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 情境教学

2019-09-30李小云

关键词:现实生活创设教材

李小云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原有教学资源(图片、录音、录像等),依托童話、故事、小品、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巩固和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①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这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模式。所以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看,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主题鲜明,如家庭、同学、服装、玩具等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有故事,对话,游戏,歌曲等多样化的形式。这种教材编排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创设情境,促进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走进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变“死”的文本为“活”的载体。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手资料,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挖掘教材,为情境的创设搜索大量的生活基础,教材内容的安排不是彼此孤立的个体,每个章节内容都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让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还原生活情境,再现生活情境,这样才能生成最佳的教学预设。例如,我在进行三年级上册Hello, How are you?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比如单词的认读,在此基础上,我把两课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重新编排,设计成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脱离教材,走进交际的实景中,学生从开始的羞羞答答结结巴巴到后来的大大方方流流利利,既掌握了学习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还原生活情境的时候深刻体会到语言交际的功能,明白了学习是为生活,而非成绩,其兴趣会自然激发,效果不言而喻。

其次,走出教材,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还原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积累素材。情境的创设要尊重生活,尊重教材,不可主观随意。第一,情境的创设必须依据教材文本的特点而定。教材中有对话,有游戏,有歌曲。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素材,以丰富的情境元素,增强情境的趣味性,生动性,实效性,保证整个情境能牢牢牵住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其中,自然吸纳,巩固,运用。第二,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活动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储备都是我们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英语,对英语既好奇又茫然,不知怎么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多说不如多做,把学生带进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诸如在学习What is your name? My name is...,I like sth.等日常用语时,我和同级其他班级合作,给学生一个彼此陌生的环境,让学生变换课本人名,相互交流找朋友,学生在交流中一方面体会别样的语言风格,一方面学会了基本的语言交际,又交到了新朋友,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激起了,甚至有学生都等不到下节英语课了,可见,好的教学设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融入生活,多渠道拓展情境,提升英语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②”仅仅一本书,一本练习册,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所以教师必须创造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学习资源,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比如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图文结合的英语故事,童话,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单词积累,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感悟。再比如引导学生观看英文动漫,电影,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说:“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一切源自现实,又回归现实。所以不仅英语学习要融入现实生活加以拓展,其他学科亦是如此。

我们的教学既取决于教材,又取决于学生,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实用的知识,达到应知、应会、应用的目标,就必须要对我们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同样的食物,别人“喂”和自己“吃”的味道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课堂才会有活力,效率才会有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上). 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假期归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