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2019-09-17梁晓菊

新课程·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多媒体教学高中语文

梁晓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教学媒介不断更新升级,电子白板或类似教学器材普及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标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的发展,不但不意味着教学变得容易,反而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修内功,将多媒体之“技”真正融入自己的教学之“道”,才能在课堂教学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语文;教师成长

隨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教学媒介不断更新升级,电子白板或类似教学器材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标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从多角度接收到的信息,有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立体感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更有效率的语文课堂。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滥用技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尤其要看到其对高中语文教学和语文老师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参考多,内化少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广泛的流动和共享。传统教学时代,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源相对较少,迫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自搜集或查阅原始资料。同时,缺少展示工具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对查阅的资料进行筛选和重组,使其以更精练或更简易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这一过程既是传道授业的过程,又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过程。但在技术发展的当下,网络上充斥着无数的教学参考资源,教师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关键词,仅是课件一项就数以千计,更毋论其他。这些数量庞大的“第二手”资源,极大地降低了备课的难度。以课件制作为例,按传统教学时代的思维,课件的制作应是课堂准备的最后一步,其功能是将经过内化后的资源和内容变成技术化的成果,毋论有无课件,对本课教学都已做到胸有成竹;然而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反而“后来居上”,成为第一步,部分教师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一个或者数个课件,然后进行修改拼接,以此作为自己上课的最终版本,更有甚者,网上下载的版本,就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版本。备课从一个思考内化的过程,变成一个处理课件的过程。并且,由于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强大的展示功能,不少教师就直接将相关教学内容输入PPT,只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传统教学课堂中,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眼睛离不开备课本往往要被人诟病,认为其教学功底或能力不足,然而在新技术时代中,照着PPT念却成为常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退步。长此以往,教师不但难以在备课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显著提升,还容易产生对教学的懈怠感和对PPT的依赖感,出现所谓“电子白板坏了就讲不好课”的情况,这对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二、展示多,交流少

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媒介信息进行综合,给课堂带来了更多的趣味,能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但我们始终要认识到,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喧宾夺主地成为课堂的主体。语文课程自身的特性,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方式丰富多彩,但花团锦簇的展示并不能全然取代学生和教师的自主性。以诗歌的朗读教学为例,不少老师选择利用课本自带的光盘或下载的名家朗读音频进行朗读指导,这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方式,但是当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选择用这种方式示范朗读时,我们也要看到这背后让人忧虑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主动的示范,不仅是引导学生的方式,还是展示教师魅力、促成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通过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自我展示,不断完成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构建。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长大的新一代学生,相对于多媒体展示,教师有个性特点的亲身示范反而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教学的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的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还应该有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而这些都不是技术手段可以取代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地被技术手段取代,那么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又该从何谈起呢?

三、使用多,原创少

随着电子教具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已经从早期的新生事物变成现在的一种教学常态。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为教师打造更立体生动的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要警惕的是,便利的技术正在不知不觉地扼杀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习惯了参考或者下载网上的教学资源,最后修改形成的课件,看似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是包含在PPT背后的深层的教学过程其实是别人的思考,看似是自己精心的设计,实则是落入他人的窠臼,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瓶”里,装的却是别人的“旧酒”。如果习惯了每遇一新篇目,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网上下个课件看看”,那最终丧失的是教师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学生学习层面,高中语文课堂上,很多多媒体课件会选择将文本中创设的情境或虚构的人物以图片或者音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固然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并不是整齐划一的,也并不要求整齐划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寻找和发现属于自己的“哈姆莱特”,而不是给定一个样本让学生看见或者记住。

例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中选入的现代诗人戴望舒的名篇《雨巷》中营造了一个美丽哀愁的“丁香姑娘”,这样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想象和意会后言传交流,倘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教师选定的“丁香姑娘”的图片,反而是对学生的误导。然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这样的“给定”而不是“创设”的多媒体信息,在语文教师使用的课件里比比皆是,这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也是相当不利的。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多媒体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