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与思考

2019-09-10霍国庆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目的/意义]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是作者在山西大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总结,是一种可复制和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方法/过程]本文是根据作者的理论设计,具体在山西大同落地实践和不断完善,然后归纳形成的。[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同模式”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6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大同模式  关键影响因素  全科盟

分类号:F276.3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4.11

知识经济也好,创新驱动也好,到底怎么落实?实际上说到创新驱动,以前是把资源要素变成产业,现在是把技术变成产业。

1  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

技术怎么变成产业呢?首先,确定主导产业。从产业研究开始,接着制定产业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后,确定影响主导产业的主导技术。第二,整合科技资源。围绕主导技术整合技术资源和专家资源,包括建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引进中试平台、引进科技成果、引进研发团队。第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成引进技术与企业的对接,包括促进当地现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孵化创业企业以及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第四,主导产业发展。把转型企业、孵化企业和引进企业组织起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2  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同模式

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简称:全科盟)2017年12月进入山西大同,聚焦新能源产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同模式,可以概括为“一院”“一会”和“一区”。

2.1 “一院”: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

全科盟在山西大同与当地政府合作发展新能源产业,把中国科学院的10个研究所引进到了大同,与山西两所大学共建了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一个平台型的研究院,用于推动大同新能源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2.2 “一会”:大同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

地方领导拍脑袋决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根据这种情况,全科盟到大同伊始,就协助大同市政府成立了大同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相当于智库。刚开始每个共建单位出一名专家组成,后来咨询委员不断增加,现在一共80人,其中院士有22人,对于地级市而言,其规模之大和层次之高都是少见的。

2.3 “一区”:大同能源革命国家示范区

2019年两会期间全科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同市的领导共同策划,拟在大同建设能源革命国家示范区。国家示范区由中国科学院和山西省联合主办,具体由大同市和全科盟负责实施,首批筛选引进了26个中科院大型先导项目,期望国家给予体制机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国家示范区目前正在推动,如果能够成功,将对大同能源革命实践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全科盟大同新能源主导产业培育实践

3.1  确定主导技术及技术成果源

首先全科盟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7个方面的技术,围绕这7个方面的技术,确定了技术成果源,包括大同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的80名专家、10家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的共建研究所、全联新能源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这些专家或组织都是全科盟在大同培育新能源產业所依赖的科技成果源泉。

3.2  技术成果引进

知道技术在哪,怎么引进来,这是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全科盟的技术成果引进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首先,建分所。全科盟已经为大同市引进和正在引进3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分支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大同分所,2019年7月份进入运行阶段;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在大同建了转化基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也将在大同建立分所。这是全科盟引进的3个成建制的机构。第二,引团队。围绕引进的项目,引进一个项目就引进一个团队,现在有6个团队基本确定到大同开展合作研发。第三,搞活动。2018年全科盟组织了很多大型活动,把很多不是成果转化的活动也做成了成果转化活动,比如新能源领军人才培训,有30多人参加,都是各所的大课题组长,培训费每人1万元,但如果带一项可转化的技术来,就可以免除学费,结果学员都带了技术来,这样全科盟就组织与大同当地企业对接,效果不错;科技部人才中心也是全科盟的会员,2018年联合组织了“万人计划学者大同行”,有20多个万人计划学者参加,都带了技术与大同企业对接,据了解,迄今有6项技术已经在大同企业中得到应用;全科盟2018年组织了新能源双创大赛,2019年8月份将组织第二届双创大赛,参赛作品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科学院10个研究所专家或学生的创新成果。

3.3  技术成果对接

引进成果对接是最头疼的问题,到了地方,特别西部地区,大多数企业很现实,实力有限,风险意识差,极大制约了技术成果对接落地。为此,全科盟首先选择与大型企业合作,同煤集团是大同的巨无霸,每次引进科技成果,全科盟首先征询同煤集团的意见,积极促成与同煤集团的合作,目前同煤集团已经确定引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院长的煤制烯烃技术,其他大型煤化工技术也在对接洽谈中。其次,全科盟与大同市工商联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请工商联推进其成员企业与全科盟合作,通过工商联,全科盟还与大同各商会建立了联系,并聘请各商会秘书长为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部副部长,以促进成果对接;再次,全科盟也通过各种渠道,与迫切需要转型的当地企业、到大同寻求发展的外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他们积极提供技术成果对接服务;最后,全科盟根据企业需求,不定期组织大同当地企业到能源类研究所参观考察,邀请新能源科技专家到大同考察、咨询和讲学,以此促进技术成果对接和转化。

3.4  技术成果落地

技术成果从对接到落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转化双方要取得共识,由于科技专家与企业家的诉求具有根本的差异,形成共识通常需要多轮的沟通和协商;其次要协商确定转化与合作方式,全科盟最主要的措施是推动双方共建联合实验室,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性问题;再次要建立合资企业,这就涉及股权比例和各自权益,只有把各方利益绑在一起,才能真正使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最后要获得政府和产业资金的支持,无论是转型企业还是新创企业,都缺乏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政府要培育主导产业,就需要在产业技术研发和创业企业孵化成长方面给予扶持,这是技术产业化的必要途径。

4  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带给大同的价值

全科盟到底能够给大同带来什么?首先,全科盟带动了大同技术观念的变化,全科盟邀请了很多科技专家到大同做报告,大同市很多人包括领导干部和一般市民都逐步认同了创新驱动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全科盟也为大同带来了高科技人才,2018年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了300多人次的科技专家到大同,为大同能源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再次,全科盟成立了大同全科盟三创孵化园,现在有30多个企业正在孵化,这将是大同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力量;再次,全科盟2018年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了将近200项技术,有6项签署了落地协议和成立了合资企业,2019年的目标是引进10项技术,如果维持这个水平,5年就是50项技术和50个企业,而且这些企业都是新能源企业,集聚起来就是新能源产业。

全科盟为大同培育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大同是著名的煤都,煤炭产业目前还是主导产业,通过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大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样就带动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如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就是专门从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发和产业化的。新能源主导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上游是新材料产业,下游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把这两个产业都带起来了,大同提出了氢都发展规划,要变煤都为氢都,这与全科盟确定的7项新能源技术是高度一致的。

从战略方面来说,全科盟在大同的工作最终能够促进大同社会经济整体转型发展,虽然这种转变是缓慢的;同时,全科盟为大同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全科盟引进了研发队伍在大同本地从事研发,这些研发队伍及其研发成果能够支撑大同的创新发展。大同正在建设中的国际能源革命科创园区的主要建设目的就是为吸引新能源研发人才和研发团队,该园区位于大同市政府旁边,是大同最好的位置,这也说明了大同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发展决心。

5  阻碍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在近两年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笔者经常思考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结合学术界现存问题,可以认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6个方面[1-3]:一是科技评价体系的导向有偏差,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事实上还是以所谓的SCI论文和专利授权为主;二是科技项目选题目标失当,选题目标就不是为了成果转化,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是科技专家产品创新能力弱,可以做出原型,但规模化和低成本的产品做不出来;四是企业家风险承担能力有限,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意投资早期的技术,只想摘桃子;五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一般地方政府领导的任期就四五年,不愿意做长期,只愿意做短期的,如果无法做到短期和长期结合,就无法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六是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投资心理失衡,中介机构做创业的多而做创新的少,都想着去投机和赚钱,而要成功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就要实现创新与创业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霍国庆. 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根本症结及其解决策略[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 1(2): 119-125.

[2] 陳瑜. 科技成果转化: 三大硬骨头还得啃[N]. 科技日报, 2019-03-15 (1).

[3] 胡喆.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还有哪些难点和堵点? [EB/OL]. [2019-03-0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03/c_1210072047.htm.

The Innovation Model and Think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Huo Guoqing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UCA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s author’s speech at High-quality Developing Strategy Conference of CADSS, which is the summ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in DATONG. The paper expounds a kind of reproducible model abou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author’s theoretical desig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DATONG. [Result/conclu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ATONG model and six critical influence factors abou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DATONG Model    critical influence factors    WIAAT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
浅析信息化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天津市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股权众筹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机制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园管理经营模式探索
创新高校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完善转化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