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19-09-10黄蓉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

黄蓉

摘要:目的 评价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的综合办法进行。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恢复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恢复和风险规避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引言

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均患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或者心绞痛、早搏以及猝死等病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诸多。故临床上心血管内科医师给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均注重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全方位护理,改善其病情预后效果。但临床护理中多种护理不良事件已是屡见不鲜,故本次研究旨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心血管内科高危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68±2.3)岁,患者平分成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派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意外时及时进项护理,并请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和治疗。

1.2.2研究组: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结合护理风险管理的综合手段进行。(1)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建。管理小组中应包括高级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全面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并依据所获结果制定最佳风险预案,以避免多种不良事件的出现,如果发生了相关风险事件,则即刻启动紧急预案,以保证患者第一时间得到针对性处理。(2)护理干预。1.严格统一操作规范,注重护理过程的各个细节: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的提升,我们主要建议通过对护理过程的各个操作进行规范和细节化,真正要求做到细致入微,从考虑病房地面环境的适宜性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以及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敏感度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上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和严格的操作考核,严格遵守护理原则。2.强化用药指导:需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严格核查,用药时先询问患者对相关药品知识的认知度,并依据其实际情况讲解药物治疗机理及其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况,告知患者临床采用的药物对其病情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各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法。3.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配合度:在前面已经提到患者的护理一重庆和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帮助缓解,及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告知和劝说其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对于有必要的家属,还可以,对其进行护理知识以及基本的疾病治疗方法的解说,以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配合度。4.强化仪器维护:院方应依据实际情况派专人保养及维护各种医疗设备,并依据院中所用仪器对其展开全面培训,使其更娴熟、全面的掌握多种设备操作及其维修、维护等,防止仪器误操作而导致患者出现护理风险。5.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发生的防范意识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从护理人员本身出发,提高及专业技能性和护理能力,并对一定的专业性和细致性进行强调,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风险事件处理能力,这对于血管外科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要处理好病人的情绪与医院治疗之间的矛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敏感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风险事件存在的因素和及时对风险事件做出反应。

1.3疗效判断标准:对两组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护

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经验以及风险意识等进行考核。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均复杂多变、病势重、进展快,通常患者发病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关键,故该科室病房中均配备多种先进、高精医疗设备,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第一时间对症处理,同时该科室中患者年龄平均水平高,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很大。心血管类疾病在进行治疗的或过程当中,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质,使得治疗的过程十分复杂。而其所需要进行治疗的医疗费用也并不是一笔相对较为小额的数值。由于一些经济条件相对不是特别宽裕的家庭,在医疗费用上存在困难,也经常会与医院方产生一系列的医疗费用问题,导致一系列的医学纠纷。这些医学纠纷很大程度上会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康复过程。患者自身引发的风险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由于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得患者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容易对疾病产生担忧、恐惧的负面心理,过度夸大疾病,过度悲伤,过度陷于抑郁和悲观的情绪之中,从而变得格外敏感,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第二个方面就是患者容易受到病友的影响,病友的疾病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打击,进而担心自己的病情,从而陷入恐惧恐慌的情绪之中,为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疾病治疗受到干扰;第三个方面就是患者缺乏医护人员以及家人的关心,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使患者容易陷入一种情绪崩溃状态,存在不满情緒,从而影响患者的心情和治疗康复过程。

护理风险管理对于血管外科护理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高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控制,还能够在减小风险的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同时获得一定的护理经验。所以此项研究也表明对于患者来说,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各项综合素质的提升很重要,家属的护理配合度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唯有处理好医患和护患矛盾,真正的从质量上提升医院治疗和护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康复和人类健康做好保障。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组不良事故的方式概率明显比对照组要少,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要好的多,多方面的数据显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满意程度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护理风险管理中减少了重症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恢复和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日常护理工作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不仅是对整个重症护理工作的改善,更是对心血管重症患者的一个极有利的帮助,使我们可以对重症患者进项危险预测,消除隐患,提高整护理水平。在实际中可以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幸.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5):155.

[2]韩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01):148-149.

[3]蔡丽梅.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194-195.

[4]韩艳玲.简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107-108.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