以及创作的背景来解读文本,并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才能体悟出更为深刻的含义。

四、立足文本主旨——言近旨远

当然,文本的多元解读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把握文本的价值观导向。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独到的教育价值,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教师要更多地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面引导。

一教师在执教《祁黄羊》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学生觉得“祁黄羊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荐自己的儿子当中军尉,他知道解狐大病在身,就先推荐仇人解狐,解狐死了,他就举荐了儿子祁午”。祁黄羊真的是为了举荐自己的儿子吗?教师觉得这个观点提得好,是有讨论价值的课堂生成,于是改变计划,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没想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祁黄羊太阴险了”!学生这样看,是标新立异,是因其思想不成熟,不足为怪。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怎能放任学生的思想“旁逸斜出”不加引导呢?

长期以来,狐狸这个文学形象多以“狡猾、阴险”的方式出现,这样的概念化解读是可悲的。群文阅读课《“多变”狐狸》,让学生在众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中,发现狐狸不同的一面:《狐假虎威》中的狡猾,《狐狸和乌鸦》中的奸贪,《狐狸养鸡》中的淳朴,《列那狐的故事》中的充滿爱心,《狐狸买手套》中的可爱……学生依据文本进行分析与比较,会有不同的感受。

文本特质解读,一旦脱离了历史文化背景,脱离了文本的主旨,就成了不着边际的误读,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还容易养成学生不负责任的阅读态度,甚至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我们说的价值取向、主导倾向,一定要深深扎根在文本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细节中。

五、立足文本空白——意内言外

读书,既可把厚书读薄,也可把薄书读厚。读厚,就是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东西,关注文章的空白处。古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章的空白处犹如国画的留白,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

文本未能详尽的地方,可以通过理解和感悟去补白、去揣摩、去发挥,使其更丰满、具体、生动。《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当读到“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补白的环节:“每位母亲都是怎样过来的?你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想到了母亲的哪些事?”相信学生在思考表达之后,对母爱会有更深切的理解。

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语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作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教师解读文本特质时,必须立足于文本,全身心地跟文本接触,寻找到文本解读的立足点,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个过程恰似禅宗的三个境界: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仍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把文本读到“玲珑”,把眼界升到“剔透”。

猜你喜欢

珍珠鸟鲤鱼祖父
祖父瓷
珍珠鸟
小鲤鱼的问候
鲤鱼跳龙门
说谎的珍珠鸟
红鲤鱼的“三十六计”
鸡犬不宁
小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