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17王晔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黄体酮孕激素

王晔华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14)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主要是指女性排卵障碍造成机体孕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而出现的月经紊乱现象。青春期女性及绝经过渡期女性为其高发人群,主要临床表现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经量增多、经期紊乱等,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体外补充孕激素是当前临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常用方法,但关于孕激素的最佳使用剂量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激素的使用剂量,将120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00mg·d-1)、中剂量组(200mg·d-1)、高剂量组(300mg·d-1)。所有病例均符合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血清孕酮均<0.51 nmol·L-1,子宫内膜厚度均>5mm。低剂量组年龄22~55岁,平均(35.45±2.63)岁;停经时间2~6个月,平均(3.51±1.03)个月。中剂量组年龄22~53岁,平均(35.36±2.74)岁;停经时间2~5个月,平均(3.48±1.12)个月。高剂量组年龄21~56岁,平均(35.64±2.72)岁;停经时间2~6个月,平均(3.63±1.25)个月。三组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比较,统计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予以黄体酮胶囊(规格:5 mg*20 粒,生产批号:20140523,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低剂量组(100mg·d-1)患者于每日晚睡前口服;中剂量组(200mg·d-1)患者于每日早上起床后和晚睡前分别各服用 100mg;高剂量组(300mg·d-1)患者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00mg;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停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子宫内膜厚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月经复常;(2)有效:停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但月经量仍较少,月经干净3d后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处于正常范围内;(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各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计算,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均有P<0.05;但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分析mm)

表1 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分析mm)

注:*代表与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治疗前 7.64±0.21 7.59±0.23 7.53±0.25治疗后 6.51±0.16* 6.53±0.17* 6.50±0.22*

2.2 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分析[n(%)]

2.3 三组研究对象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高剂量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均有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研究对象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n(%)]

3 讨 论

女性的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受饮食、心理、生活作息、疾病、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激素水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因素[3]。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发病与机体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分泌异常紊乱密切相关[4]。当前临床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治疗以补充孕激素治疗为主,黄体酮胶囊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种孕激素。黄体酮是机体分泌的一种天然雌激素,服用黄体酮后可有效激活机体的雌激素及孕激素活性,有利于促进残旧子宫内膜的剥离及脱落。此外,黄体酮具有反向止血作用,月经周期结束后使用黄体酮胶囊可促进子宫内膜的萎缩,起到停经止血的效果,进而产生双向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从而使月经量在月经周期内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根据临床实践,使用黄体酮治疗10d后其提供的孕激水平已经接近于机体可承受的状态,如果仍继续用药,那么发生药物毒副反应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会进一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中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当前关于孕激素的使用剂量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孕激素的用量与内膜厚度、内膜修复能力、纤维系统状态、出血量、毒副作用等密切相关,因此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影响,探讨黄体酮的最佳使用剂量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均有P<0.05;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值相比,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均有P<0.05。结果提示,在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病例中应用低剂量孕激素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使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但低剂量孕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黄体酮孕激素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