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9-09-24黄旦珠林火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血糖控制延续性护理

黄旦珠 林火仙

[摘要] 目的 针对延续性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该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该院就医的30例糖尿病患儿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n=15例)和观察组(n=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性指导和饮食计划,观察组采用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血糖值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护理前的血糖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血糖值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运动和饮食控制,定时监测,有效控制血糖值,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儿再度入院治療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延续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115-02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普发性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血糖值增高,多食、多尿、多饮、消瘦等现象,尤其是因糖尿病引起的各类并发症,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1]。因儿童糖尿病的患儿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上均未成熟,对糖尿病治疗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自我管理的意识较低,较易产生抗拒、惧怕等不良心理,因此在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当配合必要的延续性护理,最终使患儿血糖能够早日达标,恢复正常生活[2]。该次研究对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儿,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性指导和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对比,对血糖值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儿3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儿童糖尿病,且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对照组(n=15例)糖尿病患儿年龄0.8~13岁、平均(8.2±1.9)岁,其中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4例,平均病龄为(7.32±5.15)个月。观察组(n=15例)糖尿病患儿年龄0.9~17岁、平均(9.3±2.6)岁,其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5例,平均病龄为(8.02±5.75)个月。根据一般资料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性指导和制定饮食计划方面,指导患儿自我监测和控制血糖的方法,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观察组患儿除了常规护理还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为患儿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患儿出院后,保持每1~2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儿的饮食、运动、血糖值变化,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②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由专科医护人员、营养师和患儿家属组成的“糖友”微信群,使患儿在出现病情变化时能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同时患儿之间也能相互交流经验,促进病情的恢复[3]。③针对患儿的病情和喜好,由医护人员和营养师共同合作,制定出科学、健康的营养保健饮食计划,饮食计划以蔬菜和五谷杂粮为主,确保患儿所摄入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满足身长发育和健康需要。④根据患儿血糖值的高低随时调节饮食中所需摄入的营养成分,坚持多餐少食的饮食方案,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避免血糖忽高忽低现象的发生。⑤住院期间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在用餐后的1~2 h后进行锻炼,责任护士进行陪同和指导,避免进行激烈运动,维持患儿身体健康[4-5]。⑥护理人员定期对患儿血糖值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患儿家属普及糖尿病基本知识,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按时睡觉避免熬夜造成的血糖剧烈波动,确保患儿家属认识到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对血糖值控制的影响,并定期进行随访[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血糖值控制效果,具体观察指标为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mmol/L)和餐后两2 h血糖2 hPBG(mmol/L)。

1.4  统计方法

该次进行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业软件,对所观察到的血糖控制指标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均进行了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的检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食谱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许多青少年儿童也开始患此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的医疗条件尚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对血糖值的控制来保持患儿稳定,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患儿通常呈现发病年龄低、需终身治疗且并发症较多等特点。若不能尽早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大,血糖控制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和肝肾等器官出现问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进而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并发症例如失明、白内障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对患儿及其家庭产生较大压力[7-8]。

护理前两组患儿均进行了空腹血糖值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值的检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和家属建立起科学的糖尿病护理方式,使患儿出院在家康复期间,家属能承担监督工作,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作息习惯,同时在饮食护理中,能主动学习相关的饮食知识,掌握正确的饮食能量换算和科学饮食、运动安排,监督、指导或协助患儿做好血糖监测、记录,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患儿饮食方案,能较好的控制患儿血糖的稳定性,降低患儿再度入院治疗和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儿的自护能力。通过出院随访对患儿病情进行动态了解、给家属和患儿提供相关知识和心理支持[9-10]。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患儿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提高患儿对科学饮食和合理运动、作息相关知识的掌握,增强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再度入院治疗和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卞雅金, 高爽, 蒙娜,等.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住院时间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 38(5):466-468.

[2]  Beck R W, Riddlesworth T, Ruedy K, 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on Glycemic Control in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 Using Insulin Injections: The DIAMO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7, 317(4):371-378.

[3]  骆秀萍, 李秀娟, 张飞珍.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6, 37(5):1241-1243.

[4]  孙丽伟,李明,陈志红.中国儿童糖尿病管理项目对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8):584-587.

[5]  周贵萍, 陈玮. 健康教育运用于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不良事件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19(23):191-192.

[6]  Shaw JE, Punjabi NM, Naughton MT, et al.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6, 194(4):486-492.

[7]  周艳华, 程巧云, 章湘兰,等. “5E”康复模式在糖尿病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0):3528-3531.

[8]  袁毅, 周茹, 潘艳. 延续性护理对降低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风险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3):2197-2199.

[9]  张桂香, 莫永珍, 蔡盈,等. 基于“微糖”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1):1388-1390.

[10]  应建英, 周丽平.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住院的影响[J]. 中華现代护理杂志,2016, 22(2):153-156.

(收稿日期:2019-03-08)

猜你喜欢

血糖控制延续性护理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