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9-09-10李晓辉

高教学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思想政治

李晓辉

摘 要:福建农林大学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坚持思想引领主业,通过“五个维度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工作格局,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了要从战略上重视合作办学领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突出重点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体系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016-03

Abstract: To challenges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The university promotes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through "Fiv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innovates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constructs the working pattern of all staff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launches the vivid practice of develop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Formula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field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should be strategically emphasized in practice, focusing on ideological work, and building an effici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deological politics; ideology

近年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猛,众多大学生在接受西方优质教学资源与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国际化能力与素养的同时,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外方文化、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和不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保证党对中外合作办学领导的需要,更是培养有世界视野、有祖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一、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一)涉外特征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1]

就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言,学生长期受到合作高校所在国加拿大文化以及教学理念有等熏陶,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带来激烈的冲击,对合作办学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考验。

(二)中外合作办学特殊的学习模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与校内传统的本科生相比,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是双校园的培养模式,国内学习的两年时间,大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对其他事务特别是涉及思想引领的第二课堂活动,总觉得可有可无,参与班级等集体活动热情不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不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又一大难题。

(三)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客观上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弱化的情况[2]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现行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更多地关注的是合作院校资质、合作模式、资源引进、专业设置、招生制度、项目运行、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刚性要求和有效措施,导致有些合作办学片面追求“出国率”和重视英语教学,甚至出现有些教职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有可无,隐性弱化了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以上分析的挑战,有些是合作办学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加以解决,有些挑战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解决的问题。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合作办学项目实际,主动作为,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等方面作出了探索与实践。

(一)强化思想引领,在筑牢合作办学学生思政工作的根基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与感召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 “迎国庆、庆中秋”主题系列微活动,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六个一”系列活动等主题党团日活动,开设的《理想信念通识教育》课程, 充分发挥社科理论专家的作用,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对学生进行党史、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国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育,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和感召学生,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认清我们所处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奋发有为,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二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旗帜鲜明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辅导员的主业和第一责任,发挥第二课堂党团学活动主阵地功能,突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主题党团学活动,开展诚信主题辩论赛,结合英语学习需要成立“彩虹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开展“道德讲堂”,在新生中开展“文明养成”主题教育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第二课堂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祖国情怀,养成公民道德。

(二)多维度发力,在着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上下功夫

一是抓安全稳定夯实基础。把安全稳定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伦理教育作为安全教育基础性工作,提升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文素养;二是抓学风建设助力学业。注重通过学风建设来增强学生学习与能力提升意识,构筑了“1234”的学风建设机制,即以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和过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持续力为基础。严格实施考勤和家校联系制度2项制度,通过外力约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目标引领促学风、正确导向促学风、有效激励促学风3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科任教师、管理干部、学习骨干等4个群体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抓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将跨文化适应内容融入思政课程,持续推进“国际讲坛”等活动,邀请“海归”专家学者、合作校方教师、国内外优秀学友等开设跨文化适应专题讲座或交流会,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多元文化认知;启动“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计划”,帮助学生适应中外文化冲突。每年举办英语文化节等系列特色素质教育项目化活动,促进中外师生交流互动,丰富学生跨文化体验,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四是抓规则意识教育。以学术规则为突破口,将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以发出诚信考试倡议书、开展考风考纪专题教育活动,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等方式开展诚信考试教育。结合我加拿大院校对学生学术诚信的具体要求,围绕加强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学术诚信氛围、完善学术诚信考评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常态模式。五是抓人文关怀。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和激励,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帮促其健康成长、励志成才,注重挖掘困难学生的“逆袭”故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针对新生适应不良问题、英语学习问题、出国选择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国内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适时掌握出国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并予以疏导帮扶。

(三)创新机制,在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工作大格局上下功夫

构建“网格化”工作格局,推动全员育人。在传统建制的基础上,党员领导干部挂点一个年级学生,每位教工党员联系一个班级,全体管理干部担任一个班级班主任等方式为补充,以上方式实行“一岗双责”即不仅要做好联系点的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排忧解难工作,更要重点做好联系年级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研判分析,做好引领,突出教育引导。双校园协同推进,确保全过程育人。坚持出国学生思想不断线,结合部分党员3年级就到加拿大学习的实际,通过新媒介实时互动,建立了网络QQ群党小组、班级群,借助我校与合作院校的视频课平台开展网上党小组生活会、交流会、学习会等活动,发挥党员在境外学生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结合合作院校接受我校教师进修机制,派出思想觉悟高、政治原则性强的老师赴合作院校进修,担任境外学生班主任,协助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服务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工作延伸到国外,确保工作不断线。构建家校互动的畅通渠道,通过定期家长会,微信QQ群,邀请家长莅校等方式,实现家校信息互通,协同做好工作。

三、新时代强化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高等教育以培养掌握现代化科技、掌握世界语言、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世界胸怀的国际化人才为育人目标,这些人才今后能不能为我所用,是检验中外合作办学是否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维度。要从战略上重视该领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突出重点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强有力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提升站位,从战略上重视合作办学领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高等院校要站在抓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为我党的事业留住国际化人才战略高度上认识,要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合作办学领域人才培养的最大政绩,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主业,切实承担起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把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四个服务”功能的基础工作做好。

(二)突出重点,做好合作办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要针对合作办学领域的重要风险,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战略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合作办学领域往往是中外不同文化、意识、价值理念交融、碰撞、冲突的前沿阵地,抓好合作办学领域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是该领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合作办学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以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作为工作关键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主导权,旗帜鲜明反对在合作办学领域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不良倾向,汇聚正能量。

(三)改革创新,构建做好合作办学领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体系

合作办学领域由于其教学模式特殊性,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理念国际化,做好该领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要做好该领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从多个方面努力。一是合作办学的举办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将该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加强合作办学领域的党建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党建科学化确保正确办学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紧紧抓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从“思想引领、生命安全教育、业务素质提升、规则意识培养”等方面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三是大胆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体系。配齐配强该领域党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该领域专任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言传身教和以身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方.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177.

[2]钟凯,李星.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54-55.

[3]习近平: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培养更多優秀人才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4-12-14(001).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思想政治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