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王山锁大运河 大运河畔英雄多

2019-09-10胡卫国

档案与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徐州阵地日军

胡卫国

在四省交通枢纽江苏徐州附近的邳北,大运河畔、禹王山上,有苏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战遗址,已被列入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徐州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设施)。

禹王山与大运河对面的望母山,夹河耸峙,为大运河之锁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日军侵犯台儿庄受挫后,欲绕开台儿庄,沿大运河南下直取徐州。万分危急之际,蒋介石急调第60军由武汉北上阻击日军。禹王山阻击战是发生在徐州会战后期一场最为惨烈的关键之战,此战是以邳州北部禹王山为中心,以迟滞日军占领徐州、掩护主力部队战略转移为主要任务,以国民革命军第60军为主力,在东起港上、西至燕子埠的60华里战线上,进行的一场历时27天的大型阻击战。

国民革命军第60军是一支来自云南的部队。1937年8月,在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上,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主动请缨,派一个军参加抗战。回滇不到一个月时间,龙云就将云南现有的6个旅及部分直属部队组建成一个军,被授予第60军番号。该军下辖3个师、6个旅、12个团及军部直属机关、直属炮兵团,共约4万人。其士兵均从云南各族青年中征集而來,连排长以上军官大多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有较多的实战经验和较强的作战指挥能力。其武器均系云南省政府历年从法国、德国、捷克、比利时等国购入。该军装备精良,骁勇善战,有“滇军精锐,国之劲旅”之誉。

时值1938年3月下旬,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孤军冒进侵入台儿庄,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经过十余日激战,歼灭日军1万余人,日军残部向峄城、枣庄败退。此令日本国内舆论大哗,日军大本营认为中国军队主力集中在徐州地区,攻占徐州不仅可以把“华中、华北连结起来”,对武汉“施加威压”,也是打击中国军队主力,挫伤中国抗战意志的良好机会,因此决定进攻徐州。4月7日,日军大本营陆军部正式下达了徐州作战命令,调集6个师团和大量伪军,总计近30万兵力,沿津浦线南北对进,对徐州实施战略包围,欲一举歼灭中国第五战区主力部队。4月中旬,重整后的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以及伪军刘桂堂等部,自枣台铁路南犯,沿大运河南进,切断陇海线,直趋徐州。拟突破邳县禹王山防线,在陇海铁路汇合,会攻徐州。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扩大台儿庄大战成果,欲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决战,乃将大批部队调往徐州第五战区。国民革命军第60军此前由云南昭通辗转千里开赴武汉后,旋即奉命由武汉再东进千里,火速奔赴徐州战场,未及安营扎寨,即在邳县禹王山、陈瓦房一线与日军先头部队发生遭遇战。

第60军于4月21日抵达邳北蒲汪、邢家楼一带集结。原计划是3天后的24日接防第20军团汤恩伯部、第51军于学忠部防地。由于汤、于两部提前撤防,日军大队乘虚而入。60军于4月22日猝然遇敌,与日军展开了残酷搏杀。

4月22日上午,60军183师541旅1081团2营刚赶到陈瓦房村头,即与南下日军遭遇。是战始于陈瓦房,次延于邢家楼、五圣堂。第183师先头部队杨宏光旅之潘朔端团尹国华营首先与南下之敌遭遇,敌军先头部队约1个大队的侦察部队首先进入陈瓦房。1081团2营营长尹国华率尖刀连将庄内小股敌军消灭,抢占了陈瓦房。敌军后续部队以七八辆坦克作先导,掩护步兵前进,将陈瓦房团团包围。在援军被敌阻击的情况下,全营官兵与四面冲入之敌白刃格斗,激战一天,营长尹国华及500多官兵阵亡,仅士兵陈明亮一人生还,但为全军备战赢得时机。

在陈瓦房与敌交火的同时,183师陈钟书旅奋勇前进,先敌抢占邢家楼、五圣堂。经过反复争夺,至午后1时,后续部队到达,稳住阵脚,局势逐渐好转。约下午4时,敌军又发动第二次进攻,步炮协同冲击,遭到183师的顽强抵抗,伤亡甚重。战至5时,日军渐呈不支状态。旅长陈钟书上一线指挥所部冲入敌阵,与日军短兵相接。日军阵势大乱,向后溃退。日军骑兵一部绕至陈钟书旅侧后,陈旅长头部中弹,当晚伤重殉国。

于、汤部已露缺口的阵地得以堵住。22日夜,小庄激战失守。汤军团及其右翼陈养浩部由四户镇、小良壁溃退至183师右侧后的西黄石山一带。23日,杨宏光旅严家训团在凤凰桥、五窑路与敌展开战斗,激战终日,营长丁图远率队冲杀,中弹牺牲。午后凤凰桥亦失守。日军趁汤军团退却之机,向郭建臣旅所在的蒲汪、辛庄、戴庄、后堡地区袭击。23日拂晓,蒲汪的杨炳麟团、辛庄的龙云阶团与日军先后展开激战,日军步坦联合猛攻,被击退。龙云阶团的营长辛朝显在反复冲杀中阵亡。杨炳麟团蒲汪阵地的1个重机枪阵地,战至傍晚,只剩1名机枪手杨正发,负伤不下火线。杨团长亦受伤。迫击炮排长靳家祥以火力掩护吕建国排的步兵接近敌军阵地,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坦克数辆,毙敌十余人。后遭敌军大队围攻,吕建国、靳家祥两排长和士兵20余人壮烈殉国。

23日晚,战局进入相持阶段,持续十天。敌我各投入3万余兵力,在李庄、蒲汪等一线阵地进入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是夜,60军军长卢汉下令183师、182师在东庄、杨庄等之后构筑第二道防线,并令184师于24日晨以一部向五圣堂以北方向出击。余部采纳师长张冲的建议,趁夜转移,于27日晨进入禹王山阵地,构筑工事阻敌。此时敌我均死伤惨重,据4月26日卢汉给龙云电报称:“此间地形平坦,仅以村落为据点,敌人炮火甚烈,故牺牲最大,多数均在原阵地人枪埋没不能取出,只轻伤者能运后方,自养(廿二)迄本晚止,除张师每团伤亡数百尚存四分之三外,高师仅存千余,安师仅存六七百,官长约伤亡三分之二。刻仍奉命固守台庄正面”。

禹王山地处苏鲁交界,西控运河,北临台儿庄,是这一地区唯一可以凭险固守的战略要地。一旦禹王山失守,60军各个阵地就完全暴露在敌军炮火之下,徐州也将面临严重威胁。60军娴于山地作战,一到邳北地区,张冲便敏锐发现禹王山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宜发挥己长与日军决战。禹王山地质系碎岩石结构,挖掘战壕难度较大,张冲遂向第五战区长官部要来2万条麻袋,构筑胸墙。将师指挥部设于西南山坡,严格规定师、旅、团、营、连各指挥部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00米,表达了全师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按照战前部署,544旅1087团守卫禹王山前沿阵地,543旅1085团守卫西北侧翼,1086团守卫东北端突出部位,互为犄角,相互策应。张冲仿照彝族战斗传统,明令全师:在战斗中,身前中弹受伤,给予表彰奖励;身后中弹受伤,就要接受处罚。

邳北地区地形平坦,60军仅能以村落为据点阻击敌人,日军拥有飞机、坦克等武器,火炮犹猛,60军伤亡惨重。4月27日,当张冲率部抵达禹王山下时,禹王山顶已被日军野佑大队抢先占领。就在张冲率部准备发起进攻时,日军向阵前连发数十枚烟幕弹,顷刻间浓烟滚滚,迷雾蔽天,挡住了60军官兵的视线。日军正准备利用有利地形,歼灭60军进攻部队,恰在此时,一股强劲的南风把浓浓的烟雾刮向山顶的敌军。张冲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命令司号员吹响冲锋号,晕头转向的日军被杀得人仰马翻,禹王山遂被收复。张冲决定以禹王山为核心,并向前及左右扩张延伸,部署纵深阵地。此后,整场阻击战进入以禹王山为主阵地的山顶争夺战。日军志在必夺,滇军志在必守,双方展开100多场惨烈激战。战前,禹王山海拔126米,经炮火耕犁,海拔降至124.6米。

作为禹王山中心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师长张冲始终坚守前沿阵地,与部属共迎弹雨,生死相依。各级指挥官也纷纷效仿,以上率下,冲锋在前。张冲外甥、1085团3营营长何起龙主动请缨,要求坚守禹王山主峰阵地。4月28日起,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向我主峰阵地轮番进攻,多次突入3营阵地,何营长身先士卒,率部与日军展开肉搏,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强攻。在激烈的战斗中,何起龙不幸壮烈牺牲,后被追晋为上校团长。另外,张冲侄子、特务连班长张镇东及随身警卫员均将一腔热血洒在禹王山上。

4月30日晨,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向禹王山发起全面进攻,第一道防线数处被突破,山顶也被敌人占领。543旅1086团3营3连连长李佐受命组织敢死队,并亲率第三排发起冲锋,冲过山顶的两个班战士全部牺牲;接着又把第二排投入战斗,亦大部分牺牲,终于夺回山头阵地。士兵们在山顶棱线稍后一至两米处先构筑单人射击掩体,然后连点成线,纵深掘进,构成鱼鳞状坑道。日军集中10余门重炮,向禹王山顶及左斜面实施破坏性轰炸,将三连射击掩体悉数摧毁。该连士兵来不及修复工事,遂以弹坑为掩体,以猛烈的火力打退敌兵多次进攻。阵地后方的数十亩麦田里,埋满了阵亡将士的遗体,新阵亡者已无地可埋。在坚守禹王山顶战斗中,李佐连多次进行兵员补充,伤亡愈300人。

5月3日起,敵军改变战术,白天以飞机轰炸,夜间发动强袭。师长张冲来到山顶,用望远镜四处察看,隐约看到日军汽车正在山北大、小杨庄一带来回穿梭。经仔细观察发现,汽车来时速度慢,去时速度快,遂判断日军正在运送兵员、枪械、弹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即将发生。张冲立即找来543旅旅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炮兵专家万保邦和一名以射术出名的炮兵连长,商讨炮击战术。他要求不准试射,趁翌日早晨日军正在生火做饭的时候,发动炮击。第二天早上,炮兵连长在阵地上用望远镜反复测量距离和方位角,将大、小杨村纳入射击范围。待炊烟升起,张冲立即下达发射命令,群炮齐发,日军伤亡惨重。此次炮击是“抗战以来,日军首次遭到中国军队如此强烈的炮火袭击”。

在近一个月的禹王山阻击战中,60军以血肉之躯与敌机械化部队艰苦奋战,在禹王山上构筑了一道抵御日军的铜墙铁壁,予敌以重大杀伤,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第60军官兵阵亡13869人、失踪430人、负伤4545人。陈诚1938年5月2日致蒋介石密电称,“据第六十军卢军长汉艳亥电称:窃职军全线抗敌主力,虽毙敌约五千以上,而职部亦损失奇重。现仍固守禹王山至东庄一线,与敌激战中。”[3]

禹王山阻击战彻底打破了日军“切断陇海铁路,直取徐州”的作战计划,日军不得不改变战略,转而从鲁西南微山湖一线南下,以及由苏北连云港登陆,从东西两个方向进行大迂回,包抄进攻徐州。禹王山战斗期间,日军战报称:“敌人的战法比以前更为灵活,甚至不像是中国军队,作战中他们表现了决绝的意志。”日本报纸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在禹王山接连受挫后,日军于1938年5月10日晚在大连广播中散布谣言,竟说在徐州会战邳北战场上,发现有苏联军官参加指挥作战。此战沉重打击了骄狂嚣张的日军,牵制了日军精锐部队,掩护我军数十万主力部队实施抗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为部署抗战初期最后一场关键大会战“武汉保卫战”赢得了近一个月的备战时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后三次致电60军军长卢汉表示“嘉慰”,并将60军坚守禹王山的战例编入军事教材。时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朱德亦致电龙云表达敬意。

参考文献

[1]张朝鸿:《六十军血战禹王山》,《钟山风雨》2016年第1期。

[2]张朝鸿:《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的经过和重要意义》,《淮海文汇》2016年第3期。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军事(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猜你喜欢

徐州阵地日军
无限追踪(二)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按图索骥
高申作品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