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CT及MRI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9-09-28姚中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距骨平片踝关节

姚中川

(费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3400)

踝关节运动损伤是一种由于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运动过程中出现动作变形或错误、过度运动等情况引发踝关节损伤的症型[1-2]。这一疾病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功能,必须予以重视,采用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判定踝关节损伤部位、范围、性质,制定相适应的治疗方案,以免踝关节失稳,使得踝关节反复扭伤。此次试验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旨在对比探究X线平片、CT及MRI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价值,现将试验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诊治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36岁,平均年龄为(27.35±4.28)岁。此次试验合乎医学伦理道德规范,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相关诊断资料纳入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外伤史,踝关节肿胀、压痛,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将有骨关节病史者,以及影像学资料不全或无法追溯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1.2.1 X线平片检查 患者做好准备后,进行X线平片检查,取正位片、侧位片,拍摄正位片时,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下肢自然伸直,足稍跖屈,稍内旋,用沙袋固定好;拍摄侧位片时,患者取侧卧位,患侧靠近台面,患侧膝关节略屈曲,外踝贴紧暗盒,膝部下方垫上沙袋。

1.2.2 CT检查 此次试验选用SOMATOM Emotion 16-slice configuration型号螺旋CT扫描机,检查时,取仰卧位,足部先进,扫描球管电压设置为130 kV,电流设置为50 mA,层厚设置为4.0 mm,螺距调节至1 mm,间隔为4 mm,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容积数据,再采用骨算法重建CT轴位影像,将容积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渠道输送至AW VolumeShare 5工作站,进行图形后处理,然后再采用3D VR技术、MRP技术、MIP技术以及SSD技术等,进行三维容积重建。

1.2.3 MRI检查 此次试验选用德AVANTO 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时,取仰卧足先进扫描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将待扫描踝关节置于表面线圈内,固定住,进行 DWI、T1WI、T2WI、脂肪抑制 T2WI、冠状 T2WI平扫。扫描所得数据传输至ADW 4.6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分析,检查后静坐20 min,若无异常即可离去[3-4]。

1.3 判定标准

记录经X线平片、CT及MRI确诊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例数,计算准确度,同时,记录X线平片、CT显示骨折的例数,以及MRI显示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韧带肌腱损伤等的例数。

1.4 统计方法

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为[n(%)]的形式,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计量资料表现为(±s)的形式,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X线平片显示骨折35例,CT显示骨折39例,MRI显示骨折或微骨折41例,韧带肌腱损伤或断裂23例,骨挫伤7例,软骨损伤5例,腓骨长短肌腱脱位2例,跟腱损伤或断裂1例。

在诊断准确度上,X线平片低于CT和MRI,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X线平片、CT及MRI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结果分析[n(%)]

3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组织,作为人体重要承重关节,在各类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风险较大。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其实与其生理构造有着紧密的练习,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外踝关节面形成“冂”形关节窝,距骨滑车置身其中,关节中前后部位相对松弛,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条韧带,内踝三角韧带较为宽厚,两侧有增强性副韧带,可防止距骨外翻,但是由于外踝距腓、跟腓韧带相对薄弱,所以容易发生距骨内翻的情况[5-6]。

在踝关节运动性损伤诊断中,常用的有以下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1)X线平片。这是一种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的诊断方式,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实惠,但是由于足踝部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再加上患者因疼痛配合度较低,无法充分显示生理解剖结构及骨折线,漏诊、误诊概率较高;(2)CT。这是一种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可从任意平面进行图像重建,从冠状面、矢状面等多个角度显示踝关节损伤情况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联性,扫描时不会产生运动伪影,不受体位限制,即使损伤的骨组织、软组织重叠,也可清晰观察到骨折线走向,阅片师可全面、真实、准确判断踝关节损伤的部位、范围、特征,准确度较高,操作简便,但费用高于X线平片;(3)MRI。这种诊断方式分辨率极高,可通过多方位扫描全面清晰地展示踝关节解剖结构,显示软骨组织、韧带、肌腱、滑膜形态,且骨髓的细微改变可显现在信号上,较X线平片、CT敏感度更高,不过,由于扫描时间长,不适用于烦躁或幽闭症患者,且由于高灵敏度容易出现假阳性。

此次试验中,在诊断准确度上,X线平片为70.00%,低于CT的80.00%,及 MRI的 84.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能够良好显示骨折,MRI能够良好显现骨髓及软组织病变情况,灵敏度较高。综上所述,在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诊断中,CT显示骨质病变,MRI显示骨髓及软组织病变有较高应用价值,而X线平片诊断价值相对较低。

猜你喜欢

距骨平片踝关节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闭合性距骨全脱位致皮肤坏死的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