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意识”分析

2019-09-10屈英丽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北师大版意识教师

屈英丽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级阶段,而语文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首要前提,由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北師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桥之思》为例,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几种“意识”,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一些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是较为落后的。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就是认识生字词,并且对书本上相关文章的大意有一个较为大致的了解即可。在新时期下,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培养。小学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是关于生字词的教学,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针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没有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传达给学生,这也就使得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二)学生对语文课堂不感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兴趣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相关内容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是使用较为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上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整个课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唾沫横飞,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收获太多的知识。教师也没有重视不同学生之间在接受新知识时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限制,或者学校的教学硬件达不到水平等。新时期下,要能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在新时期下响应新课改的相关教学理念。

二、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桥之思》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几种“意识”分析

在新课标背景下,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教师的几种“意识”,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笔者以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桥之思》为例,客观探讨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几种“意识”。

(一)教学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需要在上课前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和教师的“教学意识”紧密相连,就是如何有效展开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但教学意识只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每位教师的认知结构。操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加上教师的思维各不相同,对教学意识的认识呈现出

不同的特点,导致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会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对应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各不相同。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每个小节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提出该问题后,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每个小节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问学生是否可以调换文章小节,学生会说不可以,并加以解释。在教学意识作用下,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通过展示不同教学环节,准确找出问题所在,予以解决。从教学意识角度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要面面俱到,要多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否则将会出现太浓的教学色彩。

(二)学生意识

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意识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师过于重视“教”,没有凸显“学”的重要性,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开展教学。针对此,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灵活运用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多关心班级学生,及时回答。反馈学生的发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质疑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进一步延伸课文内容。这是一篇写“桥”的课文,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比如如果让学生以桥为例,展开写作,那么你们想要写点什么?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也可以结合班级中某位学生的回答,以“友谊”为基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友谊”这座无形之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课文内容,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有效开展教学。

(三)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这里给出课程意识的概念,并不着意探讨理论概念,而是想澄清一个问题,即对于课程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毫无疑问,做一位有创新见解的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但是,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寻找资源方面,也不仅仅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审视与批评方面,它还体现在对课堂中间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意识和把握方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和素养,有效地展开小学教育工作。需要充分意识到教师几种“意识”的重要性,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进一步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意志,达到教学的目的,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晓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9):360.

猜你喜欢

北师大版意识教师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对比教材“不同”所想到的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和教学理念探究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比例”内容的比较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三种“意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