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之身临其境法

2019-09-17焦喜明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手杖文学类二姐

焦喜明

在高考的考场上,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读者与作者之间时代的差异、考生对文字的兴趣爱好不同,考生在阅读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时,想迅速准确地把握文中人物的心理,实为不易。其实,如果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够采用身临其境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直接化身为主人公,就很容易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克敌制胜。

一、用耳朵听——清音入杳冥

当我们开始阅读一篇文章,就好像走入了一个新的领地,那里有作者安排好的场地、人物,想了解作者到底有何用意,文中人物有什么心理,既要倾听文中人物的对话,还要感知有声之外的无声。

1.听人物的对话。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老舍先生的《有声电影》,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十分精彩。

一大家子去电影院看电影,进了电影院满是长幼尊卑、排场讲究,从二姐等人的所作所为看得出来他们根本不是冲着有声电影本身来的,而是一面“从众”,一面“担忧”。电影结束了,大家几乎都没看见有声电影长什么样,却齐声赞叹着“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这也着实看出二姐等人没看见装看见、不懂装懂的态度,这就可以总结为对新奇事物出现时的“焦虑不安”。

2.感受其中的语言环境。

“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在这个大环境里,二姐的声音十分突出,本来应该成为主角的有声电影被二姐的声音生生压了下去,周围的看客虽然没有具体的语言描写,但是可以想象的是,他们的内心一定有各自的潜台词,这些潜台词源于对二姐等人的厌恶、愤怒又无奈。

二、用眼睛看——万物生光辉

眼睛是感知外物的窗口,一般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都会通过一些典型的环境来创设情境,我们要紧跟作者的脚步,融入这个环境中。

1.观察环境描写中的修饰成分。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莫泊桑的《小步舞》,第三段就运用了十分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们要注意观察自然环境描写中的修饰成分,如本段中的“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其中被人遗忘的已经将现实和过去做了简单的链接,并且“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让读者体会到这座花园既古老又亲切的特点,此时,假如我也走在相似的地方,那么我内心的感受应该怀有一种对逝去生活的怀念、眷恋,而且这里的一切令我感到温暖祥和,舒适宁静。

2.观察人物的穿着打扮、动作神态等突出特点。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位老人的突出特点戴着一顶“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的“怪诞的灰礼帽”“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他独特的装扮让人很容易看出年代感,在现实生活中肯定特别格格不入,特别显眼,而且作者判断那根考究的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些描写加之作者的判断让我们也猜测着这位老人至少应该是个特别恋旧的人;再看他那身华丽的装扮和做工精美的手杖,我们就更加肯定,那曾经消逝的岁月中一定有着某些辉煌的记忆。

三、感知作者的心声——通情达意、悠然心会

作者是文章灵魂的缔造者,文中的万物都由作者的思想主宰,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自然也是作者赋予的。所以,想了解主人公的心理,一定要感知作者的心声。

1.感知老舍先生的心声。

《有声电影》中二姐等人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准备,终于在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但是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想骂街最后没骂,“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作者的语言中带着调侃、讽刺和幽默,感觉地球都应该围着他们转,体会作者的感受就能也能想到二姐等人那种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心理。

在作者看来,二姐等人在电影院这种公共场合全然不顾其他观影人的感受,高声聊天,刻意摆谱,这是这类人的正常做法,“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而二姐高声呼喊买糖的,“让人都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作者的这些评价让我们能充分想象到那声音有多么大,多么喧嚣,在公共场合只顾着自我释放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这就能概括出二姐等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2.感知莫泊桑先生的心声。

《小步舞》开篇就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会让我背上起鸡皮疙瘩。”而且“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这些直抒胸臆并能唤起读者直观感受的的词句诸如“感伤”“背上起鸡皮疙瘩”“像针扎似的”“创伤”,出现在首段的位置,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以读到后文中的“美丽的花园”“幽静的小径”“迷人的小树林”时,尽管他们是那么温暖舒适、令人着迷,但内心深处却隐隐感觉这一切的美好只是短暂的,终有一刻他们会消逝在时光里,他们太过美好了,就像那些逝去的记忆一样,虽然美好却遥不可及。忽然想起普希金先生的一句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逝去。而那些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

而这一切当真就是从作者的回忆出发的,无论去向哪里,沿途遇到多么美好的景致,最终还会回到出发的地方。因为回忆性的文字就像一个圆圈,开始时已经注定这一切都是“感伤”的,所以,后文中出现的两位老人尽管用夸张的赞词赞美着小步舞,互相欣赏着对方,执着而痴迷地跳着小步舞,但最终还是抱头痛哭起来了,这种感伤和作者的情感记忆是一脉相承的。老人怀着对逝去生活的美好回忆,在花园中回味旧时的光阴和舞步,同时,他们也成为了作者的回忆,这一切是浑然一体的。如果,我们能身临其境、化身为作者,带着感伤、针扎似的感觉来体会文章,那么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就应该不会太难。

2018和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选取的两篇文章都属于名家之作,都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一种现象。《有声电影》反映了时代进步过程中人们既惊喜又略显焦虑的情绪,每个人在面对周围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最初都会有些措手不及。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一样,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在学着如何适应。《小步舞》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人们对过往生活的怀恋,老人穿着旧式的服装,拿着旧式的手杖,跳着当年红极一时的舞蹈,这一切更像是旧时的红人在紧紧抓住那些辉煌的过去,抓住那些曾经让他们无比荣耀的经历。这样的老人我们在公园、广场也常常会遇到,他们从过去走来,还未曾适应当前的节奏,时代的巨轮就又大步地朝前迈进了。他们在这个时代不曾找到当年的价值,只能在回忆中重温那些光环与美好。

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反映了人们面对时代进步的普遍心理。不同的是前文中的二姐等人渴望跟进时代,在“虚荣、从众、焦虑”中自导自演了一出“有声电影”;而后文中的老人则紧紧抓住过去不放,“陶醉、迷恋”在旧时代的“小步舞”里。放在我们当前这个时代中,这种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考生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文章,要想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主人公的心理,就要迅速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感知固定情境中的景物、情感、人物、事件等要素。我就是剧中人,我在做剧中事,那么我的情感和心理也就更加接近作者的设计,移步换景、完美取胜。

猜你喜欢

手杖文学类二姐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二姐的善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文学类
老人该如何选择手杖
手杖3
手杖2
手杖1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
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