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命运与国家立场:全球教育治理中的美国高校智库探析

2019-09-19欧阳光华胡艺玲

高教探索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智库美国

欧阳光华 胡艺玲

摘要:基于教育发展的全球化、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和美国高校智库自身发展的诉求等背景,美国高校智库通过影响国家全球教育治理政策、建构世界教育新秩序、推广美国教育智慧、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来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美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具有鲜明的宗旨立场、全球性的研究视野、双向的合作交流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价值意蕴。依据美国高校智库的经验,我国高校智库应当明确中国立场,展望全球视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关键词:全球教育治理;美国;高校智库;全球命运;国家立场

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和有效的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政治、经济、生态和安全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1]伴随教育发展的全球化,全球教育治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高校智库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从美国立场出发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背景,再探寻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价值意蕴,以期为我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相关经验。

一、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背景分析

(一)教育发展的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最早在经济学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并逐步规范化,之后逐渐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目前,人们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从经济活动、政治、文化、民族主义等多种视角对“全球化”的概念进行解读。总之,尽管人们对“全球化”的概念解读说法不一,但整体来讲“全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涵。第一,全球化意味着各国在经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展开合作交流,分享经验,相互学习;第二,全球化意味着外来经验与本国实际产生冲突;第三,全球化意味着全球人类将形成命运共同体,形成全球意识,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第四,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全球化意味着存在不平等的风险。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教育全球化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教育、教育教学及学术研究的合作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等成为各国教育的发展常态。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在受到全球化影响的同时,还对其产生反作用。因此,教育时常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用于建立全球地位、维护其全球利益的途径。此外,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应成为教育命运共同体,共同对抗全球性教育问题,例如学习危机、终身学习社会、教育公平等。

教育发展的全球化,促使全球教育治理的发展。一方面,全球教育治理要求各国形成全球意识,共同解决全球性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全球教育治理要求各国加强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此外,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是各个国家发挥全球话语权的客观要求。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

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始于“二战”结束后。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联合其同盟国开展了数十年的冷战斗争。1955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为彻底打败共产主义,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特别是军事方面与共产主义阵营展开全面竞争。在冷战期间,“遏制战略”(Containment Strategy)在美国全球战略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遏制战略”,即遏制共产主义战略,主要针对苏联,试图将苏联的势力控制在“二战”结束时所在的范围内。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中,美国政府对苏联的各项政策始终实施战略上的遏制。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国和苏联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斗争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标志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转变。为适应世界格局的转变,美国全面调整其全球战略。1990年,布什(George H.W.Bush)首次提出“世界新秩序”的概念。所谓“世界新秩序”即在美国领导下,建立一个 “稳定而安全”的世界,以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同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2]这个“新秩序”事实上成为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根本指导方针,要求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输出美国的思想,同时争夺国际优质资源。

无论是在“美苏争霸”所引发的全球战略中,还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中,美国高校智库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全球教育治理积极配合了美国全球战略。

(三)美国高校智库自身发展的诉求

1919年,斯坦福大学建立美国第一所高校智库,即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and Peace)。“二战”以后,美国高校智库进入繁荣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高校智库逐渐确立起自身在美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3]7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智库几乎没有关注到教育领域。70年代以后,伴随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进入最为激烈的阶段,美国注意到本国落后的教育现状,要求进行教育改革。此后,美国高校智库逐渐开始关注教育领域的政策研究。80年代,美国高校纷纷成立专门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智库。进入21世纪,美国高校智库在教育政策研究上形成多样化格局,一是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高校智库的类型多样化,二是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高校智库的研究领域多样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开始关注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研究,重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适应了自身发展的诉求。首先,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自身发展宗旨的体现。美国高校智库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美国高校智库将自身建设与美国的国家命运相联系,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研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其次,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教育研究科学化的要求。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美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只是在美国出现的问题,也是世界其他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美国高校智库若单纯地关注美国国内教育问题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促使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再次,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自身吸收优质资源的需要。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等是美国高校智库发展的基础。为促进自身的发展,美国高校智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竞争全球优质资源。最后,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途径。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美国高校智库可向世界推广自身研究成果,提高知名度,发展关系合作网络,进而提升自身影响力。

二、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路径探寻

(一)影响国家全球教育治理政策

全球教育治理政策,主要包括关于全球性教育问题的政策以及关于全球各国教育合作交流的政策。作为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智库对美国的教育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美国高校智库积极开展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研究,提供全球教育治理政策报告以及决策咨询。影响美国的全球教育治理政策,是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首要路径。

美国高校智库积极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开展与全球性教育问题相关的政策研究,以求影响美国政府的全球教育治理政策。例如,附屬于哈佛大学的全球教育创新中心(The 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旨在促进21世纪教育中的全球教育领导力的发展[4],促进世界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包括批判性分析力、创新创造力、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此外,美国高校智库还重点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球教育高级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Global Education)主张教育应不歧视性别、残疾、种族、年龄以及宗教等[5]。斯坦福大学的教育机会政策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Opportunity Policy in Education)也是一个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研究机构。

同时,美国高校智库积极主张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关注国际教育合作领域,影响美国国际教育合作政策。例如,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在关注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对话与合作。该中心的重点研究项目“21世纪差异化的学术体系”“国际师资与当地学术环境的整合”以及“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状况”[6]对美国的国际教育合作政策,乃至世界的国际教育合作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二)建构世界教育新秩序

由布什总统提出的“世界新秩序”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根本指导方针,是指导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世界新秩序”的概念引起美国各界人士的探讨。例如,在讨论美国在建构“世界新秩序”中应选择怎样的政策时,有的认为应该向世界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建立民主的世界;有的则对此反驳,认为美国式的“民主”并不一定适合世界各国。又如,在争论美国在建构“世界新秩序”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时,有的认为美国在世界体系中拥有绝对的优势,在建构“世界新秩序”中应扮演领导者角色;有的则认为在建构“世界新秩序”过程中各国应相互合作,美国应扮演协调者形象。各界人士关于“世界新秩序”的争辩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实际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为配合美国“世界新秩序”的建成,美国高校智库积极建构世界教育新秩序,在传播美国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主张探寻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教育观念。以哈佛大学的全球教育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在探索21世纪教育的时候,分析了全球50多个传授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的组织,旨在“使所有儿童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让他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7]。该中心按照10个主题类别(包括艺术创意、公民道德、数字素养、创业教育、环境教育、性别教育等)来寻找这些组织。这些组织遍及非洲、中东、欧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等。可见,该中心在探索21世纪教育时,关注的不是适用于少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儿童,致力于形成一种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21世纪教育观。

同时,美国高校智库主张各国合作交流,共同建构世界教育新秩序。美国高校智库与其他国家的组织机构合作,形成全球性的合作关系网络。一方面,美国高校智库重视研究队伍的合作。美国高校智库凭借其较高的国际吸引力,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学者,充实研究队伍。例如,斯坦福大学教育机会政策中心的一项关于“全球教育改革:私有化与公共投资如何影响教育成果”(Global Education Reform:How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 Investment Influence Education Outcomes)的研究,汇聚了来自美国和瑞典的学者;另一方面,美国高校智库注重研究成果的交流与沟通。美国高校智库通过设立各类论坛,开设各种会议等方式来与世界各国学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三)推广美国教育智慧

推广美国教育智慧是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主要路径。美国高校智库面向全球推广美国教育智慧,注重推广途径的多样性,主要通过出版教育研究成果、建设网络媒体、举办会议讲座等途径积极促进美国教育智慧的推广。

出版教育研究成果是美国高校智库推广美国教育智慧最为主要的途径。美国高校智库的出版物丰富多样,包括书籍、报告、论文集等。美国高校智库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分注重研究成果建设的国际性,突出表现为出版物语言的国际性。例如,哈佛大学全球教育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除了有英文版还有西班牙文版。波士顿学院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国际高等教育》(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杂志也出版为英文、中文、法文、俄罗斯文、西班牙文等各种版本。同时,美国高校智库十分重视网络媒体技术的利用,将其充分运用在推广美国教育智慧上。例如,斯坦福教育机会政策中心通过创建网站、注册博客、开发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此外,美国高校智库经常举办国际国内会议、讲座,向世界各国宣传美国教育智慧。以哈佛大学全球教育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定期汇集全球组织、从业者、研究人员等,分享教育研究、实践和政策经验。[8]为突破地域限制,最大限度地推广美国教育智慧,全球教育创新中心还非常注重召开网络会议。

(四)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

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是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间接路径,也为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后备人才基础。

美国高校智库主要通过学位教育、实践实习两种途径来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以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为例,该中心作为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学院(Bostons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研究生的任务。自2017年以来,该中心还负责提供国际高等教育文科硕士学位。[9]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该中心为硕士研究生提供10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全球高等教育的深刻理解,组织学生探讨不同地理区域的挑战和机遇,并探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金融以及教学学习等跨领域主题。[10]其中,创新课程是该中心较为特别的课程类型,是一个融合现场学习、在线学习以及混合输出(hybrid delivery)在内的新课程。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该中心旨在帮助有经验的人为从事高级行政和决策职位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职业做好准备。[11]同时,还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助理研究员的实践学习岗位。此外,美国高校智库的教师资源拥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多元化的学科分布、权威的学术功底以及丰富的任职经历等优势。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保障了美国高校智库全球教育治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价值提炼

(一)宗旨立场的鲜明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高校智库积极研究全球性教育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非政府组织(NGO)的形式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美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始终具有鲜明的宗旨立场,即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促进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

从美国高校智库的演进历程看,美国高校智库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比任何时期都迫切需要了解外部世界。这一需求直接促使美国高校智库的大发展。美国高校智库以国家命运为己任,从事各项政策研究,为美国政府的各项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调整其全球战略,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新秩序。这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要求,促使美国高校智库代表美国立场参与全球治理。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就是要在教育领域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获取美国需要的利益,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

从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现实运作来看,美国高校智库所推广的教育研究成果渗透着美国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思想经验。例如,哈佛大学全球教育创新中心在研究21世纪教育中学生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和态度时,特别推崇玛格丽特·辛克莱(Margaret Sinclair)在2005年发表的文章《学会共同生活:建立21世纪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Building Skills,Values,and Attitudes for the 21st Century)。该文章认为“通常形式的教育不会自动带来和平,而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在20世纪的成功显而易见”[12],并对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包括布魯姆的认知和情感学习分类、“社会认知学习”、“社会和情感学习”等)进行分析,以探索21世纪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和态度。

(二)研究视野的全球性

研究视野的全球性是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首要前提。全球性的研究视野主要体现在美国高校智库具有全球意识,注重研究全球性教育问题。一方面,美国高校智库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从事全球性教育问题的政策研究,为美国政府的全球教育治理政策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美国高校智库通过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交流,为全球共同利益服务。

从纵向来看,美国高校智库所关注的全球性教育问题包括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级的全球性教育问题。从横向看,美国高校智库除了关注普通教育外,还关注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美国高校智库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教学方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智库在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关注上,始终以实用主义为导向。实用主义是一种行动哲学,特别强调实践对人类的决定性意义。[13]在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美国高校智库在面对全球性教育问题时,富有高度的务实、创新、效率的精神。正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文化,使得美国高校智库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关注有别于美国大学其它教学科研机构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关注。

(三)合作交流的双向性

美国高校智库凭借其多元的学科基础、优秀的研究队伍和雄厚的财力资源等优势与世界各国的组织机构展开合作交流。美国高校智库在与世界各国的组织机构合作交流中具有双向性,既注重吸收引进优质资源,又积极对外扩张势力。双向性的合作交流使得美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更具优势。

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质资源是美国的民族特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其中目标之一就是要吸收全球优质资源。美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为自身发展,同时为美国社会整体发展吸收全球优质资源。这些优质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源、知识信息资源、关系网络资源等。

吸收优质资源并不是美国高校智库的最终目标。美国高校智库吸收优质资源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扩张势力,拓展影响。为此,美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积极建立全球营销网络以推广教育研究成果,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提高知名度。

(四)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美国高校智库坚持以应用性为导向来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间接性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重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也是美国高校智库之所以能培养大量优秀的全球治理人才、有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原因。

从培养目标来看,美国高校智库主张培养全球教育领导者、管理者以及研究者等人才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或从事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主张为未来的全球教育治理人才提供先进的全球教育知识信息以及相关的训练工具。例如,哈佛大学全球教育创新中心主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领导者提供工具和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支持21世纪青年人的能力发展,特别是那些最脆弱和最弱势群体的青年。[14]从课程资源来看,美国高校智库注重为学生提供权威、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和敏感性。例如,斯坦福大学的教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开设跨学科培训计划,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开设小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基于学科的教育政策量化分析的高级训练。[15]从培养方式来看,美国高校智库常常采用课程学习、实践学习、会议研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培养人才。

四、美国高校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国镜鉴

(一)明确中国立场,发扬智库精神

自“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转变为多极化格局。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教育发展的全球化,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的治理。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应当明确国家立场,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话语权,把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传播到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解决全球性教育问题,促进人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高校智库拥有其他非政府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因此,我国高校智库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我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坚定中国立场,借鉴美国高校智库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智库精神,在教育领域里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在宗旨目标上,我国高校智库应坚定地明确中国态度,以服务祖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吸收引进资源上,正确处理好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对外推广上,注重推广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将中国特色传播到世界,提升我国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权。

(二)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展望全球视野

我国高校智库起步较晚,对于教育领域的关注更多是国内教育问题,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智库逐渐开拓视野,关注国外教育的发展。但对于其他国家的教育研究更多是为了吸取经验,为本国的教育发展提供启示。我国高校智库的教育研究缺乏全球意识,缺乏对全球性教育问题的关注。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各个国家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应积极主动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共生发展。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教育问题,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教育问题。各国应积极主动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为全人类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我国高校智库应积极承担这份职责,展望全球视野,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加强对国际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16]此外,我国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普遍存在“学术化”问题,都将主要研究工作集中于“科学研究”而非“政策服务研究”。[17]因此,我国高校智库应转变研究思路,以政策研究为导向来关注全球性教育问题。

(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教育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日趋活跃,我国高校智库也逐步加快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步伐。目前,我国高校智库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过程中初步与世界各国的组织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成立于2004年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在华东师大的教师教育教席提供专业支持,推动国际间教师教育合作与联网。[18]

我国高校智库在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目标。“引进来”是指我国高校智库在与其他各国的组织机构和国际组织合作交流中注重吸收优质人才资源、知识信息资源以及关系网络资源等。“走出去”是指我国高校智库应注重积极推广教育研究成果,将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广到世界。同时,积极提高我国高校智库的国际活跃度,参与各项国际活动,提升知名度。

(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

学习美国高校智库对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智库培养全球教育治理人才应当重视的经验。我国高校智库起步较晚,大多为教学科研机构转型而成。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大多依循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全球教育治理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智库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目标上,我国高校智库应当培养具有全球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并有能力参与全球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在课程资源上,我国高校智库应注重与其他各国组织机构合作开发优质课程,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全球教育知识与信息,并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培养方式上,除了课程学习外,我国高校智库应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实习机会,以及为学生提供各类讲座会议。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治理的趋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国外理论动态,2012(10):7-10.

[2]武桂馥.美国全球战略调整[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33.

[3]田山俊.美国大学智库:历史经纬与现实观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3-80.

[4][6]郭伟.大学新智库以美国大学教育智库为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4,9.

[5]About[EB/OL].[2018-09-05].gcaseducation.com/about-us/index.html.

[7]how are they selected[EB/OL].[2018-09-05].https://globaled.gse.harvard.edu/how-are-they-selected.

[8]Convene[EB/OL].[2018-09-05].https://globaled.gse.harvard.edu/convene.

[9]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EB/OL].[2018-09-05].https://www.bc.edu/bc-web/schools/lsoe/sites/cihe/teaching-training.html.

[10]Master of Arets(M.A) i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EB/OL].[2018-09-05].https://www.bc.edu/bc-web/schools/lsoe/academics/departments/elhe/international.

[11]PHD in Higher Education[EB/OL].[2018-09-05].https://www.bc.edu/bc-web/schools/lsoe/sites/cihe/teaching-training.html.

[12]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Building Skills,Value and Attitud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B/OL].[2018-09-06].http://s3.amazonaws.com/inee-assets/resources/doc_1_48_Learning_to_Live_Together.pdf.

[13]王莉丽.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131.

[14]Educate[EB/OL].[2018-09-06].https://globaled.gse.harvard.edu/educate.

[15]Training[EB/OL].[2018-09-06].https:/cepa.standford.edu/training.

[16]杜宝贵,隋立民,任立云.我国高校智库协同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4):8-12.

[17]孔祥金,孙长凯,闻德亮.高校智库性质研究机构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6(5):64-68.

[18]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简介[EB/OL].[2018-09-10].http://www.icte.ecnu.edu.cn/show.asp?id=206.

(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高校智库美国
建言献策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教育研究推动政府决策的问题及路径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智库信息服务模式研发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关于加强天津高校智库建设的研究
高校智库建设对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