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呼唤“原生态”

2019-09-18吴咏萍

关键词:原生态习作作文

吴咏萍

“原生态”,作为新生的文化名词,散发着没有任何雕琢的原始气息,给人真实、清新的淳朴感觉,如二月春风般轻盈地滋润着中国大地。其实“原生态”写作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如孔子的“兴,观,群,怨”,韩愈和柳永的古文运动,以及晚清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等,都是“原生态”写作的萌芽状态,但是由于科举制度,“原生态作文”一直处于被限制和打压之中。直到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口号后,“原生态作文”才有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一、写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写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写作与生命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写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日记与随笔,就是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他们才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写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

寫作是什么,写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教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学生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校要举办摄影展了,教师让学生为摄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写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写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们写演讲稿,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就是一种展示。

3.引导学生感悟写作是精神诉求的需要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诉求——精神的诉求。有愿望的时候,需要倾诉; 有发现的时候,需要分享;有建议的时候,需要表述;有苦闷的时候,需要倾吐……这一切,如果用笔记录下来,就是原生态的作文。

二、写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态”的作文,就要取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学生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学生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1.自由聊天,让童心精彩飞扬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课堂上,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老觉得无话可写;而在生活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不乏童心稚趣。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他们说个痛快,满足他们交流、表达的需要,然后把说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既轻轻松松地进行了片段练笔,又为写好作文积累了素材。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象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呈现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拥抱生活 让题材鲜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写作指导的策略——注重平衡多样

平衡性与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在写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衡性与多样性,凸现作文指导过程本身的原生态。

1.注重平衡性

所有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写作教学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写作指导的过程也应该注意平衡。

首先,注重师生关系的平衡。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关系,更不是命令被命令的关系。过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指手画脚,习惯于发号施令。这种“你应该怎么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要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虑着学生的忧虑。

其次,注重“放”与“收”的平衡。过去的写作教学,学生的文章为什么如在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那是因为教师指导时“收”得太多“放”得太少。因此,在写作教学生态化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放与收的适度平衡。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写作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不要在技术上,语言上做过多的指导,尽量做到先放后收。

2.注重多样性

从习作指导的角度来说,要倡导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选择写作话题的时候,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在鼓励学生创新的时候,力求避免单调,注重多样。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

从写作的内在机制来说 ,鼓励学生“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多样性。学生写作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因此,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是各异的,教师没有必要强制他们的习作如出一辙。有的学生喜欢静静观察,独享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感受合作的快乐;有的学生喜欢理性思索;有的学生喜欢感性抒情……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习惯,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

3.从写作指导的流程来说,要注重计划——指导——评价的多样性

写作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切忌模式单调、手段单一。从写作计划制订来说,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从整体上来说,要统筹安排;从局部上来说,要灵活机动;从指导方式来说,因文而异,求新求变,有的课侧重从读学写,有的课侧重情景创设,有的课侧重思维开拓从评价手段来说,可多措并举,如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音乐朗读、评比写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写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原生态”作文应该遵循作文教学的本质、特有的生存面貌和发展规律。其核心标志就是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托,尊重生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把内心的真实思想感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要想实现作文 “原生态”化,作文教学工作就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扼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原生态”。

“原生态”作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原生态”作文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猜你喜欢

原生态习作作文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