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考英语教育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承继的协调发展

2019-09-20赵建国黄红园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英语教育传统文化

赵建国 黄红园

[摘 要] 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中国秉持文化自信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理念,要求教育和高考改革既要加强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又要持续重视英语教育,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英语教育自身均需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改革。

[关键词] 英语教育;传统文化;高考改革;共同繁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8-0006-02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迅速发展,全民学英语,终生学英语,英语牵动着每一位学生、家长的神经,甚至左右着政府的教育施政。近些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人的国家自信得到提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国人传统文化意识有所回归,文化自信逐渐增强。这种回归和增强必然要求教育及全社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高考成为改革的重点。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一 英语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对立”

1 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开启了中国有规模的学校英语教育的序幕。[1]1977年高考恢复,英语成为高考科目,自此,英语逐渐在全国推开并迅速发展。高考英语经历了40年的风雨历程,期间英语学科在考试地位、分数权重、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变化和强化,形成了语、数、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2]

英语教育的发展壮大是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迅猛进程而发生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作为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学制上,英语作为必修课从小学开始,民间甚至从胎教、幼教阶段就进行所谓的双语教学;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招聘、晋级、学历、职称等都需要考英语;各类英语培训机构爆发式增长;孩子、家长辗转奔波于各种英语考试、考级培训,似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英语。

2 传统文化教育渐受冷落

中小学教科书中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类、艺术类、技能类、风俗民情类内容日渐稀少,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也呈现出碎片化、随意化的状态[3];中国人自己不知道诸子百家、京剧、国画、四大名著的人不在少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敌不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生活中很多人不写或不会写规范汉字,说话中都以夹带着英语而作为时尚和傲气的表现;各种商品、建筑等名称都必须用英文才显得有品位等等。

事实表明:英语教育确实占用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吸引了社会、家长太多的关注;而传统文化教育不管是受到包括英语在内的客观的社会环境挤压,还是主观上作为不够,就是没有做出强势的回应和行动。

在近些年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声中,社会大众、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将传统文化教育的衰弱归咎于英语教育的强势,建议高考降低英语分数,甚至取消英语考试,同时大幅提高传统文化学习与考查,臆想着如此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二 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强力回归的必然性

近些年,党和政府强调发挥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制定、出台了众多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014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形成教育合力[4];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整阐述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义和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中国戏曲大会等等;各地方媒体也相继推出了传统文化主题节目,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以上党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新要求、新举措已经、正在或即将对全社会,对教育及高考,对英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 多措并举实现高考英语教育和中國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

1 英语教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同等重要

国家层面已传递出明确的信息,英语教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不可偏废。

2014年被称为新高考改革元年,国家正式发布高考招生改革实施意见,其中涉及英语的是:全国统一高考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科总分150分不变,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此政策的颁布终结了之前关于高考英语学科改革的种种传言,传递了国家层面清楚的信号:国家对于高考改革是慎重而严谨的,英语教育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互不矛盾,二者都很重要,学生当全面发展。国家层面认为:当前国家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祖国传统文化和国民自信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当然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主动融入世界,而英语教育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英语教育不能削弱。中国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二者必须实现和谐、平衡发展。[5]

2 英语教育自身的改革

2018年1月12日,“东学西渐,文化复兴‘英语教育行业年度大会”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比较教育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为此次大会亲笔书写了贺词。顾教授表示: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是新时代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的高中英语教育在大纲上的要求相对于俄罗斯、日本明显偏低;在学校英语教育的实际操作中不区分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造成了目前英语教育“高耗低效”的局面。笔者建议可以大胆改革英语课程的学程,具体建议:小学三年级至高一年级英语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完成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所有学生参加高一会考并取得英语结业成绩。高二、高三英语改为选修课,加大难度和深度,以满足那些具有出国深造和考取重点大学强烈愿望和可能的学生的需要,英语教育要符合国情和人情。[6]

重视实现英语工具性的学科本质,学以致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在适当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对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加强听、说技能的训练,扩大阅读量,培养和考查學生用英语做事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用英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传播祖国灿烂的文化。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与目标语交际对象共同相处时在了解对方文化基础上能相互交流各自的文化。[7]这也是语言交流的重要任务,是英语教育为祖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学习和交融应尽的责任。

英语作为全国高考中唯一的通用的外语类科目,在当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新形势下,高考英语科目内容中应体现“中西兼顾”的特点,考查考生用英语描写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是传播、承继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教材是传播、承继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应当重新审视现有的语文教材,精选内容和篇目,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近期教育部推出了一套“新高中语文”教材,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的审查,其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数从14篇增加到了72篇。

目前,北京市教委经过多年专题课题研究及实验,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教材,其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孙子兵法、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古文观止,共17本标准教材。另外,课文中配备各类传统艺术、民俗文化和汉字流变等选修内容。实验教材旨在中小学阶段建立“中国式人格教育”课程体系,让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改革、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以应试教育为导向,把知识点的传授和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扬有机结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目前那种集知识技能、道德情操、艺术感染力于一身的汉语教师极为匮乏,社会国学教育机构中的从教人员更是良莠不齐。因此,师范院校及相关高校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加快传统国学师资力量的培养,满足新形势下传统文化振兴和发展的需要。

振兴和繁荣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政府的教育、宣传部门在政策引领、舆论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必须大力作为;民间教育机构应提升办学品味,提高师资的授课质量,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为全民族的文化振兴做出自身的贡献;家庭教育在其中应有更好的定位。系统性的知识技能教育主要由学校和教育机构来承担,而家庭中更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素养和精神内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与实践……

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领导全中国人民坚定地行进在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坚持自身的特色发展,坚持自己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当然,我们也必须继续坚持更深、更广的对外开放。在我们的教育改革,高考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大原则,重视和改善英语教育的实效性,使二者得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换成. 清末西方教会学校的英语启蒙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97-99.

[2]刘庆思.高考英语40年[J].中国考试,2017 (2) 13-19.

[3]张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N].人民日报,2018-04-19

[4]教育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

[5]彭小红,车艳. 英语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9):106-107.

[6]赵建国.英语教育改革更应符合国情、人情——也谈我国高考英语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5(9):23-25.

[7]任婷婷.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考英语改革的重要性——从国家语言政策角度看[J].中外企业家,2016(12):196-197.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英语教育传统文化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对中职英语德育教育几点实践性认识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