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人假精致掩盖下的“分裂人生”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拉风合群同龄人

小家电,非戴森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民众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然而,当下一些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过度追逐所谓“品质生活”掩盖下的预消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28岁的南京青年徐飞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最近分期付款把开了不到1年的国产车“升级”成30多万元的奥迪。拉风的背后,是信用卡上6位数的欠款。

融360消费调查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数据暴露出当下部分年轻人“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现实。一位资深刑警告诉记者,从近期办理的多起“校园贷”案件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许多“校园贷”受害者,特别是女生,往往因为要购买一台iPad,或是要做一个微整形手术,而在“校园贷”中越陷越深。“在她们眼中,iPad是精致生活的象征,是在公众面前炫耀的资本。”

此外,在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意识中,不合群意味着不好相处,等同于异类,一些人因而陷入一种“假装合群”的症状里,并为“伪合群”重金“买单”。从河南到苏州务工的周超26岁,他说,同事中不少是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如果不极力装点自己,很容易被排挤、被冷落。一位网友也表示,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差距过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收入。“接受不了同龄人比自己富的压力,除了‘假精致’,还能怎么办?”

生活中,有仪式感并不是坏事,但为了不切实际的“假精致”,让自己焦头烂额,甚至陷入“隐形贫困”,得不偿失。一位心理学家表示,要有崭新的价值判断,改变物质比素质重要的观点。“物质只是一時的,素质才是常伴一生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同时,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揠苗助长,过早消费能力之外的东西。

猜你喜欢

拉风合群同龄人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莫在“合群”中寻找存在感
不合群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漫画
叫我大名儿
“疯狂头发日”
穿对皮衣做型男
像我这么拉风的男银
拉风买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