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9-09-10

陕西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玫瑰园幸存者作家

小说是专注于人之深层心理的表达。

教育问题,从来不源自教育本身,而是爱的长久缺位。本刊特稿焦红琳的短篇小说《钻石时代》,作家笔触潜入90后女孩不为人知的心灵深处,以她们与上一代人各自不同的“找寻”,柔化润化了90后坚质直行的青春期叛逆心理,钻石的硬度也映照了普通人安全感之脆弱、匮乏。

玫瑰夫人虚构了自己爱情,把自己一生活在虚拟里,是谓爱情本身。与现实相对照,爱情又何尝不是人们的虚妄呢?离响的《玫瑰园》,心中常驻着一片玫瑰园,永葆对爱情的想象,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宁可的《扫帚树》关乎人类精神惯性的重新发现与凝视,从容叙事中流淌着象征人世隐秘的意义。文本在幽暗基底上,赋予被淹没的心灵圣化的亮色,亦直刺民族文化的幽闭心理。李大唐的《梦遗》以绮丽的想象构筑了“本欲即美”的美好觉醒图式,对于青春的主题,说出了不同的话语。把性的美好、和谐与社会的残酷性隔空比照,亦是中年人的致青春。

大地震的幸存者很难走出疮夷满目的废墟,被覆盖的不仅仅是生命与物质,还有真相。幸存者的种种沉重纠结与私念,吞噬了多少美好的前路。韩学龙的中篇《唐山孤儿》,即便是30多年后,依然有恍然隔世般生命孤独的惊惧。翟胜成的中篇《大辫子》,在时光的流逝中凝结为不老的情歌。民间文化元素富含其中,这一跨越世纪的追溯,告知今天人们爱情原本的模样。

宋亚平的《白虎堂》,是对于林冲故事的现代版演绎,鲁达是时空变幻中道义与良知不变的形象,社会批判至深无声。社会就是悖论性的存在,林冲所得到的所有成功源自他所痛恨的。人生总是得失同行,彭小华的《斗犬》中,犬霸“无敌”斗狠斗勇,为狄爷挣得无尚荣耀。然而最后一战,却陷入危难。狄爷失去的是巨额财产,得到却是亲情与生命本真的觉悟。

作家卢苇的散文,语言老道,底蕴深厚,在地域历史文化开掘上,我们看到了那条大河滚滚而来。青年作家董刚的散文,被生活某一点所触发,抒发生命体验,其才情不俗。

今年五月,本刊和陕西能源化工作协合作,开启了与省内最大国企协作办刊的新模式,五十多万人的实业大军,是人才荟萃之地,也为作家和学者下企业,去矿山,接地气,拓宽视野,搭建了平臺。陕西能源化工作协中坚力量的各类文学作品,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出,期待他们的清新、活力和新的精彩。

猜你喜欢

玫瑰园幸存者作家
作家谈写作
《无眠》(外一首)
如何同不喜欢的邻居相处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纪念
我和我的“作家梦”
玫瑰园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玫瑰园诗社简介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