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特点及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2019-10-07康晓娟

食品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比色皿光度计分光

康晓娟

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辐射的吸收效果进行物质成分与含量的分析便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可以对食品的物质构成进行定性、定量、结构分析等,并对食品的反应动力学与溶液平衡进行研究,具备很多实用性价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特点

成本占用少。此种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不必花费过多的费用,同时检测过程也不会占用过多的资金,可以在非常低廉的预算中获得想要的具备可参考价值的结果。

检验效率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要求低,同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结果,这种检测技术手法比较适合保质期较短的食品质量与成分检测,同时可以实现机械化与智能化,检测效率与正确率较高。

灵敏度较高。合成新显色剂的大量出现,让此项技术的进步速度得到提升,因此间接促进了元素测定操作的灵敏度,尤其是多元络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获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食品成分的定性检测。物质内部构成其客观物质体的分子与电子通过吸收可见光中的特定波长能量,促进物质的分子与电子出现阶跃与电子能级跃迁,进而让不同的电子形态得到体现。因此不同的物质中,构成其分子、原子、电子不同,电子价位也存在很多不同,可见光中的能量波长也就不同,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物质因为其内部分子、电子结构不同,会有一个固定的吸收光谱,此时技术检测人员就可以根据吸收光谱上的特定波长的峰值与波形进行判断,食品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或是否存在要检测的物质。

食品成分的定量检测。生产食品的过程中,成分含量的控制工作异常重要,因此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需要对食物中含有相应物质的含量进行精确的检测,预防出现含量超标的情况,导致食品的品质受到这些超标物质的影响。

安全、高效、快速的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定量方式对食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让物质组成中的不同成分的含量得到精确的检测。

蛋白质/DNA检测。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内部的构成分子可以产生光谱吸收的现象,如色氨酸、肽键、铬氨酸等分子内部的小基团可产生紫外光吸收现象。其中,嘌呤碱、嘧啶碱及其核苷、核苷酸能够吸收紫外光等,同时当光谱波长达到260nm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吸收数值。蛋白质的组成存在不同,因此不同的蛋白质大分子对紫外光吸收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可以从这些特点上对蛋白质的含量进行精确的判断与检测,进而对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质量进行保证。

注意事项与问题处理措施

检测注意事项。开机之前,要将样品室内的干燥剂取出,同时仪器在自检的过程中要注意样品室的盖子不能被提前打开;比色皿中的溶液高度要得到规范,在器皿高度的2/3~4/5之内,这样的高度可以有效防止溶液从容器中溢出,或是因为突发状况导致溶液对器皿产生腐蚀;开展测定工作时,要对比色皿的洁净程度进行保证,可以使用擦镜纸对池壁上的污渍或是滴液进行擦拭,注意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透光面;测定紫外波长时,要使用石英比色皿;仪器表面上放置试剂或是液体物质时,要对样品槽进行清理,防止样品槽出现脏污。实验全部结束以后,要对比色皿中的溶液进行倾倒,然后使用清水将比色皿冲洗干净,并倒置晾干。

问题处理。当检测得出的结果也就是吸收值出现异常的情况时,技术人员要按照相应的顺序对设置波長、测量凋零、比色皿使用正确性等步骤进行检查。同时,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对波长重新调整,然后使用石英比色皿开展紫外波段的测量工作。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方法对食品的基础成分进行检测时,要注意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检测工作,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利用此种方法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仪器让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比色皿光度计分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关键环节
水中总氮分析的方法
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液体折射率
吸收池的配套性在分光光度计检定中的作用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液体折光度实验改进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发射法测定钠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芒果苷苷元的解离常数
环保监测中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应用探析
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