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贵田的养生经

2019-09-28王明洪

保健医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张老名额研制

◎文/王明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贵田如今已步入88岁的高龄,但依然工作在航天一线,并提出多个新型号航天动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张老曾在国内率先提出用液相分区的方法解决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难题,他主持研制成功的高空发动机、双向摇摆二次启动常规高空发动机、双组元微型发动机均填补了国内的空白……面对赞誉,张老笑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自己只是六院团队中的一分子。”张老的健康高寿,与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百折不挠的性格及高风亮节、乐观幽默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能淡忘科研的初心”

由于张老在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国家曾多次给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励和表彰,并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张老却把成绩归功于党的培养和对科研工作的“放不下”:“我这一生是党培养出来的,所以我应该任劳任怨地为党工作,再一个就是我从心里放不下这个事。春蚕到死丝方尽,我既然能动,我就应当再做做工作。”回想起当年自己和团队里的同志一起静心研究、醉心设计的岁月,张老始终有些惋惜:“目前科研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浮躁。”他认为,科研工作者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难免会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为名利、权力、金钱所累,但不能淡忘科研的初心,一旦如此,奋斗的目标就会松懈。“科研人员特别是当代科学家首先还是要爱国,只有敬业、爱国,才有科研的动力和正能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张老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了上百种型号、各种性能和用途的发动机,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张老认为,如果没有一种执着的爱国情怀,就不可能克服重重困难,从零起步,从大到强,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做科研必须沉下心来,抛却一切杂念,一心一意钻研。”张老如是说。

“一定要把这个‘鬼’捉住”

1961年,是我国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时期,而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又是研制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为此,研制人员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面对困难,张老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鬼’捉住!”经过上百次试验,判读了成千上万个试验数据和反复计算分析,“鬼”终于捉出来了!原来是燃烧室的固有频率正好与燃气的压力振荡耦合导致了不稳定燃烧。于是,张老提出用“液相分区法”来抑制不稳定燃烧,从而为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开辟了道路。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搭载着长征一号火箭成功飞天。1973年,第七机械工业部唐山会议根据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张老作为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开始研制高性能的、能二次启动的三级火箭发动机。由于发动机采用了新程序,极大地增加了研制难度。为了提高性能,增加可靠性,减轻重量,特别是解决高空多次启动等技术难题,张老和他的同事付出了异乎寻常的努力,使难题全部得以解决。三级高空二次启动(双向摇摆)发动机达到了当时国际同类发动机的先进水平,并作为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成功发射了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连续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名额让给别人吧”

张老的高风亮节在所里是人尽皆知的。有一年,单位上调工资,可张老却闷闷不乐。晚饭时,妻子郁畹兰问他:“是不是工资没调上?”张老说:“我倒是调上了。我们共5个组,4个组长都调上了,可还有一个组长没调上,他工作又不错……”郁畹兰给他出了个主意:“我看这次你就别调了,把名额让给他吧!这样可以调动他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你的工作。”张老一听,十分感动:“畹兰啊,我很感激你!我原来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怕……”郁畹兰笑了:“我也是当过研究室副主任的,知道怎样处理。”事后,那位组长十分感激张老。富有戏剧性的是:所长手里还有两个机动名额,得知此事后,他又把其中的一个名额“还”给了张老。郁畹兰原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太原原子能第七研究所工作,后调到张老所在的067基地发动机研究所。评研究员时,张老对她说:“你是我的家属,研究员就别评了,把名额让给别人吧。”郁畹兰感到委屈,张老劝她:“不要太介意了,我的功劳有你的一半就行了。”女儿也劝她:“你养了我们两个应该知足了。”儿子则说:“你把我爸爸培养成院士,就是最大的价值。”家人的话终于打动了郁畹兰,郁畹兰转念一想:“孩子们说的也对!评不评研究员,其实真的是无所谓的。”

张贵田院士

“那是在离开发射现场以后的事”

1992年3月22日,随着“一分钟准备……”指令的发出,带着“澳星”的长二捆火箭顿时发出雷霆万钧的吼声。突然,轰鸣声骤然停止,火焰急剧收缩,逐渐熄灭。长二捆火箭巨大的身躯微微摇晃了一下,并没有腾空而起。此时,火箭就像一颗巨大的烈性炸弹,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张老带着参试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向险象环生的火箭,奔向毒气弥漫的发射架。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直至确认发动机没有问题,才长出了一口气。事后有人问张老:“你想过那时有多危险吗?”张老笑答:“想过,但那是在离开发射现场以后的事。”1981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和泥石流使067基地遭遇了灭顶之灾,70 %以上的公路、桥梁、电缆、管道及家属楼被冲毁,绝大部分厂房进水,上千台机床、仪器、设备被洪水和泥石流掩埋,几百户(数千名)职工和家属无家可归,张老所在的发动机设计所党政领导立即分工,奔赴被洪水和泥石流围困的孤岛去救援职工。为使职工能喝上干净的水,张老组织人员到17里外的磨弯去抬柴油机。有人见张老年纪大了,不让他抬,张老不服气,说:“三国的黄忠80岁还披挂上阵,我才50岁,比黄忠年轻多了。”人们无奈,只得让他抬了。

“不是我不想来看你”

张老和他的妻子郁畹兰相知相恋,贵在求真。结婚50余年来,张老有做不完的工作。而郁畹兰在单位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技术尖子,在家中则是一位独当一面的贤妻良母。两人于1961年经人介绍相识,1963年5月结婚。由于工作繁忙,两人始终没能调在一起,以至郁畹兰在怀孕后,也难见丈夫的身影。有人觉得奇怪,就问郁畹兰:“你爱人怎么不来看你?”郁畹兰解释:“他的工作太忙了,脱不开身。”为此,张老也深感歉意,他对妻子说:“不是我不想来看你,实在是工作太紧张了。”1969年,郁畹兰的母亲逝世,她急忙打电报给张老,让他回西安奔丧,可此时的张老正忙于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实在脱不开身,他的岳父十分理解他的工作性质:“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贵田做得对!”1970年,郁畹兰终于调到张老所在的单位——秦岭深处的067基地发动机设计所,但还是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一次,她的女儿得了重感冒,与此同时,儿子也得了肺炎,两人没日没夜地咳个不停。可巧张老因同事出事,要去看望。为此,所长特意来到张老家中,以示歉意。郁畹兰回答:“你放心,我不会拖他后腿的……”张老的军功章里有郁畹兰的一半,此言确实不虚。

猜你喜欢

张老名额研制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有问必答?
骂鸭记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优秀名额
俄罗斯公布政府奖学金和总统奖学金名额
137Cs稳谱源的研制
耄耋老人的快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