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教学教育性回归及再认识

2019-09-17王征宇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教育性立德树人

摘 要 教育性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必然逻辑要求。失去教育性的教学让教育的本真功能——“育人”渐行渐远。作为教育创新理念“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全方位多维度展开,教学的教育性得以合乎理性的逻辑回归。立德树人是教学教育性永恒的时代主题。基于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教育,其教学教育性的主题意义日显重要和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性如何渗透融入高职院校全课程教学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地予以更深层次的关注、重视和再认识。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高职教学 教育性

作者简介:王征宇,致公党员(致公党贵阳市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市直二支部主委),贵阳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贵州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09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鞭辟入里的话语,为破解长期困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孤岛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主体“单兵作战”的窘境明晰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职责由思政课专职教师“一肩挑”扩展到所有教育工作者人人挑,“大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地归位,教育教学的目的本源——“育人”价值得以合乎理性的逻辑回归。

作为教育理念创新的课程思政,其内涵所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纳入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的各个方面,深入挖掘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要素,促进“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实现一体化教育的建设和实施。显然,课程思政既非新增开几门课,也非新增设几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理念和育人功能植入现有的以及新增的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携程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教育的创新转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以育人为基本价值追求,具有在任务及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及要求上的契合性,但二者也存在其个性化的要求,诸如课程内容、地位、特点和思政在各课程教学展开等方面的个性化特点。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不断展开和深入,作为课程体系的“思政课程”与作为教学体系的“课程思政”如何在核心内涵同一的“育人”目标下,精准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即既要充分认识二者的本质联系,又要明晰二者的差异区别,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各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是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此,本文拟以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教学的教育性回归为契点展开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再认识。

一、课程思政实现教育性价值取向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逻辑回归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专业教育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各个学科和专业,高等学校据此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育计划和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学科和专业的分割来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职业岗位需求成为专业定位的依据,工作过程成为开发课程体系的导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更专注于以专业为基准展开系列设计,更突出“专门化”“技能化”“工具化”的教学价值目标的追求,因此,课程设置突出围绕专业及技能展开设计。若依教学科目类别划分,目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致有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板块。其中,思政课程只属于公共课程板块中的一部分。由此,课程教学的功能“当然”演生出两个维度: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各司其职成为教学开展的自然,即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由担任思政课程的教师完成便“顺理成章”。显然,这样的教学功能维度忽略了或者说掩盖了教学的教育性内在逻辑要求,割裂了教育性在教学体系建设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内在功能效应的逻辑必然性。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指出“教学与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教学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的许多任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 。依此之见,在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各课程的设置因其专业性的目标指向有所差异和特殊性是必然的现实,但并不能由此而掩盖或者忽略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功能。对此,爱因斯坦在其《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曾精妙的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课程是教育思想、理念、目标和内容的基本载体,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是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和形式。教学离开了教育性的价值要求,便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和形式,因而必然失去了教学应有的本真功能——育人。古人韩愈以“传道授业解惑”来释解教师的职责,其中把“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任务之首,意指非常明确:传道是教师职责的第一要务。师之圣贤孔子在论及做人与学知识的伦理时,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路径: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即教育应该是先教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一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书育人的真谛,成人成才的内涵。在教学中是否始终存在着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育性问题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著名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同時,他还直截了当地明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之问向世界隆重推出了系列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其中就未来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作出了如下的描述:“另一种做法似乎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它把道德教育的责任交给了所有教师,因为各学科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可见,教育性是所有课程教学展开的“本分”,而非刻意强加。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局限,凸显了所有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性逻辑必然。以价值引领全程化教育教学,促成受教育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养成必然是课程教学目标的首要之选。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过程,是教学教育性理念在高职教育层面的逻辑回归,亦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建设内涵转化的内在逻辑性必然要求。面对课程思政的转型和要求,高职教育应该怎么展开?是当下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高职育人水平的重要尺度。为此,我们要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引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通過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专业课程内容“思政”功能强化的辩证思考

课程思政,并非要求所有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化。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思政的教育性原则应合理性地渗透融入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之中,成为引领专业课程“育人”的方向标。在专业课程教学展开的各个环节即教材选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环节都能具体彰显“育人”的价值、功能和魅力。

(一)准确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思政”的定位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学生必修的德育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上,思政课程的“思政”教育性价值具有不可取代的“旗舰”地位和领导主体作用。显而易见,“思政”的内涵有着较强的主流意识形态属性,其自身具有鲜明独特的教育特点和教学规律。相较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政”则重在教育性的渗透和拓展,即强化政治意识和思想道德元素在所有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充分体现“思政”的教育功能在课程教学中的“灵魂”和“方向”作用,从而避免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被忽略、割裂甚至冲突的现象和做法,最终实现并完成与思政课程主渠道的同向同行,协同合力的立德树人任务。

(二)强化“思政”功能与尊重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

强化在专业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中展开的“思政”教育功能,目的在于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全程化,但并不因此而弱化专业课程自身建设的规律性要求。“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没有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失去了“思政”教育开展的平台和载体。专业课程建设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强化专业课程内容的“思政”教育性功能,是强化专业课程“育德”功能的教育性理念。教育性理念能否真正落实到位,需要课程展开的各个环节都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思政的“育人”红线,而不是忽视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把专业课上成了一门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如果说“思政课程”强化的是显性思政,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政”功能和价值的“刚”性引领作用。那么,“课程思政”强化的是隐性思政,即通过专业理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拓展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政”功能和价值的“柔”性引领作用。显、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立德树人”工程的坚固“堤坝”。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此其一。其二,高职专业课程内容“思政”功能和价值的强化,意旨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知识优势,深挖细作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善”的元素——道德元素——文化历史的文明、社会时代变革的动力、道德思想的精粹及人类一切文明的元素。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的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的“育人”教育性理念,善于发现“美”的元素即从专业知识体系中探赜索隐立德树人的多重教育性元素,合乎理性地渗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是专业课程教学和建设应充分关注、考量和重视的主课题。“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这也是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三、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课程思政教育性理念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从理念到现实,关键在教师,关键因素在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名论著《圣神家族》中以“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的论断明示了实践所具有直接现实性。教师的教学实践是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直接现实”,除了专业素养外,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直接关乎“立德树人”大思政育人总体目标的实现。为此,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加强提高教师(当然包含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建设一支政治意识强,育德能力高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的要务。

(一)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育人”人人有责的思想理念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育人”的职责上,人人守好“一段渠”、人人都有“责任田”。立德树人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事”,光荣且艰巨,没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是不配有“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为此,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修养,筑牢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政治意识、育人意识,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方显“育人”的真功夫和魅力。“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的育人功夫应下在“融”上

“育人”功能贯穿课程教学展开的各个环节,教师应把育人的功夫下在与专业知识传授的融合上,“课程思政”决不是把“思政”生吞活剥添加到专业课中,也不是在专业知识传授之余讲授一段“思政”。课程思政的本意旨在充分挖掘各专业知识体系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合乎理性地融入课程教学展开的各个环节,即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在价值潜移默化立德树人。为此,教师需深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中的教育性元素,要善于找“触”点、对“频道”、融精髓,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以融入自然、喜闻乐见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方式实施教学。

作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主渠道作用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建设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库,提升思政课固有的教学效果是思政课专业教师应担的责任,因此,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专研学习,提高对马克思主義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素养水平是思政课专业教师的必修课,是思政课专业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教学效果的高质量,对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工作的高提升具有示范性的效应。

(三)课程思政落实到位,需强化教学评价体系中教育性权重标准

制度是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的最佳选择。实践证明,好的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合成素。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思政标准置于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的首位,充分体现思政在各个学科建设及教学展开中的“刚”性地位,是“大思政”切实落实到位的制度保证。为此,需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突出体现道德元素和育人功能的评价权重。对潜心研究学问、专注教书育人、不断创新立德树人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一线的教师应以特殊的奖励和荣誉。对教育理念上抱残守旧,教学上只有专业或只讲专业,轻视、弱化甚至排斥思政教育性的教师,在对其进行的教学评价评估中,应充分体现“一票否决”刚性原则。唯有如此,“大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因有真正的“实践力量的人”而变为现实。

注释: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4页.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第249页,第284页.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7页.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教育性立德树人
浅谈民办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实践应用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