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热点透视与展望

2019-09-10吴海龙,王振宏,孙民从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吴海龙,王振宏,孙民从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早期教育备受关注。为进一步理清早期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运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0~2018年的470篇期刊文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绘制早期教育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领域展开:国外早期教育研究及经验借鉴,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的研究,早期教育政府职责的研究,早期教育参与主体的研究,早期教育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早期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4-0002-06

【作者简介】吴海龙(1988-),男,甘肃平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硕士研究生;王振宏(1990-),男,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助教,硕士;孙民从(1964-),男,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问题提出

自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新生儿数量有了较大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为1846万人,是2000年以后新生儿数量最多的一年[1]。“全面二孩”政策效应逐渐显现,这也刺激了早期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早教蓝皮书》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在“全面二孩”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早期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早期教育的热点和前沿,对促进我国早期教育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也是世界早期教育研究的一个趋势。为客观系统地展示我國目前早期教育研究成果,探寻早期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者借助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18年470篇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通过科学的知识图谱客观地揭示21世纪以来我国早期教育的研究热点,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收录来源文献最全、学科范围最广、更新时间最快的中文全文数据库[3]。本研究通过CNKI数据库以“早期教育”为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年(2000~2018年),以核心期刊和CSSCI为限制,共检索到1024篇文献,经过手动剔除广告、会议通知、报道等非学术类的期刊文献后共收集到有效文献470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利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获取样本文献的各项数值和指标,进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描述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及发文趋势、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热点及知识图谱,并挖掘其背后的原因。

具体研究过程为:第一,检索“早期教育”相关文献并进行初步筛选和处理。第二,运用Bicomb软件对目标文献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获取关键词累计出现频次为2059次,提取出现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共显示41个高频关键词,并导出关键词绘制相应表格。第三,运用Bicomb软件词篇分析功能选取词频阈值(5≧,≦275)生成共词矩阵。第四,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22.0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功能,得出高频关键词的Ochiai系数相似矩阵和聚类树状图。第五,将相似矩阵导入Excel中转化为相异矩阵,再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22.0中生成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三、早期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一)发文量及发文趋势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本研究得到早期教育研究的文献发表数量及变化趋势(图1)。由图1可知,2000~2018年共发表文章470篇,总体发文趋势呈现波浪式增长。其中,2004年和2005年迎来第一个高峰期,发文量分别为24篇和22篇,这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2003年我国《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2009年前后迎来第二个高峰期,其中,2009年的发文量达36篇,这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在综合教育门户、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站上掀起了一股早期教育热潮。2011~2014年的发文量分别为40篇、35篇、39篇、44篇,迎来第三个高峰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文件的出台,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等。这说明早期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政府主导密切相关。2015年发文量稍有回落,之后又开始逐步上升,在2017年迎来第四个高峰期,发文量为37篇,但未超高2014年的峰值(其中,2018年的发文量只是部分统计,截至2018年10月)。这说明经过短暂的研究热潮之后,研究本身开始向深度挖掘,标志着早期教育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期。

(二)研究力量分布

通过统计发现,早期教育相关研究的470篇文献共有715位作者,其中高产作者发文量为11篇。根据普莱斯定律,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杰出科学家”所撰写的论文数量约占该领域论文总量的一半时,即可形成核心作者群。其计算公式为:杰出科学家发文量的高频阈值M=0.749,Nmax表示最高产作者发文量,计算可得高频阈值取整为2。715位作者中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者有74位,共发表文献183篇,占总发文量的38.94%,不足文献总数的一半,说明我国早期教育研究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其中,发文量超过4篇的作者有杨宁、郭力平、高敬、王小英、曾晓东、庞丽娟、周兢、刘云艳等,这些作者是我国早期教育领域的核心专家和力量,为我国早期教育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经过手动查阅发现,研究者合作团体较少,这说明我国早期教育研究力量相对薄弱、零散。

(三)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分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初步了解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470篇文章的关键词总词频为2059次,对标准化后的41个关键词进行排序(表1)。由表1可知,排名前10的关键词分别是:早期教育(275)、幼儿(100)、美国(36)、人口(24)、政策(21)、早期干预(18)、智能发育(15)、教育质量(14)、儿童保健(13)、早期阅读(13),前10位高频关键词的频次均在13次及以上。这初步说明我国早期教育研究基本是围绕早期教育干预、早期教育政策、早期教育質量、早期教育阅读、早期儿童保健和智能发育等展开。但要进一步挖掘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还需要对其进行共词分析。

四、早期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的Ochiai系数相异矩阵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用Bicomb软件对41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然后将该矩阵导入SPSS软件,选取Ochiai系数将其转化为一个41×41的共词相似矩阵,导入Excel再转换为相异矩阵(表2)。在相异矩阵中,数值越接近1,说明距离越远,关系越疏远;数值越接近0,说明关键词距离越近,关系越紧密。

从表2可以看出,与早期教育距离由近及远的关键词依次是:幼儿(0.614)、人口(0.759)、教育质量(0.828)、美国(0.832)、智能发育(0.834)、儿童保健(0.893)、早期干预(0.894)、政策(0.899)、早期阅读(1.000)。对表中的系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早期教育、幼儿、人口经常呈现在一起,教育质量、美国、智能发育较多呈现在一起。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这初步说明,关于早期教育的研究经常论及早期教育、幼儿和人口,教育质量、美国和智能发育的关系。

(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使用聚类分析功能生成高频关键词树状图(图2)。其中,纵轴的数字代表与之相应的关键词,横轴的数据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数字越小表明距离越接近。如果两个关键词能够在横轴方向上聚集在一起,说明二者的相关度较高,其关系越密切;反之相关度较低。由图2我们可以将早期教育研究划分为五个主要领域。领域一主要是对国外早期教育研究及经验借鉴,其中主要包括对澳大利亚早期教育课程、师资培养方面经验的借鉴;领域二主要是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的研究;领域三主要是对早期教育政府职责的研究,包括政府投入、早期教育公平、早期教育质量及评估、早期教育需求等;领域四主要是对早期教育参与主体的研究;领域五主要是对早期教育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三)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为进一步探寻高频关键词之间隐藏的内涵,本研究利用SPSS22.0对41个高频关键词构成的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选择Z分数。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图和前面的聚类分析图,绘制出早期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3)。多维尺度分析是利用二维空间中点的距离反映高频关键词之间相似性或相异性,一般来说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二者的相似性越高,聚合度越高,联系越紧密,多维尺度分析也能反映出相关研究领域的内部聚合度。由图3可以看出,早期教育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的五个领域划分与聚类分析划分的五个领域大体一致,更加直观地验证了聚类分析研究领域的可靠性,且进一步反映出早期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发展态势。

1. 领域一的研究主题是国外早期教育研究及经验借鉴

领域一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外早期教育课程、师资培养方面,且领域一的研究主题和领域五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目前澳大利亚早期教育行业比较发达,机构数量庞大、种类多样、增长迅速,2012年早期教育机构已达到19400所,在早期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面我国研究者主要以介绍澳大利亚TAFE课程为主[4]。在早期儿童教育方面,澳大利亚出台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而且成效显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提供经济资助以保障处境不利儿童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支持处境不利儿童优先入学或提前接受学前教育;创新儿童早期教育与照看服务模式;提升早期教育与照看工作者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服务的能力[5]。

2. 领域二的研究主题是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的研究

领域二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和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对策研究方面,且领域二的研究主题与领域五的研究主题也密切相关。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目前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特殊儿童家庭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6];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7];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体系的投资研究[8];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和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研究[9]。

3. 领域三的研究主题是对早期教育政府职责的研究

领域三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投入、早期教育政策、早期教育公平、早期教育质量及评估、早期教育需求等方面,且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关系比较紧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政府投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投入[10];早期教育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教育政策、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以及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方面[11];早期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美国经验的借鉴,如,近年来美国针对早期教育公平采取了建立资源整合与决策咨询机构、制定学习与发展标准、构建从业者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开发项目质量评估与改进系统、建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综合化举措,彰显了多元主体参与、公平与优先发展理念、实证本位教育决策、质量导向资源投入、综合化早期干预的实践特征[12];早期教育质量及评估的研究目前也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早期教育质量及评估的研究,研究发现,美国在重视早期教育质量的同时特别注重质量的评估,评估体系主要由内部和外部评估体系组成,且内部评估的重要性在逐步增加,在评估标准上既重视结构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是否将儿童发展效果作为评估标准时还存在争议[13];早期教育需求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早期教育供不应求,而且市场需求也比较多元[14]。

4. 领域四的研究主题是早期教育参与主体的研究

领域四的研究主要涉及早期教育参与主体,且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比较松散,聚合度较低。早期教育、早教机构、独生子女位于这一研究领域的中心,农村和社区位于这一研究领域的边缘。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我国早期教育的参与主体主要以早教机构为主,国外早期教育参与主体主要以早教机构、社区和早教福利中心为主;相对于早教机构和社区,有关农村早期教育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这与社会环境、社会资源有关[15]。

5. 领域五的研究主题是对早期教育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领域五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涉及的研究内容也比较丰富,主要有早期教育影响因素、早期教育干预、早期学习标准、早期阅读、早期教育障碍、图书馆、发育商、早期儿童保健等。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婴幼儿性别、胎次等对早期教育具有显著影响[16]。早期教育干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干预作用的检验和干预方式的探索。在作用方面,早期干预可促进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预防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智力低下,促进有可能发展为智力低下的高危儿或智力已经低于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预防和改善智力低下[17]。有研究表明,运用个性化的早期教育方式可以促进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发育,并且可以促进智能的发育[18]。早期综合干预对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干预方式方面,目前我国主要以智护训练和综合干预为主,其中智护训练法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提出[19]。早期学习标准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以借鉴国外学习标准为主[20]。早期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亲子阅读及阅读材料的选取和提供方面[21]。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以盈利为目的私营早教机构为主,缺乏普惠性、公益性的早教机构;社区服务模式单一且缺乏;内容上重视智能训练,轻视人格和社会性培养;师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22]。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研究者提倡借助于图书馆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以适宜性、合作性、公平性、整体性为指导原则,实现参与主体与参与模式多元化发展[23]。发育商和早期儿童保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领域,有研究发现,在新生儿的早期保健服务过程中施加早期综合教育,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营养状况,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24]。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以2000~2018年核心期刊和CSSCI上刊登的关于早期教育相关研究的47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发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早期教育发文在数量上比较乐观,且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的发文量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第二,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主要有杨宁、郭力平、高敬、王小英、曾晓东、庞丽娟、周兢、刘云艳等,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

第三,我国早期教育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国外早期教育研究及经验借鉴,主要以借鉴澳大利亚早期师资培训、早期教育课程开发和美国早期教育福利政策为主;

(2)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的研究,主要以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及家庭教育为主;

(3)早期教育政府职责的研究,主要以政府投入、早期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及评估为主;

(4)早期教育参与主体的研究,主要是以早教机构为主,在农村和社区方面研究比较少;

(5)早期教育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以早期教育影响因素、早期干预、早期阅读、早期学习标准和早期学习障碍为主。

通过对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早期教育研究主要围绕五大领域展开,尚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我国早期教育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均,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还需要整合具体的学科理论进行具体的理论建设。

第二,在促使政府加大对早期教育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早期教育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和评价体系。

第三,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缺乏校际之间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尤其应重视不同学科领域和校际间的合作。

第四,在早期教育质量监管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应加大对我国早期教育基本国情的深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儿童福利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

[2] 黄冠,尹海元.儿童福利视角下我国早期教育事业发展初探[J].教育探索,2018(01):134.

[3] 王知津,姚广宽.三大中文数据库引文功能比较:CNKI、Vip和CSSCI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03):65-70.

[4] 霍琳.澳大利亚TAFE幼儿早期教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成人高校学前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8(04):26.

[5] 赵强.澳大利亚政府扶助处境不利儿童接受早期教育与照看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7(04):105-107.

[6] 劉小寒,刘梅红.基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250-251.

[7] 王子鸣,管淑波.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17(01):158-160.

[8] 蔡卓倪,李敏,周成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 2010(12):17-20.

[9] 韩春燕.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教育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06):45-46.

[10] 周奇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与政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会计之友, 2012(20):77-79.

[11] 朱家雄.制定与实施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早期教育政策——国际经合组织早期教育政策专题调查报告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6(12):4-6.

[12] 黄建辉.公平与优质的追求: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8(02):79.

[13] 高敬.国外早期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研究述评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8):46.

[14] 张晶.苏南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需求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 2014(09):9-10.

[15] 梅林晨.我国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践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05):67-71.

[16] 刁峰萍,吴奇,谭燕勤.家庭参与早期教育课堂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与实践,2017(01):105.

[17] Vandenberg KA.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 care for high risk newborns in the NICU:a practice guideline[J].Early Hum Dev,2007,83(07):433-442.

[18] 耿慶妍,岳晓红,徐大宁.个性化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08):1013-1014.

[19] 鲍秀兰.鲍秀兰和你谈雅培智护训练[J].时尚育儿,2013(05):62-62.

[20] 李洁.美国德克萨斯州早期学习标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1] 季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22] 刘焕丽,李赐平,刘有为.儿童化的疏离与回归——由华德福教育谈我国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2):143-145.

[23] 崔蕾.图书馆早期教育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06):62-65.

[24] 刘丹.早期综合教育和保健服务在促进儿童体格与智力发育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10):20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批准号:BBA150017)的阶段成果。

通讯作者:孙民从,smc555888@163.com

(助理编辑 王平平)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