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缆线管廊与市政排水管道交叉处理方案探讨

2019-09-18李康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9期
关键词:缆线示意图管廊

李康宁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437)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节约地下空间,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基于此,全国各地建设各种类型综合管廊,主要包含: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其中,缆线综合管廊埋深浅、造价低,无需设置通风、照明、消防等附属设施,日常养护也相对简单。在一些没有条件建设干线或支线管廊的道路下,敷设缆线管廊更为适宜[1-2]。

缆线管廊是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的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缆线管廊与电缆沟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借鉴电缆沟的做法,但缆线管廊属于综合管廊的一种,结构设计年限为100 a。同时,与电力隧道有明显的差异,缆线管廊上部设置可开启盖板,但无需像电力隧道设置巡视、检修通道,亦无需设置通风、照明、监控、排水等系统,埋深比电力隧道浅很多。

1 工程概况

某缆线管廊工程位于广西省北海市,与市政道路工程同步建设,新建道路规模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八车道,红线宽度70 m,道路两侧各有25 m城市绿带,路线全长约5.20 km,在道路东侧绿化带内全线设置缆线管廊。入廊管线为电力电缆、通信线缆。根据电力及通信规划,确定管线规模为24根电力110 kV与36孔通信管线。在缆线管廊尺寸设计时,除了需要满足电力电缆与通信线缆的敷设外,也需要预留一定的自用管线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为电力电缆及通信线缆做适当的预留。根据以上原则,该缆线管廊断面内尺寸为2.5 m(高)×2.4 m(宽),盖板为0.25 m厚,基础垫层厚0.1 m,底板厚0.3 m,其余结构壁厚均为0.3 m。

2 缆线管廊在地下空间的竖向位置[3-4]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的相关要求,综合管廊的排水区间长度不宜大于200 m,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沟,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内积水汇入集水坑,排水明沟坡度不应小于0.2%。按此计算,缆线管廊每200 m最小坡降为0.4 m。当地势较平坦时,综合管廊覆土跟随排水分区最小覆土变化值为0~0.4 m;当地势有一定坡度时,管廊可随道路坡度设计,覆土基本维持不变。本文所研究的缆线管廊位于广西北海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坡度明显,缆线管廊随坡度敷设,布置道路东侧绿化带下,为起到防雨、防渗、防盗、绿化种植等效果,控制覆土在250 mm左右。缆线管廊结构高度占据竖向空间范围为0.25~3.40 m。具体如图1缆线管廊标准断面图所示。

图1 缆线管廊标准断面图(单位:mm)

3 排水管道在地下空间的竖向位置

该工程在道路机动车道下沿线新建雨污水主管,除为相交道路预留DN800~DN1000接入支管外,也为道路两侧地块定距预留DN600雨水预留管及DN300污水预留管。雨污水管道为重力流,为满足相交道路及地块的排水需求,其预留支管覆土基本控制在1.5~3.0 m,以此计算出其占据竖向空间范围为1.5~4.0 m。

4 缆线管廊与排水管道交叉处理方案

经以上分析,排水管网与缆线竖向空间范围重叠,管线交叉时,冲突不可避免,而雨污水重力流管线又无法像压力管(例如给水管、中水管、燃气管等)通过局部改变标高的方法轻易避让缆线管廊,故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几种相应处理方案。

4.1 排水管道倒虹避让缆线管廊

当雨污水管线与缆线管廊在竖向标高发生冲突时,维持缆线管廊原有标高不变,雨污水管线采取倒虹吸方式,下穿通过缆线管廊。但倒虹范围内的雨污水管道需进行水力计算,上下游管道设置标高差,以弥补倒虹管段的水头损失。具体做法详见排水管道避让缆线管廊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排水管道避让缆线管廊示意图(单位:mm)

此处理方案使雨污水管线局部标高下降至缆线管廊下方,致使排水管网的排水顺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排水体系是系统性工程,局部的下倒虹节点会增加排水管网的水头损失,抬高上游水位或增加下游管网的埋设深度,特别是增加排水水头损失导致水力迫降线抬高,当水力迫降线超过地面线时,会造成路面积水以及污水无法顺利外排,因此选用此处理方案应当慎重。

此外,在非雨季时,雨水管道内无水流流动,倒虹管段内始终存积一定量的雨水,使泥沙逐步沉淀淤积;而污水虽不受季节影响而常年流动,但污水内杂质较多,倒虹管标高低于下游污水管道标高,常年为满管流状态,杂质亦无法顺利排出,最终沉积在倒虹管段。因此,倒虹管需增加养护清淤频率,为日常管道的养护管理带来不便。

4.2 缆线管廊局部改为排管避让排水管道

当排水管道埋设深度位置接近缆线管廊下部时,缆线管廊下穿避让排水管道,势必导致缆线管廊埋深过大,在一些现状建设条件受控的情况下,可将缆线管廊局部断开,采取埋管的方式,从排水管道上方穿越,具体做法如图3排管方式避让排水管道示意图所示。

图3 排管方式避让排水管道示意图

此处理方案可以保证雨污水管道的正常敷设,也解决了电力和通信管线的排布问题。但由于破坏了缆线管廊的整体性,不建议多次断开综合管廊,这样便失去了缆线管廊的建设意义,故仅对于局部某个点可考虑此种处理方案。

4.3 异形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

当排水管道埋设深度较浅时,与缆线管廊下部标高冲突时,如多次将缆线管廊局部调整为排管方式穿越雨污水管道,会影响到管廊的整体性。此时可压缩缆线管廊竖向高度,减少支架数量,并在缆线管廊两侧平面进行外扩,增加支架长度,采用横向补偿竖向的方式,满足电力电缆及通信线缆的敷设规模,具体做法如图4和图5异形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示意图所示。

此处理方案在满足雨污水管道及电力和通信管线敷设的基础上,保证了缆线管廊的整体性。但需考虑缆线管廊建设的边界条件(如建设红线、建筑及管线距离、雨污水支管覆土等限制因素),以确保管廊外扩的建设条件。同时,由于电力及通信管廊在管廊内进行弯曲,外扩过渡角度需满足电力及通信线缆的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其中,电力电缆对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较高,根据电力电缆类型不同按10~30倍的电缆外径进行控制。另外,由于缆线在异形节点处的排布位置发生了横向以及竖向的变化,所以该节点处缆线管廊的支架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确保缆线可以顺利通过。

图4 异形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平面示意图

图5 异形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纵断面示意图

4.4 缆线管廊局部下穿避让排水管道

当排水管道埋设深度较浅时,与缆线管廊上部标高冲突时,可考虑适当下压缆线管廊标高,通过一定距离的过渡段(转角及坡度需满足电力及通信线缆的敷设要求),使得缆线管廊下穿雨污水管道进行避让,具体做法如图6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示意图所示。

图6 缆线管廊局部下穿避让排水管道示意图

此处理方案保证了排水管道的水力条件,但需局部增加缆线管廊的埋深,对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对于沿海软土地基,围护费用明显增加,而对于土质较好的地区,可采用放坡大开挖,工程费用增加相对较小。采取此种处理方式时,要求排水设计尽量控制雨、污水支管间距,使得缆线管廊可同时下穿雨污水管,减少穿越节点数量。

5 几种处理方案的选用

本文论述的某缆线管廊工程位于规划绿地内,周边现状均为荒地,地势平坦开阔,且两侧无现状建筑及管线控制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区工程地质良好,具备良好的大开挖条件,挖填方费用相对较低。但当地养护管理相对薄弱、管道清淤周期较长,施工技术水平一般。针对以上条件进行各方案比选:

方案一:采用排水管道倒虹避让缆线管线的方式,虽可解决竖向冲突问题,但当地养护管理相对薄弱,无法做到经常清通,势必造成倒虹管段常年淤积堵塞,排水不畅;

方案二:由于工程沿线雨污水预留支管数量很多,如采取缆线管廊局部改为排管的方式,会极大的影响了管廊的整体性,失去了缆线管廊的建设优势与建设意义;

方案三:根据现场建设条件,可将缆线管廊局部尺寸进行外扩,但该项目地块雨污水预留管覆土较小(最小1.5 m),导致缆线管廊高度严重压缩,为满足管线敷设规模要求,平面外扩尺寸需要很大,外扩过渡段距离很长,支架长度增加过多,对其受力也极为不利。

方案四:缆线管廊局部下穿避让雨污水管道增加了管廊的开挖深度,但由于场地开阔、地质条件良好,挖填方费用相对较低,亦可满足竖向交叉避让要求。

经综合比对,该项目最终选取了缆线管廊局部下穿避让雨污水重力管的处理方案。

6 结 语

市政排水管网(雨水管、污水管)常规以重力流为主,压力流管道占比相对较少,且方便弯曲避让其他管线,排水管道占据地下空间范围一般为1.0~6.0 m。缆线管廊为非重力流,可弯曲避让其他管线,占据地下空间范围为0.3~3.5 m。针对于埋深较深的排水总管(覆土4 m以上),基本与缆线管廊无交叉冲突,但对于埋深相对较浅的排水支管,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交叉冲突问题。

本文针对雨污水管网与缆线管廊交叉情形,提出几种处理方案供类似工程借鉴经验。在现场建设条件、工程地质、排水管网水力要求、当地养护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缆线管廊下穿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避让缆线管廊→异形缆线管廊避让排水管道→排管方式避让排水管道的顺序进行避让方案选择。通过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及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可行、合理且经济的处理方案。

猜你喜欢

缆线示意图管廊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团队介绍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现象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缆线保护套在心电监护仪缆线管理中的应用
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问题的处理措施
小议综合管廊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