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正遭遇爱情(小说二题)

2019-09-24

回族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书匠周正老师

任 乐

周正遭遇爱情

深秋时候,半截沟的太阳温柔可人,不像夏日里那样暴烈。

正中午,周正蹬着装满废纸板子的三轮车行驶在一条蜿蜒的村路上,日光呈淡黄色,照着村路两边刚刚收割完庄稼的农田和零落的村庄。他刚上到一个梁上把车子停在路边坐下歇息,就见一个女孩从梁底下推着自行车上来。女孩十八九岁的样子,瓜子脸,大眼睛,亮白的肌肤,秀挺的身段。让周正纳闷的是,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却郁郁不乐,脸上带着泪容。本来想问问,考虑到在这荒郊野外,自己又是个大男人,怕吓着女孩,就没问,由她自去。可是,女孩从他面前走过去,向前没走多远又掉过头走了回来,步子迈得沉重缓慢。周正以为她有话要问,就低着头抽烟,等候她过来。等了一会儿,女孩并没过来。周正抬起头,见女孩已将车子支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趴在车座上,头部微微颤动,像是在抽泣。周正想,不对,这尕丫头肯定遇上啥事了。就赶忙站起身走过去。到跟前,果然见女孩在哭。

周正问:“小姑娘,你咋了?”

女孩没吭声,仍趴在车座上抽泣。

周正又问:“你是哪个村的?为啥事这么伤心?”

“没啥事。”女孩抬了下头说了一句,说完又埋下头抽泣。

周正说:“肯定有事,没啥事哪能这样?你有啥伤心事给我说说,也许我能帮你呢。”

“谁也帮不了我。”女孩說完,站起身推车要走,不料在她一起身的当儿,衣服被车子挂了一下,一个玻璃瓶子从衣兜里掉出来滚在了地上。周正拿眼一扫,就认出是一小瓶敌敌畏。女孩弯腰想拾,却被周正一把抢在了手中。

周正脸色突地变了,神情严肃起来,大声说:“你拿这东西干啥?”

女孩不吭声,只是流泪。

周正斥责道:“你小小年纪,不想着好好念书,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就想服毒自杀,太没出息了!你死了倒轻松,你父母咋办?他们多痛苦、多伤心,你能对得起他们吗?”

女孩泪眼模糊地抬头看了看周正,嘴巴嚅动了一下,欲言又止。

周正说:“到底咋回事,说给我听听。”

这时女孩“哇”地一下哭出声来,同时就跪在了周正面前:“叔叔啊,你就不要救我了!你救了我今天,救不了明天,我实在活得没意思,真的不想活了!”

“快起来,跪着像啥,起来慢慢说。”周正把女孩从地上拉了起来。

女孩十八岁,在县城念高中。她一心想着要考大学,所以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前几名。可是老天爷偏偏把灾难降到了她身上。母亲生病,父亲又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家里欠下许多外债,没力量供她上学了,于是就决定让她辍学,然后找个人家将她嫁出去。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打击,这不是明明叫她死么!

听完女孩的叙说,周正心里像投进一块沉重的石头。犹豫了一会儿,他说:“小姑娘,我可以帮助你。”

“真的?”

“真的。”周正接着问了女孩的住址和姓名,女孩说,她是本镇营盘滩四组的,名叫谢小倩。周正提起营盘滩四组自己知道的几个人的名字,问其家庭情况,女孩都能说上。

周正说:“我姓周,名叫周正,家住新户梁。你现在跟我到我家去,我给你些钱,你拿回去好好念书,不要乱花。”

“嗯。”谢小倩使劲点了下头,接着说,“叔叔,你这次救了我,我一辈子都把你当亲叔叔。等我能挣钱了,按月邮给你。”

周正说:“先不要说这个。”

“嗯。”谢小倩又点了下头。

周正见女孩纯朴、老实的样子,愈加坚定了帮助她的决心。

“我们村离这六七里,咱们骑上车子走,一会儿就到了。”周正说着就上了三轮车。

谢小倩也跨上了自行车,两人蹬着车子朝新户梁走。

到了新户梁,周正在前,谢小倩在后,两人拐弯抹角,来到村东头的一个小院子前面停下。周正一边开门一边说:“到了,这就是我家。”

进到院子里,谢小倩朝四周望了一下,见院子里除了一栋坐北向南的土房子,还有个棚,棚底下和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废旧物品。谢小倩问:“我婶婶不在家吗?”周正没有吱声。两人进到屋里,谢小倩仔细打量,见锅灶上铲勺碗筷斜三横四,放得乱七八糟的没一点秩序。继而走到西间,里面有个炕。谢小倩瞅了瞅炕上,见有床蓝花黄底的破旧被子,炕头上搁着一个油得不像样的枕头。再看四周,空荡荡的,满屋子找不到一件贵重家具,只有一张褪了色的书桌放在西墙边。西里间,因有墙隔着,不知放的什么。东边那间屋子门敞着,可以看到里面放的全是破烂。有破纸箱子、破胶鞋、破水桶等物。谢小倩想,他家里什么情况呀?怎么搞得这个样子?他肯定是没有老婆。谢小倩不由得对周正有些同情,同时心里也有几分怯意。

周正见谢小倩四下打量,面带疑虑,就用手指一下炕沿说:“你坐吧,我平时只忙着收废品,不收拾屋子,乱糟糟的,你别笑话。你婶子是甘肃人,回娘家去了,过些日子才能回来。”

谢小倩半信半疑。看周正家里的样子,也不像个富裕的人。她正想打个招呼离去,却见周正到里屋去了,过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手里捏着一叠钱。

“给,这些钱你拿回去上学用吧,整三千。”周正把钱递给了谢小倩。

谢小倩两手拿着钱,眼含着热泪说:“叔叔,谢谢你,太谢谢你了!”

周正说:“不要啰唆了,快回去吧,回去晚了你爹妈不放心。”

谢小倩见周正目不斜视,言行举止一派正气,对她无半点无礼之处,愈加感动。又见他刚把钱给她就撵她走,她反而不想马上走了,似有好多知心的话要跟他说。只是想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她就身子一动不动地站着,两眼深情地看着周正。周正见她这样,就说:“你快走吧,我还有事呢!”谢小倩听了,只好告别。

临行,周正又说了些鼓励谢小倩好好读书的话。谢小倩为了让周正坚信自己不是个骗子,说:“叔叔,要不这样吧,你跟我到我家去一趟,认认我们家,让我爸妈也见见你,说不定他们会设法早点还你钱的。”

周正笑着说:“不要说了,你爹妈要是能弄到钱,你也不会到这一步。你是不是怕我不相信你呀?傻丫头,叔叔敢把钱给你,就不怕被你骗。这钱你什么时候还都行,没有就算了。”说罢,又催她赶快回家,谢小倩这才慢腾腾地离去。

谢小倩一路走一路想:这个人真好,以后自己有了工作挣上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妻子,他说妻子回娘家去了,可是看他屋里那副样子,就根本不像有妻子的,再说,也没在他家看到任何女人的衣服鞋子啥的;要是没妻子,他为什么要对我说妻子回娘家去了呢……

这时谢小倩已走到村口,见路边有个放羊的老人,就下了自行车,走过去喊了声大爷。

老人望着她说:“你是谁家的姑娘,我咋没见过?”

谢小倩说:“我不是这个村的,我路过这里,我问个事情。”

“嗯,啥事情?”

“这个村有个叫周正的吗?”

“周正?有啊。”

“他家里都有些啥人?”

“就他一个人,再啥人也没有。”

“噢。”谢小倩点了下头。紧接着又问,“咋就他一个人呢?”

老人打量了她一眼,叹口气说:“这个周正啊,着实是个好人,可就是命不好。”接着老人便向她叙说了周正的身世。

周正八九岁母亲就死了,是服毒死的,因他母亲跟他父亲感情不好,经常吵架,那回吵完架她一气之下就喝了農药。母亲死后两年,周正父亲就又娶了个女人。那女人刚来的时候装得温柔贤良,几个月后便现出了原形,竟是一个蛮横霸道、毫不讲理的泼妇。因此,周正和他弟弟不管吃穿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受了不少的委屈。那时生活本来就困难,再加上那个女人不好好操持,所以他家一直攒不下钱。周正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因家庭条件差,家境混乱,他们兄弟三个一直说不上媳妇。后来周正的父亲和那个女人都去世了,周正便开始狠命地攒钱,先是种地,种了两年觉得不挣钱,他就开始拾破烂,收废品。辛苦了几年,先后给两个弟弟娶上了媳妇,而他自己却娶不上媳妇了,一是把攒下的钱用光了,二是年龄大了……由于他自己好多年精神受压抑,生活过得苦,所以深知人遭难时的滋味,他不愿看到别人有难,每当看到别人有什么不幸,他就心里难过,恨不得把人家的苦难拿来由他承担,这些年他在村里做了很多的善事好事。

“哦,原来这样。”谢小倩听完老人的讲述,一切全明白了。多好的一个人啊!他不把钱存下娶媳妇,却不图任何回报送给不相识的人;他明明没有妻子,因怕我多虑,就借口说妻子到甘肃娘家去了;他把钱给了我后便立即催我离去,心无半点杂念,他的心境多纯净啊……

她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匆忙向老人道谢,告别上路,刚转过身,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叔叔哇,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的一片好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等大学毕业工作了,我会来找你的,到那时你如果已经成家,我会永远把你当父亲看待,报答你的再生之恩;你如果没成家的话,我就做你的妻子,照顾你终生!她想,自己是个女孩,早晚都得嫁人,若能嫁给周正叔叔这样的人,那该多好啊!

回到家后,谢小倩把遇到周正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母,父母听了,对周正感激万分。谢小倩嘱咐父母,让他们不必急着去找周正谢恩,一切事都等她将来自己理会。此后谢小倩又特地到新户梁了解了周正的其他情况,原来,周正因家庭原因连初中都没有上完,但他爱学习,爱读书,读过许多书。他心地善良,为了两个弟弟的婚姻耽误了自己的婚姻,为了帮助别人也经常捐献自己的钱财,村里有不少人都说他傻,说他聪明人尽弄些糊涂事情。谢小倩觉得周正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于是更坚定了她以身相许的决心。

时间很快,一晃一年多过去了。那是春暖花开时候的一个下午,周正刚从外面收废品回来,邮递员给他送来一封挂号信,信封下面寄件人地址是新疆师范大学,寄信人的名字是“谢小倩”。他撕开封口,取出信,两页娟秀的钢笔字展开在眼前:

亲爱的周叔叔:你好!

与你相别都快两年了,你一切都好吧?我于去年秋天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现在特地向你报喜。我之所以能考上大学,全赖叔叔之力,没有叔叔,就没有我的今天。自从与你相识,每逢想起那难忘的时刻,我便激动不已。

现在,我们家一切都很好,请你放心。我把遇见你的经过和父母说了,父母非常感动,父亲现在也不再赌钱了。母亲见父亲改邪归正,我又有了读书的钱,精神一下子振作了起来,天天面带喜色,没想到这么一来她的病越来越轻,最后竟不治而愈了。我家的这一切变化,都是你给带来的。你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们全家人。

这段时间,我特别想念你,想得像丢了魂,有时夜里做梦也梦见和你在一起……叔叔,我还有三年才能毕业,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现在我家所欠债务大部分已还了人家,剩下的不多了,以后慢慢还就是了。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叔叔你在我心目中印象太深了,我究竟如何才能摆脱这思念之苦呢?叔叔你比我成熟,定有办法让我丢掉思想包袱,专心完成学业,望即赐教。

此致

敬礼!

谢小倩

1993年9月6日

周正看了信,非常高兴,谢小倩这小丫头挺争气的,真的考上了大学。他回家后又把信看了一遍,心想,这丫头肯定缺钱,不过在信中她不便直接提出来。周正考虑了半日,先写了封信带在身上,到第二天中午,去银行取了两千块钱,按来信的地址给谢小倩邮了去,同时把信也寄了出去。钱邮走后,似乎是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他心里很高兴,很踏实。

几天后,谢小倩收到了周正的信和汇款单。她激动得心都要飞出来了,急忙拿着信到僻静处去看。信中写道:

谢小倩:你好!

来信收到,内情尽知。得知你已上了大学,我很高兴。希望你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在此,我谢谢你的一片真情。其实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你不要想太多。生活之路是坎坷不平的,人活在世上,谁也不敢说自己永远遇不到难处。只要能帮助你解脱困境,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欣慰。我还是老样子,一个乡村收废品的,不足为念。只求你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

随信寄去两千块钱,请收下。

顺祝

学习进步,一切顺利。

友人周正

1993年9月15日

谢小倩看完信,很是感动,流泪不止。心里越加爱慕周正,暗自发誓此生非周正不嫁。这之后,谢小倩故意长时间不给周正写信,偶尔写封信,也只提几句淡言碎语,并不提起感谢之类的言语,看周正有什么反应。周正概不计较,回信中也只是问她有什么困难没有,叮嘱她安心学习,求上进,别的什么也不说。

三年后,谢小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城一所中学任教。又到了夏季,学校放了暑假,谢小倩回到家,打听到周正仍未婚娶,心里便暗自高兴。她把自己要嫁给周正的想法跟父母说了,父母起初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这天早上,谢小倩在家梳洗打扮了一番,然后骑自行车去了周正家。周正正在院子里给废品分类,见谢小倩来了,急忙迎了上去。谢小倩像久别父母重新相见的孩子,当场就激动地哭了起来。

周正说:“小倩,你毕业啦?”

“嗯。”谢小倩抽泣着点了下头。

“安排工作了没有?”

“安排了,我已经在城里一所中学上班了。”谢小倩抹了一下眼泪说。

周正想起谢小倩从前所经历过的艰难,见她眼下终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不觉也激动地两眼含泪。他接过谢小倩手上的自行车说:“进房子,进房子坐吧。”

周正把自行车在墙根支好,两人刚准备进屋,就见一个手里拎个破袋子的女人絮絮叨叨地进了院子,一进来就径直地走到周正面前,没头没脑地说:“人撂下的罐罐子咋不见了?你拾上来了吗?”

周正说:“哪的罐罐子?”

女人说:“大榆树底下的。”

周正说:“我没有拾,我好多天没去过那边了。”

“还不承认,你肯定拾了!”女人说着,就转过身在院子里寻找,当她看到棚外面那堆啤酒瓶子旁边有几个易拉罐时,先是咯咯地笑,随后拿起一个到周正眼前晃一晃说,“这不是吗?还说没有拾!”

周正说:“这是在别处拾的,你喜欢就拿去吧。

“我不要,空罐罐子,没用处,我也有呢,都给你去。”女人说着,把手中的易拉罐丢地上,又将拎着的袋子口朝下抖了抖,竟哗哗啦啦地抖出了六七个空易拉罐。

谢小倩朝周正脸上望了望,见他没什么反应,就又望那女人。女人四十左右的样子,身上的衣服很破旧,头发搞得乱糟糟的,脸也好像许多天都沒洗。谢小倩心想,这个女人咋这么邋遢,如果她好好收拾一下,洗干净弄整齐,应该是挺标致的。

“走了,回去呢。”女人拿着空袋子往外走,走到谢小倩面前,突然停住,瞅着谢小倩问:“你是谁家的丫头?”

谢小倩没吭声。

“长得怪稀罕的,白兮兮的。”女人说着,突然伸手摸了下谢小倩的脸,谢小倩吓得赶紧朝后退了两步。女人咯咯地笑。

谢小倩使劲瞪了女人一眼,既而也无奈地笑了。

“我的丫头过几年也有你这么大了,也稀罕得很……”女人说着,又把谢小倩使劲望了望,才晃晃悠悠地走了。

“这人咋这样?神神道道的。”谢小倩说。

周正说:“你没看出来吗?她精神有些问题。”

谢小倩猛然省悟:“哦,就是,我隐约觉得有些那个,还以为她就那性格呢。”

周正说:“她叫白小娟,以前好的时候,是个很不错的人。”

“那她怎么成现在这样了?”

周正说:“两年前,她男人开着小四轮,她和女儿坐在上面,一家三口去镇上赶集,走到半路,小四轮与一辆大卡车相撞,男人和女儿当场就死了,她只受了些轻伤,但打那过来精神就失常了。”

谢小倩说:“她应该还有别的亲人吧?她这种情况,如果她的哪个亲人能好好照顾一下她,给她些温暖和生活的希望,说不定可以慢慢恢复过来呢。”

周正说:“她婆家这边和娘家那边都有人,有兄弟姐妹,但见她这样子,谁都避得远远的,没人管。”

谢小倩叹口气,朝大门外面望了一下,想再看看这个不幸的女人,但白小娟早已走得没了影子。

周正说:“走,进房子吧。”

进到屋里,谢小倩见炕上还是那床破被子,东间里还是放些破烂。环顾四周,一切都是老样子,所不同的只是周正比三年前显瘦了,也显老了,眼窝已深陷,额头和眼角布上了皱纹,头发也白了许多,她不由得一阵心酸。眼泪又从她美丽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周正说:“小倩,我啥都好的呢,你不用担心。”

谢小倩没有吱声,只是流泪。

周正说:“你爸爸妈妈都好吧?”

“嗯。”谢小倩点了下头。

周正忽然想起谢小倩走了半天路,一定渴了,站起身说:“小倩,你喝水吧。”说着到灶边取过暖壶,从桌上取了个杯子,冲洗了一下,然后倒上水,端到谢小倩面前说,“来,喝吧,你婶子不在家,我心粗,不会照顾人。”

谢小倩“哇”地一下哭出声来:“你不要说了,你的情况我全了解过了。”

周正也被谢小倩的情绪所感染,心里一热,眼圈发红,却故作坦然:“傻丫头,你能了解个啥?我过得不是很好么!”说着,转身拉开桌子抽屉,取出个新毛巾递给谢小倩,让她擦眼泪。良久,谢小倩突然说:“我以后再不叫你叔叔了。”

周正一愣:“怎么,你当了老师,就觉得我不配给你当叔叔了?”

“你想到哪去了!”谢小倩眼泪禁不住又流下来。

周正呆呆地看着她。

“我不愿再让你这样孤独下去了,我不做你侄女了,我……我要做你妻子,永远和你在一起……”谢小倩说完便一头拱进周正怀里。

周正全身血液沸腾起来。他顿时一切都明白了,他想起谢小倩在校时给他写的信,想起她及她的父母虽得到他的资助却从不登门致谢,这都说明了什么?难道是他们不明白道理么?不是,这恰恰说明谢小倩早就对他以身相许了。看着她那波浪似的一头秀发,胸部感觉着她那温暖柔软的躯体,周正的心醉了。他想低头亲一下她,但当他的嘴刚要接触到她肌肤的时候,一种长辈的情绪涌上心头,他能这样做么?她越是同情他,他就越应当把她当侄女看待。他应当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不应当占有她呀!就是,不能这样!

“小倩,你冷静点。”周正轻轻把谢小倩从怀里推开,“不行,叔叔就是叔叔,咱不能胡来。”

谢小倩看着周正说:“我说的是实话,我是真心的,我都跟父母说了,他们也同意……”

“这哪行?”周正说,“我不能同意这事情。”

谢小倩愣了一会儿,心想可能是人家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或是嫌自己长得不好,看不上,所以不同意。她心里不服气,说:“你不要糊涂啦,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你也这么大岁数了,差不多行了,就不要太挑剔了!”

周正只是摇头,并不理睬谢小倩。

谢小倩在地上僵了一会儿,气呼呼地说:“不同意算了,人家送上门来了,你还往外推,不知好歹!怪不得你一直打光棍呢,原来这么挑剔!你放心,花你的钱以后我会如数还你的!”

周正傻愣愣地望着谢小倩,一脸的尴尬和无辜。

谢小倩说完,转身要走,周正说:“小倩,你先不要走,你听我说。”

谢小倩说:“说吧。”

周正说:“小倩,你这么年轻漂亮,又是大学毕业生、中学老师,叔叔都五十岁的人了,绝不敢有这个非分的想法。”

谢小倩立刻破涕为笑,说:“你咋这么不自信啊?五十岁怎么了?你没听人家说吗,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

周正说:“那是说着玩的,叔叔年龄大不说,还是个收废品的,整天弄得灰头土脸的……”

谢小倩说:“我不管你年龄多大,不管你是干啥的,反正我要嫁给你,能跟你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

周正望了望谢小倩,不知该说什么。

谢小倩抓住周正的胳膊摇着说:“再不要黏糊了,答应我吧,你要是不答应我,我这辈子就不嫁人了!”

“小倩……”周正激动地叫了一声,猛地将谢小倩揽进怀里。谢小倩顺势将周正抱住,把自己的身体和脸紧紧贴在周正身上。

两人就那样相拥着站在地上。谢小倩说:“等我放了寒假,我就来跟你办结婚手续,我们就结婚。”

“小倩……”周正声音有些哽咽,似乎想说什么,但终于没能说出来。

谢小倩发现周正眼里噙着泪水。她知道那是激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那一刻,她自己不是也同样高兴得泪水潸潸吗?

几个月后,学校放寒假了。当谢小倩欢欢喜喜地回到半截沟准备跟周正办理结婚手续时,周正已经结婚了,半个月前結的,新娘是白小娟。

教书匠

教书匠姓黄,半截沟黄家台子人,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祖父、父亲都是文盲,他是三代人里唯一一个念过书的,念完了小学,还念了初中。他念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叫秦名扬。他是秦名扬最得意的弟子。

这秦名扬可不是等闲之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毕业后已经留校了,却因为写了一部什么小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了新疆。起初在生产队劳动改造,后来公社设立了中学,师资短缺,就把他弄去教学了。于是这个本应该在北京的名牌大学当老师的人,就无可奈何地在大西北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学当了老师。

秦名扬教书不像别的老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不拘一格,挥洒自由,除了教课本上的东西,他还给学生讲汉字的造字法,讲陶渊明、三曹和唐宋八大家的一些文章。

教书匠生性老实、听话,又刻苦好学,深得秦名扬喜爱。秦名扬曾经用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脑勺说:“好好学,以后考北大。”秦名扬挑选了许多经典的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上的文章让他课余时间研读和背诵。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教书匠读完初中刚准备升高中那年,因为一场政治运动,取消了高考。教书匠只好停止学业,回乡务农。秦名扬更惨,在以后的几年里,经常被批判或批斗,直到那场政治运动结束,他才被落实政策调回北京。

教书匠在生产队当了十年社员,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本地的一所普通师范。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半截沟中学任教。一开始没有音乐老师,他教音乐;后来缺数学老师了,他又教数学;教了两学期数学,又让他教物理。别人见他啥都能教,而且啥都教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就戏称他“教书匠”。谁都知道,他是秦名扬的高足,他的长项是语文。但学校总是缺这个老师缺那个老师,就是不缺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能深能浅,只要认识字的人似乎都能教语文,当然教出来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教书匠把初中开设的那些课差不多挨个儿教了一遍,最后才轮到教语文。

教书匠教了语文以后,教书的本事才陡然显现了出来。他向学校要求“跟班走”。就是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教书育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他们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往瓶子里灌水,随时知道深浅。他说,当初秦名扬就是这样教他的。

教书匠教语文,也跟他的老师秦名扬一样,不按规定套路走,咋样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就咋样教。所以他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文字精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考大学时,语文分数都比较高。

教书匠很注重背诵,课本上比较好的诗文,他都要求学生背下来。他说,学数学是掌握解题的方法,学语文是要多往脑子里记东西,不背怎么行?他还提倡学生读课外书,他给学生推荐了许多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

教书匠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遍,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让学生自己改,或同学间互相改,改完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点批,然后再在课堂上讲评。他说,写作文要像登山,一步是一步,一步得比一步高,不能像驴推磨,走了半天还在原地。

每个老师都会对自己班上几个学习好的学生格外喜爱,教书匠也不例外。只是他对学生的喜爱不形于色,不像有些老师,摸着学生的头,满脸含笑,问长问短。他只是把他的热情倾注在教学之中。他讲课的时候,眼睛时不时地就瞅这几个学生,看他们领会了没有。改作文,这几个学生的他也改得特别仔细。对于平常的学生,他也以平常的精力对待。对于资质顽劣、不守规矩、考试作弊的学生,他毫不留情,一旦抓住便痛加训斥。

学校每学期期末要会考,会考时候老师们都是交叉监考。大部分老师监考时都不是太认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书匠不,他无论平时单元测验监考自己的学生还是会考时候监考别人的学生,都很严,眼珠子绷得圆圆的滿教室扫,学生任何作弊的把戏都逃不出他的视线。所以老师们对他很有意见,会考时都不愿意让他给自己的班监考。

教书匠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中学老师鱼龙混杂,有素质好的,也有品行差的,他们经常在办公室扯一些家长里短,交换庸俗无聊的社会新闻,说下流的黄段子。教书匠总是埋头备课或批改作业,不作一声。他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他也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看电影。除了学校和自己的家,哪也不去。

因这些,同事们大都不喜欢他,他们为他和自己的不同而愤愤不平,说他是自命清高,沽名钓誉,不近人情。

教书匠一直认为没能上大学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那年上边给了学校两个去内地一所师范大学进修的名额,教书匠就去找校长,说他想去进修。校长说,开什么玩笑啊!你的水平还需要进修吗?校长硬是没让他去。过了两年,又来了进修名额,他又去找校长,校长还是那句话,说他水平高,不需要进修,应该让水平低的人去进修。于是教书匠上大学的梦想又没能实现。这样一逛再逛,他就三十大几了。

三十大几的教书匠还没成家,同事先后帮他介绍过几个,不是他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一来二去,再就没人管这事了。眼瞅着学校的几个年轻女教师都成了别人的新娘,教书匠心里就有些失落。

一天下午,学校出纳刘淑萍去银行提取工资,那天正好下雨,路上行人稀少。刘淑萍取了钱打着雨伞往前走,走着走着,突然脚下一绊,扑通一下摔倒在地上,钱包从手里甩了出去,正好落在旁边一个小伙子脚下。那小伙子腰一勾捡起了钱包。刘淑萍赶忙从地上爬起来扑上去抢夺,可是那小伙子死死抓住不放。刘淑萍抢不过来,就松开手朝前方不远处的派出所跑,没想到那小伙子竟在后面大喊:“抓住那女的,她偷了我钱包”!过往的行人不知原委,真有两个人冲过去拦住了刘淑萍。正在危急时刻,教书匠骑着自行车迎面过来了。刘淑萍像见到救星一般,“哇”一声扑过去,大哭着对教书匠说:“那人抢了我的钱包,是老师的工资,你快去追啊!”

“你快去派出所,我去追!”教书匠说着,把自行车往刘淑萍手上一塞,拔腿就去追了。那小伙子顺着马路跑了几十米,拐进一条侧巷,教书匠紧追不舍。明白了真相的行人也有跟在后面追的,都在喊抓贼。教书匠离那小伙子越来越近,小伙子突然一扬手将包扔进旁边的渠沟里,随后一跃翻过一堵墙溜了。教书匠追得正急,见钱包被扔进渠沟,就扭身去渠沟里找钱包。待他回到派出所,刘淑萍还在那里哭呢,一见教书匠夺回了钱包,便猛扑上去一把将钱包抓过来搂在怀里。

当天下午,刘淑萍为感谢教书匠,买了一兜水果放到了教书匠的办公桌上。在其他几个老师笑哈哈地抢吃水果的空儿,刘淑萍偷偷地握了一下教书匠的手,临出门时,又回头向教书匠丢了个秋波。

教书匠从来没受过姑娘的青睐,不懂得女人有时为了求你办事或表示感谢时会故意卖弄几下媚态。他把刘淑萍那几下误当成了示爱的信号,当晚就写了封情书,第二天偷偷塞进了刘淑萍办公桌的抽屉里。

刘淑萍是信用社主任的女儿,人虽然长得一般般,心气却很高,根本不把教书匠放在眼里。她发现教书匠的信后,哎哟哎哟地笑了半天,办公室里的老师问她笑什么,她一抖手上的信说:“你们看,你们看,这个教书匠可不可笑!他以为给我夺回个钱包我就会爱他,真是的,这哪跟哪呀?自己也不掂量掂量……哎哟哟!”

教书匠本来平时就知道读书,教书,对女人很少动心思,受了这次打击之后,对女人越发没了兴趣,再也不谈婚娶之事,只是一心一意地教书。

一年一年过去了,不知不觉地,教书匠已是四十多了。这年,县教育局下了通知,让学校所有学历不合格的老师都到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学习,教书匠因为一直没能进修,只是个师范学历,自然也在其中了。

成人职业教育中心从一开始就被简称为“成职教中心”。在当地,说“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好多人不知道;说“成职教中心”,人人都知道。成职教中心基本上也是个学校,有学生教室,有老师办公室。教书匠他们去了,自然是被安排在了教室里。

坐进学生教室,教书匠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学生,学得很投入,很卖力,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课、做笔记,课后别人喝酒、打牌、聊天,他则捧着课本一页一页地挨着看,一道题一道题地往练习本上写。别人就笑他,说你干吗呢?还真的学呀?他心说,你们不要得意,不好好学,到时候考试不及格,看你们咋办!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考试,全部都是抄,人人高分。教书匠觉得这是在胡闹,于是就不去参加学习了。后来别人都拿了文凭,中央电大的,本科,国家承认,他自然没拿到。这么一来,他就成学校唯一一个学历不合格的老师了。学校为了获得全校任课老师百分之百学历达标的好名声,就将他调整成了后勤人员,让他去当门卫了。这一年教书匠四十七岁。他从四十七岁开始看大门,不知不觉地就看到了五十七岁。

一天,一个督导组来学校督导检查,带队的姓李,是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主任。李主任二十年前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教书匠教过他,他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教书匠,喊了声黄老师,教书匠却认不出他了。

督导组询问了在校生人数、班额、课程开设、规范办学等情况,实地查看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安全卫生等情况,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就老师发展、学生行为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汇报。

中午,学校在镇上的一家餐厅招待李主任一行,作陪的有县教育局的局长、学校校长、书记、教务主任等学校的几位主要领导,另外还有教书匠。教书匠是李主任特意让校长邀请来的。菜上齐后,校长将酒杯斟满,刚准备要给李主任敬酒,李主任忙站起来说,我借花献佛,先给我的老师敬杯酒。然后他就端起酒敬给了教书匠。李主任说,黄老师是他初一到初三的语文老师,那三年,黄老师给他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底子,为他后来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李主任还说,黄老师是他见过的最有水平、最会教书的老师……教育局长当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瞅着校长说:“你们学校是咋搞的,为啥要安排黄老师当门卫呢?再没人了吗?”

校长说:“这个……我也不清楚,是前任校长弄的。”

教育局局长说:“简直是胡整!你们赶快调整,另找个看大门的,让黄老师上课去。”

校长赶忙点头说:“好,好,我明天就安排。”

教书匠说:“不用了,我再有两三年就退休了,看大门挺好的,我就看大门吧。”

教育局局长说:“不行,让你看大门真正是大材小用,糟蹋行情呢。”

第二天,校长让后勤主任临时雇了个看大门的,把教书匠替换了下来。

因为已经到了后半学期,教务处也不好给教书匠分课,就把他搁在教务处帮忙,打打杂,整理一下档案,准备下学期再给他分课。就在这当儿,学校接到县教研室的通知,说州上举办初中语文老师讲课大赛,让学校派几个语文老师去听课。

教书匠因为没课上,也没有其他什么放不下的事情,自然就被派去听课了。

大赛在区实验中学的阶梯教室进行。

第一个上场的是个矮个子女教师,上的是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她一上来就问学生见没见过桃花,学生有的说见过,有的說没见过,教室里一片嚷嚷声。然后她就引出课题,开始爬在讲台一侧的电脑上放视频,先放了一个课题的画面:中间四个大字是课文标题,背景是山水和桃花。随后换了个画面,是一个美女站在一片桃花里,接着大屏幕上就像演电影一样播放着桃花,有一枝一枝的桃花,有一朵一朵桃花的特写。老师握着鼠标在电脑上操作,学生看,这样搞了几分钟,老师仰起脸问学生好不好看,学生都喊好看,老师就又埋下头操作。屏幕上继续出现一幅幅桃花的画面,这次都是一片一片的桃花。展示了几幅以后,老师抬起头问学生漂亮吗,学生都说漂亮,老师又问谁去过桃花源,就有几个学生举手,有的还站了起来,抢着说自己去过……这样又闹了几分钟,她让学生把课本打开,开始读课文,先是默读,随后是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读了半节课时间,她让学生在小组里商量着翻译课文,然后又将课本上的一些练习题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先在小组里合作完成,然后老师一道题一道题地提问,提问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就出一个代表到前面电脑上去做……教书匠皱着眉头,心说:这上的是啥课啊?真正是在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上第二节课的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一看就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她上的是九年级上册的《愚公移山》。她先放了一遍歌曲《愚公移山》的录音,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练习朗读,并参照课后注释合作疏通课文,接着是指名读课文、小组代表汇报课文内容,汇报完老师提了几个问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决定移山后其他人的看法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又让一小组一小组地表演课文,每一小组表演完全班都给鼓掌,搞得气氛很热烈,学生都玩得很开心,积极性很高,满教室都在拍手、都在欢笑。闹得差不多了,老师看了下表,总结了几句,让全班齐读课文,课文刚读完,下课铃响了。

教书匠觉得这节课比第一节课要好点儿,但老师也是什么都没讲,全由学生在弄。其实课文中有很多可讲的东西,应该给学生讲讲的。

接下来走上讲台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老师,他上的也是《桃花源记》。他没有像上第一节课的老师那样在视频上展示桃花,而是用成语“世外桃源”快捷、自然地引出课题,接着就介绍作者。他先让学生说,先后叫起来几个学生,都是照着课本上的“作者简介”说的。学生说完他作了补充,除了作者的生平,他还讲了作者诗文的特点、成就以及《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然后就开始教课文了。他先范读,读完让学生齐读,接着是翻译课文,他指名让学生翻译,一人翻译一句,学生将全文译完,他又把课文从头串了一遍,对许多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了讲解。

教书匠觉得这节课上得不错,老师的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宽,朗读、讲解、板书、调控课堂等方面的能力都很强,课上得挥洒自如,给予学生的信息量很大。最后做完课堂小结,他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书面作业,并一再嘱咐学生课后将课文背会。教书匠想,这个老师肯定能获一等奖,这课如果是自己上,也会这样上的。

第四节没安排讲课,是评课,由专家对上午的三节课进行点评。所说的专家其实就是区教研室的教研员。让教书匠没想到的是,教研员对前两节课评价很高,说是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老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能充分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把第三节课说得一无是处:没有课件,没有小组活动,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练得少,授课方法陈旧、老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压抑、沉闷……

教书匠坐在下边觉得一头雾水,心里很为那个男老师叫屈。

下午的三节课跟上午的第一第二节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他不想再听下去了,第二天一早就到客运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回到学校,教书匠没去教务处,而是直接找到校长,要求还去当门卫。校长问:“为啥?”

教书匠说:“现在这课,不适合我上了。”

校长瞅了他半天,理解地点了下头,最后轻轻地叹口气说:“好吧。”

于是教书匠就又去看大门了,直到退休。

任乐,男,汉族,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毛泽东文学院首届新疆班学员。当中小学英语老师多年,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写小说,已在《雨花》《西部》《时代文学》《湖南文学》《厦门文学》《创作与评论》《北方文学》《红豆》《绿洲》《短篇小说》等国内多家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近百篇,多篇小说入选各类小说精品集,有小说被《小说选刊》转载。

猜你喜欢

教书匠周正老师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李伟贤、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终身做个“教书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中的一类典型易错题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县官和教书匠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捕鸟仪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