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9-09-12李明刚

新课程·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情

李明刚

摘 要: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是老师参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并在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很多的教师都不喜欢设计教学目标,或者应付式的进行设计。高中政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不重视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有人甚至认为教学目标设计可有可无。在备课中发现当前政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脱离学生实际,目标过大、不准确等,归结起来主要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设计;具体问题;学情

一、认真分析学情,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早已被提起多年,学生的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也有很大不同,学生的表现不相同,尤其是在新高考形势下,有部分学生到高三已经不用参加高考,教学目标设计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很多时候我们要进行思维换位思考,要多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讲解必修三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河源是客家人较多的地方,大多数学生都是客家人。学生通常有一些看法、意见和感受。他们对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与家长沟通,了解客家文化。感受河源客家文化在历史上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客家山歌,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课堂效果较好。

当然,学生平时生活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较深,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客家传统历史文化不熟悉、不重视,要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让学生明白这样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利,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要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上我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把一个班学生分成4组,进行河源客家文化展示比赛。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地的客家文化,同时发现问题。

二、教学材料的选取要因地制宜,要接地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相关材料进行引入课文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会用到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视频、音频、相声……大部分教师都喜欢选取一些国际、国内的大事,还美其名曰关注时政。但我认为教的目的是“学”,只有学生喜欢、愿意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真正理解。所以材料的选取应根据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2017年新修定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而要让学生愿意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方法。

高中政治四个模块各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认真选取材料:必修一经济生活,一开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经济是与钱有关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必修二政治生活,在材料选取上我更多的是选取与学生相关的材料,从地域上更多地选择广东省或河源市的新闻,比如高考制度的变革、精准扶贫等,这样一来学生愿意主动代入材料去参与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尽可能地选用客家文化特别是河源客家文化作為讲解的主要材料。这样的材料更接地气,更让学生感兴趣。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多引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解,比如讲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刚好新热播的电影《老师好》在河源上映,在教学设计中我就以这部电影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什么具有社会历史性与主体的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选择要注重实用性,避免单一性和简单抄袭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形式都是“复习旧课—视频、图片等材料导入新课—课后习题”,课堂上辩论赛、相声、唱歌等让课堂气氛看起来异常火爆。但总感觉这种教学形式要么可复制性不强,要么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更多的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是老师手中的“玩具”,学生缺乏思考、缺乏激情。但问题是师生的沟通基本上都提前设计好了,那学生还有学的必要吗?还有就是教学设计上那么的丰富,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能做到吗,学生都去想怎样表演节目了,对于课堂内容还能了解多少呢?有一个学校的老师到外校学习后为了体现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课前制作课件,课堂上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己讲解。于是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认真准备,感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好强啊,但我就有点不理解,课前5分钟学生的讲解目的是什么?证明学生的无知还是学生的聪明?学生都能讲解了这节课还有上的必要性吗?同时在一些生源较好的学校我想还是能够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但对一般的学生而言可能就是负担了。

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要为课堂、为学生服务。真正的教学应该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多样性,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M].候玉波,姜佟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
学情诊断:为“以学定教”的课堂指路
例析学情资源在初中历史文化课堂中的开发与运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学情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新文化运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