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2019-10-07黄孝斌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固定术锁定钢板跟骨骨折

黄孝斌

【摘 要】目的:分析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或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跟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术中应用锁定接骨钢板,对照组应用非锁定接骨钢板予以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踝足功能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6.84%(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手术中应用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优于非锁定钢板,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足踝功能的良好恢复。

【关键词】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非锁定钢板;效果

跟骨骨折在全部骨折创伤中占比约为2%,然而跟骨骨折发生后对于患者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极为严重,且此类骨折情况极为复杂,同时治疗难度相对较高。通常来说跟骨骨折的产生与患者存在关节内损伤密切相关,临床中直接性创伤诱发的跟骨骨折情况比较少见,跟骨部位的解剖结构十分复杂,且周边软组织条件相对较差,因而其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1]。现阶段临床中对于跟骨骨折患者多采取跟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该术式中又包括锁定钢板以及非锁定钢板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本文旨在分析此两种内固定方式用于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病人,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男女性别比为21/17,年龄区间处于23~58岁,均值(39.6±1.3)岁,Sanders分型:Ⅱ型患者19例,Ⅲ型患者19例。对照组:38例,男女性别比为20/18,年龄区间处于21~60岁,均值(38.8±1.5)岁,Sanders分型:Ⅱ型患者18例,Ⅲ型患者20例。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保持侧卧位。于跟骨外侧做L型手术切口,对周边软组织进行剖开,使切口深度到达患者跟骨外侧的壁骨膜处。在手术操作期间注意对患者腓肠神经的有效保护,顺跟骨外侧壁对骨膜下进行剥离,再以器械对皮瓣进行拨开,充分显露跟骨关节面以及下关节面,在距骨处置入3枚克氏针来阻挡皮瓣闭合,确保跟骨外侧壁可充分显露,再以1枚克氏针于跟骨结节处进行横向旋入发挥牵引效果,充分显露其距下关节面,再以器械对跟骨外侧壁进行翘起,复位跟骨关节面、Bohler角和局下关节面,同时对跟骨结节处骨折块进行手动复位,使其和载距突骨折块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于跟骨外侧以及内侧用力挤压促使跟骨橫径的尽快恢复,并且针对患者跟骨骨折处形成内外翻畸形予以纠正。之后旋入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对跟骨外侧壁进行复位后置入锁定接骨板,并旋入螺钉予以固定,于C臂X线透视下确定固定物位置满意以及骨折端和根骨的复位效果满意后进行止血,并留置引流管,对周围软组织进行缝合,实施加压包扎。其中对照组应用非锁定接骨钢板予以固定治疗,于钢板放置之前对钢板预弯,之后旋入螺钉进行固定,其他手术操作步骤均同观察组。

1.3 评估标准

(1)术后随访6个月,利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制定的AOFAS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踝足功能恢复效果予以评估,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与支撑、行走距离等维度,满分100分,分值与踝足功能恢复效果成正比,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

(2)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踝足功能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踝足功能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6.84%(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高空坠落及交通事故所引发的跟骨骨折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此类患者多数为中青年男性群体。由于跟骨自身的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并且跟骨周边软组织的覆盖相对较少,对于跟骨骨折患者来说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容易遗留术后伤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等,给患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对其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2]-[4]。临床中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一直以来均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案和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方案,无法实现跟骨和关节的准确定位,且无法有效恢复患者关节面平整度,且愈合之后患者容易出现伤足的慢性疼痛,且治疗后患者可能产生创伤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跟骨内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方案,通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促进跟骨宽度及长度的良好恢复,同时能够促进其跟骨结节关节角的良好恢复,直至距下关节面和跟骨关节面解剖复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其伤足功能的有效恢复。现阶段,对于跟骨骨折患者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案为经外侧做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后,应用钢板及螺钉进行内固定。

非锁定钢板应用中,其稳定性依赖于钢板和骨面两者间产生的摩擦力,需要借助螺钉将钢板压在患者骨面上并旋紧。然而跟骨属于松质骨导致骨和螺钉尖把持力相对有限,因而非锁定钢板获取固定的难度相对较高。锁定钢板则同时具备普通钢板及内支架的相关功能,在稳定固定性方面则需要借助于螺钉直接锁定钢板所产生的锁定机制,并且锁定钢板的螺钉和钢板能够保持持平,因此可缓解患者创面缝合处的张力,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及裂开等相关术后并发症。并且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型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方案还具有以下优势:锁定钢板中锁定螺钉具备良好的承载稳定度,术后产生纵向压力时其复位不容易发生丢失,同时力量由骨传递至钢板,能够对钢板下侧骨的有效血液供应形成良好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存在关节面塌陷的情况,锁定钢板的支撑效果好于普通钢板[5]-[6]。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虽然两组在手术用时及出血量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内踝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证实,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取锁定钢板型内固定术治疗的方案效果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跟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手术中应用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优于非锁定钢板,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足踝功能的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杨志武,曾宪辉,廖章渝等.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2):121-124.

[2]周刚,刘冬平,周宇.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491,1585.

[3]孙吉文.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11(1):93-94.

[4]李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8.

[5]王雪莹.中医功能疗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157-158.

[6]盛明伟,苏光源,李秀臣等.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3):43-44.

猜你喜欢

内固定术锁定钢板跟骨骨折
专家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