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松运动的身份符号化

2019-09-13卢光宇

时代人物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跑者参赛者

□文|卢光宇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社会学系)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运动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其中,跑步作为最方便、最简单、场地要求最低的运动无疑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而马拉松赛借由其参赛人数众多、活动影响巨大、运动内涵丰富、完赛难度较高等特点成为跑步爱好者心目中的“神圣运动”,受到不同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各类人群的关注和追寻。据统计,2019成都国际马拉松赛自启动报名后17分钟,报名人数就超过10000人,最终报名的97000多人将以抽签方式争抢30000个参赛名额。在如此火爆的马拉松参与热潮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马拉松到底是以怎样的原因吸引了怎样的一群人,这一群人的参赛动机是否相同或类似?参加马拉松运动和实现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是否相关?马拉松运动是否已经中产阶层化?

马拉松运动的消费区隔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每一位热爱跑步运动的普通人都可以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获得新的运动体验、锻炼身体并挑战自我。但从爱燃烧和虎扑体育(2015)做的《中国跑者报告》可以看到,马拉松跑者的各项花销是不容小觑的。从运动装备方面来看,有跑步鞋、跑步服、运动手环、运动饮料和能量胶等消费支出,仅跑步服饰一项,2014年马拉松跑者的平均花费都高达到1500元以上;从参赛费用方面来看,有报名费、体检费、异地住宿费和交通费等消费支出。马拉松参赛者的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已经占了70%左右,75%的跑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因此,可以看出,马拉松运动的参赛主体已经逐渐成为这样一群以中青年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经济能力中高层次的社会人士,马拉松运动通过兴趣等因素将这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跑者群体,无论是从微观层面的各种特点鲜明的跑团来看,还是从宏观层面的全体马拉松跑者群来看,马拉松运动都为他们提供了实现群体文化认同的途径。布迪厄提出了惯习和场域的辩证关系理论,在他看来,场域是由附带着一定的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客观关系构成,惯习是一种行动策略选择的性情倾向。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又会不断地在生活中产生新的客观结构,有助于把场域理解并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由马拉松运动行为和消费方式所建构的场域中,马拉松参赛者形成了包括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等在内的相似文化实践(卢天凤 & 王玥, 2018),比如不惜用高昂的价钱购买同类型、高品质的跑步鞋,使用同品牌、高科技的运动手环,加入一个名气高、有组织的大型跑团等。这种行为惯习是马拉松参赛者的群体特征,马拉松参赛者使用这一特征将自己分类,同时也被其他人分类,这种分类实则就表现出了“区隔符号”,在马拉松运动上进行的特定文化消费导致了社会区隔的形成。

马拉松运动的符号化

作为一项文化体育消费商品,马拉松运动的使用价值已经逐渐降低,而其社会象征价值则上升了,马拉松开始作为一个参赛者的阶层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外显的文化标志出现。通过马拉松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品味差异来将各个不同阶层群体区隔开来,形成群体内部具有相似性的排他性文化环境,设置了较高的准入要求和标准。马拉松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符号,正如鲍德里亚(1970)所说,在消费社会里,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个人对消费品的选择已经不再是按照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而是转向了可以通过符号象征价值来体现消费者社会地位的消费品李晓玲 (2008)。刘少杰(2017)认为人们对物品的符号价值的追求,植根于人的社会本性——寻求与众不同甚至高于他人的社会地位,或者说,是地位意识支配着人们去追求或消费符号价值。这种对身份和地位的寻求是建立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即某种特殊的符号文化而非普遍的物质和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导致马拉松运动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捧的对象。

在笔者所加入的一个马拉松跑者微信群中,尽管大部分跑者素不相识,但很多人都会在晨跑后把手机app上的运动记录分享到群里,并互相点赞鼓励,还有的群友会在每次跑完马拉松后都发一些非常精致的运动照片到朋友圈。因为库利的“镜中我”和米德的“自我”意识产生的相关理论都指出了人们是从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意识,自我的形成是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的想象的不断修正、反思和调整,而在当前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情境下,通过社交软件来装点自己的形象,进行“印象管理”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因此,希望获得和保持身份认同的马拉松跑者积极地向外界展示身份符号标签,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来强化自我阶层认同。

同时,这是一个被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广告裹挟的从众消费时代,在这种强烈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压力下,很多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中产阶层跑者或者想要尝试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跑者的参赛动机都发生了变化,参赛者并不是为了追求马拉松运动所蕴含的坚持和拼搏精神,而是想要通过这一途径——马拉松消费的方式和姿态,来巩固和加强自己所处阶层的身份地位与认同,或是从此印上中产阶层的身份标识,获得属于这一阶层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研究的意义和建议

马拉松运动参赛者的不同的参赛动机决定了他们对马拉松赛事的核心关注点、评价标准和渴望得到的收获不同,这将影响马拉松赛组织者的整体策划和赛事定位,影响马拉松赞助商的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方案制定,还将影响与整个马拉松赛事相关的经济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了解马拉松参赛者的不同动机类型和比例,以及这些动机背后所代表的人群属性差异显得尤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如果马拉松运动真的如上文所述形成了中产阶层的符号区隔,参赛者的动机结构已经发生趋同化,更多地表现出中产阶层对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求,那么带来的影响将是沉重并深远的,是个体内在的健康需求的丧失和空洞虚假的符号躯壳的建构,人们不断地用一个个毫无意义的符号来确定自我的存在,终究无法达到真实的幸福。

因此,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我们需要结合社会分层、运动文化学、消费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来更加深入地研究马拉松参赛者的社会阶层与其参赛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在实证层面上,要收集包含中国人的马拉松运动参赛动机的详细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并且纵观现有的关于马拉松跑者参赛动机的研究,都主要是从单一的人口学特征分类角度进行的,这些指标对动机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考虑到分类指标间的相互效应。笔者建议将单一的人口学特征分类指标融合提升为社会分层指标,从社会阶层的层面更概括性地划分出拥有不同参赛动机的马拉松跑者人群,通过实证数据来探究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跑者之间的马拉松参赛动机是否有差异,中产阶层的参赛者的参赛动机是否更多是为了彰显和强化自我身份认同。最后,各地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在设计赛事的亮点特色和宣传口号时,应该更加强调挑战自我、追求健康生活、实现人生目标的体育运动精神,积极倡导并带动马拉松运动的参与回归到纯粹的本质。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跑者参赛者
休闲个体的分类及其收益研究——以马拉松跑者为例
劝退马拉松参赛者
害我受伤的小石头
中国跑者
马拉松,过热了吗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全马元年的幸福感受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
谨防中产阶层由“敏感”转变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