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企合作模式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探析

2019-09-25李楠

科技视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李楠

【摘 要】鉴于聚龙村具有的历史、科学、艺术、文物等价值,对政企合作开发模式下聚龙村的保护性开发进行探析,通过实地参观、搜集资料等方式,试图对政企合作开发模式下传统村落的发展进行思考,为其他各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企合作;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聚龙村

中图分类号: K878;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1-02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1.114

0 引言

聚龙村“是广州市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居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2002年7月成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启了聚龙村的保护之旅,2013年?8月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将聚龙村的保护推上国家高度。

荔湾区是广州老三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2]2006年前,聚龙村19栋青砖老屋中有13栋为空置,在繁荣现代且寸土寸金的广州,如何对聚龙村现有进行保护,又如何对空置资源进行活化,是当时政府部门面临的难题。

1 政企合作模式

鉴于聚龙村传统村落的历史、社会、经济等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同时达到促使本地及周边房地产升值的经济效益,荔湾区政府不断探索新的利用和管理方式,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但保护与开发利用,需投人巨额资金,靠政府的投资想一步到位是困难的,因此,自2006年起,荔湾区政府与民间企业(广东晋明集团)合作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的方式对聚龙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并对由政府着手对聚龙村核心区房屋(1号-21号房屋)立面综合改造工程,民间企业则对整个聚龙村的管理、后期招商等负责。

2 聚龙村历史背景及村落现状

2.1 历史背景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那个时代特征的驱动,聚龙村的布局及建筑特点充分体现当时的特色。光绪初年,广东台山县邝氏看中了广州的商贸前景,并与族人决定于番禺县崇文乡管辖的大冲口临江地带(即聚龙村现址)购地200亩,建村定居便于经商,于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建村,光绪十五年全面竣工,邝氏采用现代招标方式,定价认购,再以抽签方式对新建的20座民居进行分配,而这种做法亦被称为“原始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典范。

2.2 空间布局

聚龙村村前预留空地约7000m2,建筑原有20栋,现存19栋,按井字形平面分布规整,南北向7列,东西向3行,根据房屋排布,村中东西向主巷道2条,南北向次巷道7条,各巷道纵横垂直交错,整齐有秩。这种用地紧凑的坐北向南的布局,东西向形成对流,通风良好,与岭南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这种布局是当时居民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和较高的历史价值。

但与其他传统村落相比,聚龙村缺乏传统村落普遍存在的农耕文化符号,比如鱼塘、祠堂、晒谷坪等,看上去并不像典型的传统村落,但根据它的形成背景,也不难理解它特征。

2.3 单体建筑风格

现存的19栋民居从外部构造来看,均是青砖围墙的两层大屋,各单体建筑均采取中轴对称形式,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约200m2,其中所有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四16、17、18、19号4栋。

带有独立庭院的前排,与前排相连的中排,比前两排稍高的后排,中排房屋是典型的粤中三间两廊式的“三上三下”楼房,后排为带阳台的三开间二层局部仿西式建筑,均采用中轴对称设计。现存的19栋民居从外观上看均是青砖墙,均采用麻石基脚、木结构、趟栊门、板门、趟栊和脚门、窗楣的灰雕、富贵吉祥图案等都是聚龙村建筑的常见元素,但据文史资料记载,其实院内及室内构造栋栋迥异。

2.4 保护和活化意义

聚龙村具有的历史、艺术、文物等价值,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真实的蓝本。主要从以下两点分析,首先聚龙村村落属于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蕴含着岭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建造手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次她的建筑则揉合了政治、宗教、种族、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观念、价值追求,也强调了与自然努力融合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3 聚龙村保护性开发措施

3.1 总体目标

鉴于当今的时代背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头,聚龙村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从文化引领、推进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与广东晋明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通过引入创意产业、工作坊等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聚龙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活化不是只独自的发展,而是辐射周边、带动片区的发展,打造连片的历史文化名村将是聚龙村的新征程。

3.2 总体规划

聚龙村前期主要以保护和活化现有民居为重点,主要以建筑为重点,但凯文·林奇认为建筑不能孤立的被群众所认识,建筑会与周边的环境和发生在他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构成特定场所、特定时间的记忆和故事,从而在人们心底留下印象,构成“城市意象”。因此,自2017年以来,鉴于区位的综合优势和聚龙村活化利用的进一步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将眼光放向聚龙村周边,与聚龙村隔涌相望的花城玻璃厂,拟打造“聚龙文旅小镇”首期;与聚龙村和花城玻璃厂隔芳村大道的创意园片区,结合聚龙村周边零碎资源进行“聚龙文旅小镇”的远期规划,对现有闲置资源进行升级改造。

3.3 功能分区

聚龙村主要以“传统文化、非遗艺术、特色民宿” 三大方向的机构、企业、品牌为导向,对以下4间民居进行保护性利用:

5号民居(邝伍臣旧居),为“源汀”可居住博物馆,室外庭院为清代风格院落,室内为传统古家具配合现代酒店设计风格,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西方美学理念的惊艳场景,号称为“广东地区最高端的民宿(设计酒店)”。因为“源汀”又属博物院性质,因此固定时间会向游客参观免费开放。

10号民居,为岭南婚庆馆,是一间中式婚庆馆,主要是陈列传统婚庆相关文字介绍和物件,通过大量婚庆用品来复原旧式的结婚礼仪,供现代青年人学习,是一个弘扬广府传统婚庆礼俗的观赏和体验空间。

12号民居,为“源汀”博物馆商店,与可居住博物馆功能类似的生活空间,有源汀的餐厅以及哈维与小波的艺术商店,又承担着修复传统古家具艺术品及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空间的功能。

3号民居,为非遗生活美学体验馆“当下”,该体验观主要集结华南逾400位非遗传承人心血结晶,融入创新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并持续举办多种非遗产品的体验活动,开设非遗大师班、企业定制非遗产品、非遗亲子教学、文化赏析和传统音乐交流等各项体验。

2017年前,政企主要是点状保护性利用聚龙村,而当前主要是以聚龙村为启动区,结合花城玻璃厂,以点带面,推动片区文创产业升级,打造“聚龙文旅小镇”。

4 结语

为进一步做好聚龙村及周边地区的保护和利用,2019年5月经荔湾区政府同意,由冲口街道办事处统一对聚龙村前广场进行管理,从而更便于规划和建设聚龙村旅游文化产业特色村。

聚龙村的保护和活化是一个传统村落的保护项目,也是一个商业开发项目,经过十多载的沉淀,民企与政府在共同探索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建筑与现代经营结合之路上,初具成果。同时,荔湾区也有了“北有陈家祠[3]、南有聚龙村”这一民间赞誉,是对现今聚龙村的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4.

[2]梁霭雯.广州聚龙村建筑文化初探[J].客家文博,2015(02).

[3]歐志图.岭南建筑与民俗[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隋启明.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