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及应对对策的几点浅析

2019-09-10潘存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应对对策心理特点

潘存梅

摘  要:幼儿,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而且在今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且发展的非常顺利,我们国家也更加重视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在幼儿的世界中,她们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还有着与成人相异的心理发展特点,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学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对策,让幼儿能够成功度过学前时期,并且能够为以后的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做良好的铺垫。

关键词:学前幼儿 心理特点 应对对策

每一个人都是从幼儿时期慢慢长大的。但是在幼儿时期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应该都是不同的,有的是在正常的学前教育中度过的,还有的可能是在溺爱或者有阴影的童年中度过了自己的学龄时期,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不了解不清楚是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基础发展阶段,我们要科学的培养和教育他们,其中对学前教育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剖析和了解是最基础的,最后还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教学。

一、学前幼儿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1  3—4岁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点

首先,儿童在幼儿园初期这个阶段中,幼儿的心理特点比较明显,都能表现出来。在情绪情感方面,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且不稳定,别人哭他也哭,很容易受影响,但是因为做什么都不专注,所以用小朋友们感兴趣的事物一吸引他就不哭了,而且在他开心高兴时,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是不高兴了,做什么都是无用的。其次小班的幼儿喜欢模仿,在幼儿的世界中,世界是美好的,在他们看动画片时,愿意去模仿动画片里的英雄角色,喜欢去模仿他们说话、再加上动作,而且自己会非常开心,在小朋友们玩玩具时,这个爱模仿的特点也会表现出来,喜欢抢玩具,看着其他小朋友玩的玩具他也想要玩,这也是模仿的特点,最后,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具有直观行动性,他们在做事情之前不会去思考,一般都是直接去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或是结束之后再进行思考。

1.2  4—5岁幼儿中期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进入了中班的学习生活,他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会有一定变化,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小朋友们更喜欢去玩,他们已经适应了这个世界,而且在身体、感官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他们愿意去玩,他们喜欢去参与氛围高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活动课,在活动过程中喜欢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喜欢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思维发展特点方面,幼儿虽然不靠行动进行思维了,但是思维还是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需要依靠具体事物进行想像,例如:在学习认识数字时,需要借助苹果、橘子等具体事物进行思考学习。

1.3  5—6岁幼儿晚期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们进入了大班,心理的发展特点也在变化,但是是在变的更好,更成熟,在幼儿的学习方面,小朋友表现出了好问,爱学的特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教师的很多环节都有疑问,喜欢问为什么,有很多不明白的知识他们马上就要知道的样子,求知欲非常的强。在思维发展方面,孩子们还是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启蒙发展。

在大班的时期,幼儿的个性差不多有了初步的形成,有了自己喜歡的艺术活动,自己的性格已经逐渐养成。

二、学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应对对策

2.1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相应对策

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整理相应措施,帮助幼儿的成长发展进入正轨,在幼儿的情绪方面,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往往情绪的波动会更明显,尤其是父母在送幼儿入园之后将要离开时,幼儿因为对家长有依恋的情感,父母在离开自己是幼儿往往会大哭。教师们在此时应该温柔亲切的对待幼儿,用一些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尽快的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基于幼儿喜欢模仿这个心理特点来说,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幼儿可以良好的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在选取动画片时,应该选健康向上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动画题材,将幼儿在学习模仿时可以学到有利的知识。

2.2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相应对策

中班的幼儿喜欢动、喜欢玩儿,在课堂中也表现出比较好动的这个特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结合他好动、好玩的身心特点,可以组织一些与之相关的课程,在活动中要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设计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课程,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借助实物演示来进行讲课,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吸收了解知识,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2.3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相应对策

幼儿进入大班时,已经能够较好地融入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已经逐渐的成熟。在这个好学好问的年龄阶段,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与之前有所不同,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科学方面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奥妙,让他们从小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而且在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萌芽的初期,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顺利的发展,在原有想像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引导。

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铺垫和希望,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幼儿,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知道并掌握学前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知道其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才能更好的教育幼儿。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很多的习惯和行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和培养,错过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期,那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是非常难以弥补的,甚至不可能改正。所以,在幼儿期进行耐心的教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晓庆.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及应对对策的几点浅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03):119-124.

[2]孟庆梅,王晓君.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及应对对策的几点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4):53-54.

猜你喜欢

应对对策心理特点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2016年全国Ⅰ高考书面表达看应用文写作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及对策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跨文化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