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哥窑开片的三大美学特征

2019-09-12曾志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特征

曾志女

摘 要:哥窑瓷纹的神奇性、天然性和意蕴的丰富性为人们所称道。文章结合作者对哥窑瓷的研究与感受,阐述了其三大美学特征:表面开裂的自然美,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寓意丰富的意境美。

关键词:哥窑;开片;纹片美;特征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受宫廷皇室、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青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遺产。本文拟谈与之相对应的三大美学特征:表面开裂的自然美,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寓意丰富的意境美。

第一,表面开裂的自然美。哥窑瓷的乳浊釉,因为失透,釉面泛出一层酥光,开裂为大小不一的纹片。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浅黄色,人称“金丝铁线”,也有叫“墨纹梅花片”“文武开片”“叶脉纹”等。这是哥窑瓷表面的主要特征。青瓷单色釉有时未免有点单调,适当的装饰点缀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划刻、堆塑,古人都试过,而哥窑的天然开片极好地装点了瓷器外表。哥窑瓷最为人们称奇的就是这种自然开裂。釉层外表开裂,但瓷胎、瓷骨浑然无损,且韵致盎然。这种自然开片美,开创了陶瓷美学上无需装饰、却酷似书画,有梦幻般的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在哥窑瓷器朴素大雅的自然开片美中,寓动于静,动静搭配,凸显了浑然天成的天然美,开一代瓷器天然装饰美的先河,在瓷器王国里独树一帜。

第二,巧夺天工的形式美。从稀罕度、时代性上来说,古代保存下来的哥窑瓷器无一不是瑰宝。哥窑瓷器表面布满的纹线就是奇迹。哥窑以纹片著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纹线具体巧夺天工的形式美。《格古要论》指出:“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元末明初的收藏家曹昭不仅对哥窑瓷极为欣赏,而且根据其纹片的不同,给其分出上、中、下的等级,还给这些形式极美的纹片取了传神的名字。哥窑开片常分大开片、中开片、小开片、极小开片。小开片瓷器和极小开片瓷器的开片面积大小相对较均匀。民间对极小开片的哥窑器称百圾碎,或“鱼子纹”“金丝铁线”“冰裂纹”“鳝血纹”“蚯蚓纹”“鱼子纹”“蟹爪纹”等。这些生动美妙的名字里包含了瓷器生动的形式美和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这些形式极为简洁单纯的线纹,构成绝美的艺术,使人钟情于斯,寄情于此。它是金木水火土协奏曲和谐演奏出的形式美杰作,既如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

第三,寓意丰富的意境美。观赏哥窑瓷,如读花海。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起点,那么花开的顺序,一朵一朵,一片一片,似乎并不栖身于一个枝干,并不生长在一片丛林之间。它们盛开在一个浩瀚的海洋,就像人们生活在人山人海的大千世界之中,各自芬芳,竞相争艳。每一个瓷片有自己独特的高雅、纯洁和脱俗的形态,又有共同的相互迎合的粘性和瓷性特征。似花海的花枝,各举一束花,各表一种意,但又是各显娇妍,仪态万方。

观赏哥窑瓷,如品历史。哥窑开片百家争鸣,各成其美,构成一部浩瀚诗篇,并载入光辉的史册。那些纵横交错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想起许多失败与成功的故事,历尽风霜的大地上开满了干涸的裂口,那些道路上却始终燃烧着传承不息的文明探索之火、奋斗之火,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哥窑的裂纹中我们看到了从河姆渡到良渚文化,甚至唐、宋、元、明、清的点点滴滴。历史的变迁,祖国山河的春来夏往,人民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陆上绵延生息。哥窑开片,如同时光隧道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哥窑瓷似清流雅士的杰作逸品,有达官显要的风雅潇洒;有东晋“书圣”王羲之那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研诸体而冶于一炉的大家风范;更有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笔会”那些“曲水流觞”的派对情景。瓷纹中那些结体遒美、疏密有致、骨格清秀的书画,笔笔精妙,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其章法自然巧妙,尺幅间蕴含着丰裕的艺术意蕴,无论横斜钩折点捺,处处极尽。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