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管制度与异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019-09-17贵斌威

山西农经 2019年11期
关键词:监管制度环境保护

贵斌威

摘 要:基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的微观作用机制,通过区分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辨析了污染决定模型和EKC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异质EKC理论,指出收入水平的增加虽然可以给环境改善带来正面效应,但是收入水平本身并不足以完成环境污染倒U型的转换。因此,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

关键词:监管制度;异质EKC理论;环境保护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1-003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极大增强了国家实力,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但在高增长背后也存在一些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按照《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disease burden,GBD)的数据,2010年我国有120万人因户外空气污染而导致过早死亡。正是意识到环境对于社会民生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才一再强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那么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增长,是否必然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或者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环境污染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一般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EKC理论[1-2]认为,随着经济增长,由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污染会不断加剧。但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也会增加,用于环境治理的支出也会增加,从而环境质量在经历恶化期之后会趋于改善。总体而言,环境污染水平相对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倒U型形状,这种形状与库兹涅茨在分析收入不平等时所揭示的形状一致,因此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对于EKC理论成立的普适性以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由于制度框架和监管效率的不同,可能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同质EKC模型,应该使用异质EKC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

1  EKC理论的微观作用机制

为了构建异质EKC模型,需要对传统EKC理论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Panayotou[3]认为在EKC模型中,收入水平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途径。①经济活动规模(规模效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规模扩大,污染排放也将会随之增加。这种作用效应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②经济活动的结构(结构效应)。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呈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演进。一般而言,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因此当经济从农业社会进入重工业社会时,污染会加重;而随着经济结构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污染将会减轻。这种作用效应与收入呈倒U型关系。③社会的监管与环境治理(治理效应)。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会增加,从而环境监管和治理会加强,环境污染将会减轻。这种作用效應与收入呈现负相关关系:即收入越高,治理力度越大,环境污染越轻。

前两个途径主要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展开的,相对更具有客观性。第三个途径涉及社会制度,相对更加不确定。按照第三个途径,随着收入提高,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而污染的边际损害递增,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会增加。直观而言,就是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自然环境的需求就会增加。但这种对于环境质量的社会需求并不必然产生环境质量的社会供给。

由于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不同利益群体在环境污染中承担的成本和收益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本地居民承担着污染的主要后果;而企业在制造污染的同时,享受着主要的经济收益。对于地方政府,如果绩效考核的目标偏向经济增长,那么他们就偏向容忍环境污染;如果绩效考核的目标偏向环境保护,那么他们将会倾向于治理环境污染。因此,虽然从客观层面而言,随着收入增加和环境意识觉醒,民众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会增加,但政府最终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环境治理还要取决于民众需求、企业利益、上级政府部门考核等各种力量的博弈。

从环境治理需求到环境治理供给,其中反映着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环境EKC曲线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同质模型,而是存在多样性。或者说,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污染的减少。政府和民众需要投入非常巨大的努力,设计各种制度和政策工具来监管环境污染,最终改善环境质量。

2  异质EKC理论

传统的EKC模型是在综合上述3种效应的基础上,考察收入水平和污染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在实际研究中,除了收入水平之外,还会考虑更多变量,比如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收入分配、政府规制、人口密度、人口增长、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等。考虑的变量越多,模型的解释能力就越强。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加入这么多变量的模型还是EKC模型吗?答案是不一定。

Stern[4]将影响污染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直接因素和潜在因素。所谓直接因素,即是上面所说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环境治理水平,这3个因素直接影响了环境污染水平。其他因素则是通过影响上述3个因素来对环境污染水平产生影响的,因此称为潜在因素。比如,经济结构对环境污染产生直接影响,但收入水平、人口密度、人口增长、国际贸易、地理环境、政府规制等,可以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在实际研究中,经济规模用经济总产出来表示,经济结构用经济中第二产业的GDP占比来表示,环境治理水平用污染治理的投资、污染设备的数量等变量来表示。对应上面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划分,将实际研究中使用的经济产出、第二产业的GDP占比、污染治理投资、污染设备数量称为直接变量,而其他变量称为间接变量。如果实际层面的直接变量能够完全刻画理论层面的直接因素(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治理效应)的影响,那么加入间接变量(间接因素)是没有必要的,或者从技术层面而言,它们的系数将等于0。

事實上,直接变量并不能完全刻画直接因素的影响,加入间接变量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影响污染的作用机制。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变量的作用系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总体影响,反映的只是无法通过直接变量体现出来的遗漏影响。

以在模型中加入国际贸易变量为例,按照理论分析,作为间接因素的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通过直接因素体现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经济规模;同时可能会转移发达国家的高污染工业,使产业结构偏向第二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社会可能会要求发展中国家遵守一些环境保护条约,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水平。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国际贸易变量增大,将会导致经济产出、第二产业占比、污染治理投资等变量增大,从而通过直接变量体现出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此时变量前面的系数反映的是其无法通过直接变量体现的遗漏效应,而非全部效应。

因此,如果要考察间接变量(如国际贸易)的全部效应,就需要在模型中取消直接变量。这时,间接变量前面的系数基本上能够反映他们的总体作用效应。

大致而言,在模型中总体考虑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的模型,称为污染决定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帮助了解哪些变量会影响污染水平。但是,这个模型主要反映直接变量的影响,对于间接变量而言,只反映他们的遗漏影响。

这个考虑了许多变量的污染决定模型不等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模型)。因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考察的是随着收入水平上升,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而收入水平也是一个间接变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规模会增大;产业结构会从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移;污染治理水平会加强。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环境污染会先加重,然后逐渐改善,呈现倒U型的库兹涅茨形状。

如果模型中存在直接变量,那么模型测度的收入水平前面的系数只是遗漏效应,而非总体效应。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考察的正是收入水平的总体效应。因此,要测度收入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效应,就不能在模型中加入直接变量。

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中,可以加入其他变量,而且非常有必要加入其他变量。但是,这时加入模型的只能是间接变量,而不能是直接变量。

如果在环境库兹涅茨模型中不加入其他变量,那么模型的含义就比较单一:即影响环境倒U型变换的因素只有收入水平。这种模型可以称为同质性EKC模型,其存在着两点比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同质性EKC模型意味所有国家都存在一个统一的倒U型转折点,这显然不现实。不同国家的环境发展情况差异很大,有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比较低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转折,有的国家在人均收入很高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污染。其次,同质性EKC模型意味着环境的倒U型结构会随着收入水平上升而自然发生,从而在一定意义下暗含着一种假设:不需要为环境改善进行额外的努力,只需要把经济水平发展起来就行;只要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环境自然会改善。这种想法在政策导向上是不对的。因为收入水平上升导致的对环境改善的社会需求,并不必然带来环境改善的社会供给,这中间涉及重要的利益博弈,反映着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的差异。只有良好的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才能把民众的环境改善需求转化为环境改善供给,从而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使环境污染不断减弱。

在上述同质性EKC模型中,需要加入反映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的变量,比如监管机构数量、监管机构人员等,从而构造一个异质性EKC模型。这时模型的含义才更加符合现实,并具有正确政策含义。①收入增加可以给环境改善带来正面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发挥还需要依赖国家高质量的监管制度。因此,异质性EKC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收入水平比较高,但是环境污染仍然很严重。②异质性EKC模型也具有很明确的政策含义:即收入水平本身并不足以完成环境污染倒U型的转换,政府和民众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各项社会政策,而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相矛盾。因此,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和问责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公开环境信息,鼓励民众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社会性监督。

3  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奇迹伴随着巨大的环境成本,各种污染问题对民众的健康造成了重大的损害。按照EKC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污染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工业化的发展,在经济增长初期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治理措施的加强,污染问题会得到有效的治理。

但这种变动显然不是自发的,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因此,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和监管效率下,会伴随不同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环境治理措施,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EKC模式。

为了有效解释上述环境EKC现象,通过区分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从理论上辨析了污染决定模型、同质性EKC模型和异质性EKC模型。指出在考察EKC效应时,只有间接变量才可以纳入到模型中。同时,综合考虑收入水平和监管效率的异质性EKC模型,更加符合现实,并具有政策含义。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框架和监管质量。只有全社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每个人为环境保护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一些经济增长减缓的代价,环境污染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ene M., Alan B. Krueg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J]. NBER Working Paper,1991,No.3914.

[2]Selden, Thomas, Song Daq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4,27(2):147-162.

[3]Panayotou, Theodore, Demyst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urning a black box into a policy tool   [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2(4):465-484.

[4]Stern, David I.,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World Development,2004,32   (8):1419-1439.

猜你喜欢

监管制度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制度中的困境及其对策
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监管制度重构
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监管制度重构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中日债券市场监管制度比较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