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比阅读教学的实际运用点滴

2019-09-17姚熙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论题

姚熙忠

【摘 要】类比阅读方法是根据参照模型和阅读对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由参照模型所具有的某一要素来推知阅读对象也具有这一要素,避免单一的线性阅读的一种阅读方式。通过对模本阅读的探究,再回到阅读文本整体,经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感知,得到与阅读模本的内容主题和结构的再认识。类比阅读教学,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能即刻把握大意,理解作者情感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有其实际意义,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类比阅读;模本阅读;论题;文章题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02-01

我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教学,提倡美文“悦读”活动,我们几个班级正在实施类比阅读教学策略方案。这种阅读方法是根据参照模型和阅读对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由参照模型所具有的某一要素来推知阅读对象也具有这一要素,避免单一的线性阅读的一种阅读方式。一段时间下来,收效显著。这次阅读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在阅读过程中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进行交流的能力,基本使学生的阅读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纵向层次的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阅读教学模式探索,也难免顾此失彼,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就本次阅读活动获得的教学体会和教学认知,谈谈类比阅读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运用。

一、整体内容类比,感知重点内容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尽管我们提供模本,由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学生只是根据模本对阅读对象进行一般浏览,也得出一般性结论,甚至与模本阅读无甚差异,收不到预期的阅读效果。那么,如何在预定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呢?

阅读某篇课文时,通过对模本阅读的探究,再回到阅读文本整体,经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感知,得到与阅读模本的内容主题和结构的再认识。模本阅读教学《孔乙己》,通过整体探究理解,再从教学当中重点突出分析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以及时代背景的了解,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整体小说主题的把握,这些重点感知对象,就有了模本阅读提供,之后文本阅读教学《范进中举》,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模本阅读的认知,让学生比较异同之处。教师提问:与模本相比较,两个人物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方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两篇課文在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方面有什么异同?经过讨论,很快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两个人物身份相同。追求相同。两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主题相同:塑造了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的典型形象,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但生活的时代不同。最终的命运不同。两人性格不同: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世故虚伪。孔乙己虽穷困落魄,迂腐可笑,却自视甚高。突出整体教学,经过类比教学,重点内容自然凸显,易于把握。

二、通过题目类比,把握领会主题

文章题目可以表明文章体裁,交代写作背景,点明表现手法,突出主要人物成事件等。有的文章题目仅仅是论题,而非论点。我告诉学生,《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题目是论题,并讲清楚论题与论点的区别,这是模本领会,然后,让学生再找类似题目,按照模板学习认知,找出相似之处,学生马上就能找出:《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等。有的文章题目往往概括全文内容。比如模本教学题目《从百草国到三昧书屋》,学生就能领悟类似的题目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等。有的题目揭示文章主旨,比如小说《变色龙》,点明其象征意义,充满讽刺意味。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直接点明诗歌题旨。议论文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以反问形式,加强肯定语气,鲜明点明作者观点。以此作为模本教学,领悟题目特点,不断启发学生,通过题目类比教学实践,把握题目变现出来的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感悟内在的规律性的性质特点,进而领会作者思想情感。因此,把握题目类比,统领全文内容,无疑是一种领会文章题旨,明确课文重点内容的有效阅读方法。

三、句眼字眼类比,凸显情感特点

句眼,往往蕴含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全文中起点明题、深化主题的作用。具体说来,记叙文、说明文的句眼往往是文中画龙点晴的议论、抒情部分议论文的句眼大多出现在文章首尾。有些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前呼后应,这种作者有意强调的句子,便可看作是句眼。有的句眼交待文章记叙的顺序,如《阿长与山海经》开头一句:“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有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如《背影》开篇一句”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理解了这些特点,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认识、结论和决定的思维方式。以此类推,进行类比把握,有很多这样的句眼具有这样的性质。在类比阅读时,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此外,课文中一些关键字眼,往往最能体现作者意图哈情感倾向。而类比,是将文中相同或相关的”字眼”在提供的模板教学字眼中进行分析,凸显其内蕴。如《藤野先生》中开头的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也无非”的字眼,突出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类比之下,学生就易于理解下文这一句“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的深意了。再如《故乡》中:”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在指导学生阅读这节文字时,进行类比,我又让他们与《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于勒的描写加以比较。“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苦的脸,满脸是愁容,狼钡不堪…”两节都通过“我”的眼,对人物的手和脸进行描写,闫土手“开裂”、脸“皱纹”等字眼,表现他饱受生活的磨难;而于勒手“皱痕”、脸“愁容”等字眼,则显出他的衰老、穷困和潦倒。通过对比,两个人物跃然纸上,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中心句类比,解决文本难点

中心句,就是能概括一段文字大意的一段或一句话。段中其它句子的表达都围绕中心句来组织思路结构。以此特点进行类比教学,让学生找中心句,如《故乡》中第四段中心句:“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引起下文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反衬眼前故乡的破败,揭示旧中国农村破败和农民痛苦的根源。有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才能深入把握:文章的重点主要写间土和杨二嫂的不幸遭遇。为了反村中年间土的不幸,作者先写少年间土活泼可爱,后从正面再写中年间土的不幸。通过这样来抓重点就能理解是何原因使国土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一个说不出苦的“木偶人”;而杨二嫂又何以会从年轻时一个长得极标致的“豆腐西施”变成一个凸额骨、薄嘴唇且刻薄自私女人的难点。作者通过前后比较,经人物肖像、语言、神态描写,凸现闰土与杨二嫂的变化。在比较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思想。以此为模本教学,鼓励学生类比阅读,阅读教学《我的叔叔于勒》,鼓励学生可以在其他文章中找出具有这种性质的句子,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段中心句:“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一段就描写了菲利普一家家庭生活的拮据,为下文突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与势力做铺垫。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的对比,在意外遇到于勒时各自的言行神态的前后对比,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我”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以小见大,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让我们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的金钱关系,和小人物生活的辛酸。经过这样类比,分析描写方法和前文有很多相似之处,理解和掌握起来深刻简便。类比阅读教学,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能即刻把握大意,理解作者情感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有其实际意义,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2004.

[4]冯增俊.比较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论题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论题学的运用方式及实践意义——评里森和菲韦格的论题学理论
最佳辩手请出题(一)
一道东南赛题与2020年高中联赛数论题的渊源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几道组合数论题的分析策略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2016年高中联赛图论题的背景及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