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9-09-16陈盛铎王家瑞梁海莉

重庆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金蝉四氯化碳秋水仙碱

温 萍,陈盛铎,王家瑞,车 巍,郑 兵,梁海莉

(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肝病科,武汉 430061)

肝纤维化是因肝炎病毒、乙醇、毒素等引起免疫炎性损伤诱发的慢性渐变型疾病病理变化,以不可逆细胞外基质堆积引起肝脏组织重塑为主要病理特点[1]。临床数据显示,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常在发病早期不可反转、反复刺激损伤时,最终发展成纤维化病理变化,进而引发肝功能丧失,威胁生命,而及时的干预可有效抑制纤维化的发生发展[2]。然而,目前以抗有丝分裂药物秋水仙碱为主的抗纤维化药物因为其无限制性的细胞毒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限[3]。同时,研究证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以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为主的由多种免疫细胞和肝细胞合成分泌的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纤维化病程,促使炎性反应向纤维化形态转化[3-4]。且免疫调节剂在纤维化临床干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

传统中草药金蝉花(cordyceps cicadae)中提取的金蝉花多糖(cicadas polysaccharides)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在体外同时激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促进其增殖[6]。同时,其可有效减少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抑制肾纤维化[7]。金蝉花多糖安全性高,对正常细胞影响小[8],因而,金蝉花多糖在纤维化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然而,目前对金蝉花多糖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尚不明确[8-9]。因此,本研究拟观察金蝉花多糖对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Tregs的影响,为金蝉花多糖在临床应用于急性肝纤维化提供实验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药物 金蝉花多糖为陕西斯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含量65%,中国药典CP2010,货号snt3688。实验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成200 mg/mL溶液。秋水仙碱为西双版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中国药典CP2010,国药准字H53021369。实验前PBS配制成0.01 mg/mL溶液。

1.1.2动物和分组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90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医学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20150012),依体质量均衡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和金蝉花多糖低剂量(0.5 mg/kg)、中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2.0 mg/kg)组,每组15只。由于四氯化碳模型毒性高,致死性高(虽然本实验中动物死亡较少),其模型个别出现状态较差,可能致使个别四氯化碳模型小鼠在给予干预后无明显的变化,虽然总体统计有显著性差异,但动物实验差异大,因此在保证数据结果符合最初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个别小鼠数据进行剔除,均保留10只小鼠作为最终数据展示。

1.1.3试剂 四氯化碳购自德州润昕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asson染液购自武汉塞维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组织羟脯氨酸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天津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小鼠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α-肌动蛋白(α-SMA)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小鼠单核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鼠CD4-别藻蓝蛋白(APC)和CD25-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流式抗体购自北京BioLegend公司。

1.1.4仪器 正置荧光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日本 Olymics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Thermo Fisher公司);C6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2方法

1.2.1模型建立与给药 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金蝉花多糖组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1.0 mg/kg)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7周。正常组同时给予橄榄油。随后,秋水仙碱组灌胃给予秋水仙碱溶液300 μL,各金蝉花多糖组灌胃均给予金蝉花多糖300 μL,2次/d,共3周。期间小鼠自由饮食。

1.2.2体质量、存活率和肝指数分析 实验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分析给药前后小鼠体质量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去除肝脏,称质量后计算肝指数,公式为:肝指数=肝脏湿质量(mg)/体质量(g)。

1.2.3羟脯氨酸水平检测 称取各组小鼠肝脏100 mg,加入浓盐酸后高压溶解,并用1 mol/L NaOH调节pH=7.0。采用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水平,于560 nm检测吸光度(A)值,以每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表示(μg/g)。

1.2.4组织病理学检测 各组小鼠肝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48 h,常规石蜡包埋并5 μm切片后,进行Masson染色。胶原沉积程度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

1.2.5外周血ALT、AST水平检测 眼球取血800 μL于肝素钠抗凝采血管中,分取100 μL后3 000 r/min离心取血浆,吸取50 μL置于玻璃试管中,按照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浆ALT和AST水平。

1.2.6外周血IFN-γ、IL-4和TGF-β水平检测 取100 μL新鲜分离的血浆,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肝组织匀浆液中IFN-γ、IL-4和TGF-β的水平。

1.2.6肝组织α-SMA、Ⅰ型胶原、TGF-β mRNA水平检测 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100 mg肝组织总RNA,并使用NanoDrop2000对RNA浓度和纯度进行检测。参照逆转录试剂盒(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操作步骤说明将500 ng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TE溶液稀释cDNA至10 ng/μL,按照RT-qPCR说明,取10 ng cDNA作为反应模版,15 μL PCR反应体系,反应程序: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循环35次;72 ℃终延伸5 min。扩增结束后制作融解曲线,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计算α-SMA、Ⅰ型胶原和TGF-β mRNA水平。引物序列:TGF-β,正向5′-AAA ATC AAG TGT GGA GCA AC-3′,反向5′-CCA CGT GGA GTT TGT TAT CT-3′,扩增产物大小 224 bp;α-SMA,正向5′-ATC TGG CAC CAC TCT TTC TA-3′,反向5′-GTA CGT CCA GAG GCA TAG AG-3′,扩增产物大小191 bp;Ⅰ型胶原,正向5′-GCT CCT CTT AGG GGC CAC T-3′,反向5′-CCA CGT CTC ACC ATT GGG G-3′,扩增产物大小103 bp;GAPDH,正向5′-AGG TCG GTG TGA ACG GAT TTG-3′,反向5′-TGT AGA CCA TGT AGT TGA GGT CA-3′,扩增产物大小123 bp。

1.2.7外周血Tregs比例分析 取加入400 μL单核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流式管,倾斜缓慢加入400 μL抗凝血于流式管中,3 000 r/min离心取中间单核淋巴细胞层于新流式管中,PBS洗2次后,以400 μL PBS重悬,每100微升分为4管,分别加入PBS、CD4-APC、CD25-FITC和CD4-APC与CD25-FITC流式抗体各2 μL。室温避光孵育30 min,PBS洗2次后,以100 μL PBS重悬,上机检测。

2 结 果

2.1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体质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在给予四氯化碳7周时,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至10周,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组、金蝉花多糖中剂量、金蝉花多糖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

A:正常组;B:模型组;C:秋水仙碱组;D:金蝉花多糖低剂量组;E:金蝉花多糖中剂量组;F:金蝉花多糖高剂量组

图1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形态和病理特征的影响(×100)

2.2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肝指数和组织重构的影响 模型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通过Masson染色发现,模型组肝组织切片的蓝色胶原沉积(黑色箭头所指)面积,即纤维化比例较正常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蝉花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肝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纤维化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秋水仙碱组相比,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肝指数及纤维化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

表2 各组小鼠肝指数和组织结构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c: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

2.3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ECM的影响 模型组小鼠羟脯氨酸、α-SMA和Ⅰ型胶原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水仙碱组,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羟脯氨酸、α-SMA和Ⅰ型胶原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金蝉花多糖高剂量组羟脯氨酸、α-SMA和Ⅰ型胶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小鼠ECM的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c: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

2.4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外周血纤维化小鼠ALT、AST的影响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ALT和AS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水仙碱组,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ALT和AS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金蝉花多糖高剂量组ALT和AS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组小鼠ALT/AST的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c: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

2.5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IFN-γ、IL-4及Th1/Th2的影响 相比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IFN-γ水平和Th1/Th2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IFN-γ水平和Th1/Th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外周血IFN-γ、IL-4及Th1/Th2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各组小鼠外周血IFN-γ、IL-4及Th1/Th2的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c: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

表6 各组小鼠TGF-β和Tregs的情况

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c: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

A:正常组;B:模型组;C:秋水仙碱组;D:金蝉花多糖低剂量组;E:金蝉花多糖中剂量组;F:金蝉花多糖高剂量组

图2各组小鼠Tregs的流式细胞检测

2.6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TGF-β和Tregs的影响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GF-β水平和Tregs比例、肝脏组织TGF-β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外周血TGF-β水平和Tregs比例、肝脏组织TGF-β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金蝉花多糖中、高剂量组外周血TGF-β水平和Tregs比例、肝脏组织TGF-β mRNA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图2。

3 讨 论

肝纤维化是临床发生比例较高的威胁患者愈合和存活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其多由毒性物质、乙醇、药物及病毒感染引起,病情发展迅速,短期造成肝组织坏死、硬化,引起肝功能丧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目前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秋水仙碱作为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药物被普遍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金蝉花是一种菌体珍贵中药材,其味甘性汗,无毒,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6]。多糖作为金蝉花的主要活性物质,已被证实是金蝉花药理作用的主体,其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调节机体免疫应答[8]。早期研究证实,金蝉花多糖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作用相关,且其对肾脏纤维化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0]。更有研究发现,纤维化与免疫炎性反应平衡密切相关,其中,Th1、Th2反应是介导纤维化病程的重要机制之一[11-12]。同时,金蝉花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否影响Th1、Th2反应平衡及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少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金蝉花多糖3周后,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小鼠体质量减轻,提示其可能具有治疗作用。随即,实验中通过肝指数和组织病理切片Masson染色发现其可减轻肝纤维化引起的细胞外基质堆积、重构及肝指数增加。同时,通过检测羟脯氨酸、α-SMA和Ⅰ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单体[9],金蝉花多糖具有显著抑制其合成的作用。再者,金蝉花多糖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小鼠肝功能,降低AST和ALT。而且,其上调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中降低的Th1细胞因子IFN-γ,下调升高的Th2细胞因子IL-4,引起Th1/Th2平衡向Th1倾斜[13],可能调控精氨酸的代谢,影响鸟氨酸循环,对抗纤维化病程[14]。这可能与金蝉花多糖下调肝纤维化小鼠外周血中升高的Tregs细胞及其细胞因子TGF-β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金蝉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具有治疗保护作用,且该效应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包括下调Tregs细胞比例进而降低促纤维化因子TGF-β水平,同时调控Th1/Th2反应平衡,促进Th1反应及其相关效应分子拮抗肝纤维化。目前,肝纤维化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病因,秋水仙碱等传统的临床药物虽然可改善患者生存率,但其不良反应和非特异性可引起一系列后遗症。本研究选取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发现金蝉花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纤维化作用,且优于秋水仙碱。同时其安全性高,免疫调节功能显著。因此,本研究为其应用于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新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金蝉四氯化碳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我和爸爸一起捉金蝉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肝清宁合剂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大鼠的影响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过墙风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疗效分析
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