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后进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9-09-10周晓燕李晓南

关键词:优秀学生木桶闪光点

周晓燕 李晓南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决定木桶容量的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后进生就像那块最短的木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后进生的转化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关爱后进生是转化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之门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爱是信心,爱是力量。”只有热爱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才能和后进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才能够赢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信赖,使他们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以诚相待,以爱感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转化的希望就会变大。关爱后进生,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因此,我们要用火一般的情感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帮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促使其转化。

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转化的动力

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学习上的“闪光点”,在教学中他们每正确地回答一个问题,正确地解答一道习题,考试中取得良好或及格,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后进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失败而丧失自信,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动机激发途径。一方面我们要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另一方面让后进生有成功感,为后进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期望情境,为“后进生”铺设成功道路。如上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后进生”在低层次的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逐步追求高层次的成功。

三、因材施教,持之以恒是转化的保证

在制定后进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首先我们要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盲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后进生“雪中送炭”,在教学中坚持多层次设问,多层次讲解,多层次练习,多层次考试,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特别对于后进生,要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进步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反复”说明转变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后进生内心世界常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自信与自卑努力与懈怠、开朗与忧伤、大胆与怯懦、自主与依赖交替发生。因此,我们应持之以恒,要有足够的耐心,按照“反复——巩固——再反复——再巩固”的规律,深人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掌握最佳时机是转化的重要因素

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时机往往出现在他们获得信任感的时候。这时,师生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后进生自尊心得到满足,因此他们就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后进生有了进步的时候,自信心代替了自卑感,对前途充满了希望,他们就会越来越努力。后进生的“闪光点”被发现并受到表扬的时候,也会为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感到自豪。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因势利导,用后进生的上进心激励他们去和“意志薄弱”作斗争,让自己最终脱离差的行列。

五、优秀学生参与是转化的有益补充

优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优秀学生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間进行思想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交流更加融洽与和谐,而且同学之间用他们的方式交流讲解有时比老师的说教会更有效果。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也是取得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复杂、长期细致的工作,理与情要共进交融,转化后进生永远是一个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师价值所面临的两难课题。作为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各方面多花点功夫,增加一些耐心,多探索,多尝试,勤思考,善总结,后进生也会变成优秀生,带给我们一.片娇妍。正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木桶闪光点
我来讲故事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木桶兄弟
木桶和篮子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优秀学生榜样作用对于“问题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考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