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心相通”:从“浅阅读”到“潜阅读”

2019-09-12彭德正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编者教者文本

彭德正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在带给我们快捷、方便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阅读的浅表化也如影随形。静静地、深入地品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奢望。浅表化阅读似乎已经成为当前的阅读时尚,它“快速、快感、快扔”的消费特性迎合了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些基本特质。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我们的老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浅阅读”的影响。201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周世祥的文章《中小学教学如何摆脱浅表化》。文章中讲道:“似乎什么都讲到了,东碰一下,西撞一下……一堂课,老师向学生提问竟有上百次之多,换算下来,实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平均只有两秒”,试想,这样的课堂怎能达成教学的目标?教师教学的浅表化原因很多,有教学理念层面的,有教学设计层面的,有教学实施层面的,等等,但备课时对文本阅读的浅表化是关键因素。鉴于此,笔者以为,教师深入作者的心、编者的心、教者的心和学生的心阅读文本,是转变浅表化文本阅读的有效途径。

一、潜入作者的心,通过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解读,感受作者文字背后深厚浓郁的感情,触摸作者的心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互为表里,文章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是作者思想的代言人,都体现着作者深厚浓郁的感情。不论是美轮美奂的《九寨沟》,还是奇丽美妙的《黄山奇松》;不论是妙趣横生的《变色龙》,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诺贝尔》,一篇篇美文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灵魂、一颗炽热的心。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要透过字里行间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灵魂的对话;顺着作者的心去思考,去体会,去感悟;跟着作者去喜,去怒,去悲,去愁,去疯狂,去陶醉,去惆怅,去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脉,窥见文心,了然文势,感受文气,也才能对文章主题准确把握,对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了然于心。

二、潜入编者的心,通过对教材的序列安排、练习设计的解读,明确文本在训练序列中的位置,确定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一套教材一般包括选文、助读、知识和训练四大系统。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自己的编排理念和设计特点,这些理念和特点很多就体现在教材的训练序列上。它是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编者语文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编者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如同样是说话时音量的训练,在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说你做》中的要求是“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强调的是当众说话声音要大声,让大家能听见你说的话,目的是帮助儿童克服当众讲话的心理障碍;在《用多大的声音》的练习中,要求是“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重点是要儿童把握讲话的场合,采用适当的音量。可以看出教材的编者在设计学生说话训练时,对音量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的目标是螺旋上升的。教师在阅读文本時,不但要对单篇文本作深入阅读,还要将教材中同一训练点的文本前后联系起来阅读,发现教材编写的意图,准确把握训练的尺度。文本解读时,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不错位、不越位,准确而到位。

三、潜入教者的心,让教者的灵魂在文中放牧,在教材成为学材的过程中带有“我”的印记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说,阅读有两种:一种是出于研究目的的阅读,一种是以审美的态度完成的阅读。要想让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去阅读,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文学经典作品都是有易感性的。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教师在文本阅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放进去,让自己的灵魂在文中放牧。只有自己走进文本,才能发现文本的匠心、神思、妙趣。

1.在动情处驻足

只有触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教师在文本阅读时要留意那些能触动自己的文字,细思默想它触动你的原因。是有相似的生活经历,还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是造句的高妙灵动,还是遣词的准确细腻?总之,触动自己的文字也有可能感动学生,是重要的教学点。这也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教出迥异课堂的原因。因为教师阅读时的感受不同,理解不同,处理也不同。

2.在疑惑处停留

教师在阅读时的疑惑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初次阅读文本时,主题的深奥、思想的深邃、用词的陌生、精心的布局,都可能让我们产生疑惑。这是一种宝贵的阅读体验,也可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所有的疑惑都能被设计进教学中,这要取决于课标的要求和学情的现状。

四、潜入学生的心,努力找到学生阅读时的兴奋点、疑惑处,让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带着学生的心去阅读。寻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激动处,在他们有可能产生疑惑的地方停留,并设计好如何解惑。只有这样的阅读,设计出的课堂教学才是贴近学生需要,引领学生成长的。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张钧篪老师曾说,好的课堂是“四心相通”的课堂,即“了解编者的心,理解作者的心,体现教者的心,锤炼学生的心”。文本阅读亦如此。教师只有做到了“四心相通”,文本的阅读才会从浅表化走向潜入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编者教者文本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