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子”在节目主持中的运用与效果分析

2019-09-23梁思凡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段子新媒体环境

梁思凡

摘  要  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视听节目的受众诉求、传播模式以及行业生态,使得段子从一种民间话语形态反向渗入大众媒体。节目主持人凭借自身语言组织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利用段子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实现了主持语言的创造性表达,从而达到推进节目制作、突破传播壁垒、打造品牌优势的效果。

关键词  节目主持;段子;语言创新;新媒体环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4-0114-02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2G到5G,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给视听节目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培养起富有个性、最具消费潜力的受众群体,为节目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受众与媒介之间建立起了新型关系,单一性灌输让位于双向性互动、媒体个人化反作用于权威性发布。技术的变革催生内容的更新,受众对于视觉化和特异性的追求倒逼主持人转变话语方式。

而段子文化呼应了受众诉诸幽默、消解权威的心理需求,广泛地活跃于社交网络中。段子的主要类型包括灰段子、红段子、娱乐段子、黄段子、蓝段子,在形式上体现为对话问答、自创诗词、经典改编、小故事等,随着数字化表现技巧的运用,配图段子、动画段子也开始崭露头角①。在新媒体技术的催动下,段子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流行语态,开始向传统大众媒体反向渗透,近年来“段子手”这个标签成为节目主持人的一种新的吸粉方式。

1  段子在主持中的语用分析

1.1  语用的反叛性

不拘一格是段子的本质特征,它的传播效应有时是以牺牲语法规则为代价的。在主持语言中,它的反叛性主要体现在词义反叛和语义反叛两个方面。

词义反叛,是指违背既有用词习惯,甚至词义解构,如灵活变通词性,把形容词作名词用、名词作动词用,或者多义词词义故意错位、拆解单字等。而语义反叛,即是跳脱现有语法约束和逻辑约束。

“如果你在温暖的被窝,那么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着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

朱广权突破“远方”和“边疆”的概念范围,以对“寒冷”的心理感受为基础建立新的语言逻辑。

另外,积极融入网络话语体系是目前主持人运用段子语言的一大策略。虽然目前网络语言仍然存在着混乱性和低俗化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具有鲜活、亲民的优势,极具传播潜力。因此,主持语言往往会吸纳时下网民的新兴语用风潮,基于此进行文字意义上的再创作和表现形式上的革新。

1.2  修辞的丰富性

段子语言常常“欲言此物,先言他物”。主持人发挥联想和想象,兼用比喻、擬人、排比、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甚至无厘头地将无关联的事物凑在一起。往往还讲究押韵,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音韵切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能够使其快速形成记忆。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朱广权的这段话同时使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每两句一韵,巧妙地转换了问题角度,用轻松诙谐的方式传递了节目信息、展示了亲切诚恳的形象,并且朗朗上口,易于受众转述。

1.3  类别的多样性

目前,视听节目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主持人在节目制作、推广过程中承担起了多重角色,而其草根化、大众化的趋向也日益显著。他们依照直播或者节目录制现场的新情况进行语言组织和输出,因此段子语言依据不同节目、不同主持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中国队的西红柿炒蛋看上去还行,毕竟中国人大多数学会的第一个菜就是西红柿炒蛋,西红柿炒蛋,中国人的国民菜!”这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白岩松调侃中国队队服的一句话。用“西红柿炒蛋”为喻,贴切又有趣,而“国民菜”的概念贴近生活,从而把这种调侃引向正面,不显得冒犯。白岩松博闻强识,他的“白式解说”给受众一种类似“开宝箱”的体验,且鲜少在语言上过分修饰,因而通俗易懂、直白生动。而同样出自央视的朱广权,则擅用对偶式、排比式的句子,讲究语言的音律性,他的段子能够有效地将受众带入其特定的语言节奏中。

1.4  内容的哲理性

新生代网民具有天然的网络自适性,他们主动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以及新闻议程规则设置②。因此,相对于单一的说教,给予受众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更加有助于深化节目传播效果、延长节目生命周期。网络段子吸引受众讨论、主动转载的奥秘之一就是它的哲理性。抛弃被动接受、无意识的受众观,充分考虑到受众选择的能动性、传播的主动性,主持人转换传统的电视思维,利用“情感触动+价值植入”的模式,以思想促动情感,吸引受众进行呼应,并进一步用段子来展示自身价值观、聚拢相似人群、建构自己的网络社交圈。

2  段子式主持语言的传播效力

2.1  推进节目制作

控制节目进程:幽默是化解尴尬、防止冷场最有效的催化剂。段子语言的使用有利于主持人及时调整节目节奏、把握话语主动权,从而顺利完成节目录制。还能有效调动嘉宾和现场观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录制氛围,激发即时创意的产生。

丰富节目内容:主持人的临场发挥,时常成为节目的意外之喜,创造经典的主持案例。而段子语言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角,也无形中增添了节目的附加价值,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2.2  突破传播壁垒

段子是平民意识的一种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的兴趣偏好和情感取向。段子式的主持语言既贴合受众自身的表达习惯,也是在受众所见惯的常规主持方式中“造反”,既具接近性,也有新鲜感。主持人可以通过制造话题和借用话题两种方式,利用在一段时间内聚焦受众注意力的段子,进一步引发“跟风”效应。在网络空间的无限延展下,人际传播聚合成庞大规模的传播网络,进而形成叠加扩散效应。

“福原爱已经通过了东北话十级测试,而她的男友是中华台北选手江宏杰。好奇以后如果他们有孩子,说话是东北腔还是台普口音呢。”在这一段解说中,白岩松提到了关于日本女乒选手福原爱的两个网络热议话题,即“东北话十级”以及她与江宏杰的恋情。白岩松避开了关于比赛的严肃话题,而以“口音”作为切入点,显得既亲切又有趣。

撒贝宁在《脱口秀大会》上提到自己保送北大的经历时,一句“北大也还行”受到了广泛的热议与转载。网友还将这个段子与马化腾、马云等著名企业家的几个相关话题放在一起,创作了“普通家庭马化腾,不知妻美刘强东,悔创阿里杰克马,北大还行撒贝宁”的打油诗。

2.3  打造品牌优势

随着节目数量、节目类型、节目内容的极大丰富,市场细分进一步加快,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单纯诉诸于视觉上的审美,而是愈加看重创新性、趣味性、特异性。特色语言也成为了主持人的一个关键竞争优势。

近年来明星包装把“人设”策略奉为圭臬,即把受众需要模型化,经过媒体的多次重复形成脸谱化印象。而段子,以其诙谐幽默的特性,使得“段子手”主持人的人设成为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包装”。借助“人设”带来的流量,主持人能够迅速地进入受众视野,提升知名度,形成品牌优势。例如“央视四大段子手”,即康辉、白巖松、朱广权、撒贝宁,突破了受众对于国家级媒体的习惯性认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亲民形象。

3  总结

段子语言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需求,它为传统的电视语言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从逆向角度来思考,它也集中体现了目前传播领域娱乐至上的弊端,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屡见不鲜。视听节目面向一般公众进行传播,正确引导舆论、站稳主流立场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运用段子语言,主持人需要坚定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保持审慎的态度,合理地选择,传递正能量。

注释

①郝永华,聂茜:热点段子的衍生与负面舆情——基于30个案例的内容分析,新闻大学,2015(01):87-93。

②赵静:网络新生代的崛起与网络舆论生态的嬗变,出版广角,2019(04):80-82。

参考文献

[1]孙慧英.多色段子:消解权威的精神狂欢[J].人民论坛,2010(18):20-21.

[2]栗娜.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持人的现实状态与创新思路[J].中国电视,2018(5):87-89.

[3]李潇莹.新媒介视阈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力概念考辨及重塑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8):42-44.

[4]吴泓,岳辉.节目主持人话语的去套语化与语言创新[J].中国电视,2019(2):82-87.

猜你喜欢

段子新媒体环境
家中段子手(四)
家中段子手(二)
家中段子手(一)
“段子手”老李
漫画段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段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