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全国卷开放性试题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培养

2019-09-12邹春美

新课程·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邹春美

摘 要:开放性试题成为全国卷学科能力考查的风向标,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化,年年创新,能力考核目标凸显灵活性和开放性,其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成为必备能力,高中历史老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学科素养,提高备考策略。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从2010年开始,全国卷都有一题开放性试题,材料每年都创新,难度系数也不断增大,试题的特点呈现多样化、情境化、开放化。有人认为这种题型是高考命题中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具有生命力的好题,但是近几年来福建的考生的此题平均分不高,虽然文科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进行训练,但学生遇到这种题型无所适从。这种开放性试题,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套路可以模拟,如何提高学生的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成为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瓶颈问题。

首先,基于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的特点的分析。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卷的问题的设置,从能力素养考查倾向上看,理解能力考查是基础,解释能力考查是重点,突出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

其次,基于真题的答题规律探索。

探索近三年的全国卷的问题的设置,其规律如下:第一,试题材料中明显呈现一个观点,要求考生依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第二,试题材料中史论是隐性的,要求考生理解材料中的观点,表述并论证;或者试题材料并未明确给出观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总结观点并论证。第三,试题材料显性或隐性给出一个或多个史论,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评论)材料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试题中的行为动词是“评述”或“评论”,其含义是“评价”并“论述”。

基于试题特点,答题步骤如下:首先,“读”材料和设问;其次,“抓”材料有效信息和设问的限定词;第三“思”,联系所学知识,形成问题意识,即,论证什么,怎么论证。在答题建构过程中,需定时空意识,构逻辑思维,利用教材知识加强对材料的分析,运用史料实证方法和唯物史观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叙述。

第三,基于教学及备考策略的探讨。

从近三年的试题特点看主要渗透历史解释素养,既考查了考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把握知识間内在联系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仅限制于高考真题的题海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科素养能力。第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素养的养成。课堂“留白”的重要性,不能让学生形成固化甚至僵化的认知,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表达。强化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用史料盘活教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第三,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加强开放性题型训练。

从教师层面要求,历史教师应强化史料研读,储备理论,拓展历史视野。同时还要用历史的视角审视社会热点问题。如何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这需要老师具有一双慧眼,找到社会热点话题和教材内容的结合点,能够命制出较高水平的试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应该成为每位历史老师基本功。只有老师做到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史鉴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爱如.2016年“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J].中学历史教学,2016(11).

[2]李天德.例说高考开放性试题的特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8).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