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2017-02-28张兴峰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信息化

张兴峰

【摘 要】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政府也在“十三五”时期将其列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当前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彻底改变了科技创新模式与速度。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科技创新模式正成为科技创新主流。故此,本文从信息化助力科技创新为入手点,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信息化程度来助力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再到工业革命,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创新。科技创新则是创新的高端形式,它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纵观世界历史,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二战战败的废墟上之所以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其因素之一是德国历届政府都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早在二战时期就引入国家标准体系并发展为德国工业标准(DIN)和电子设备技术标准(VDE),在二战后将其用在德国一批历史悠久、技术积淀深厚的大企业,如西门子、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宝马、蒂森工业、纽伦堡机器公司等。促使德国80年代以后,“德国制造”的机械设备、化学制品、电气和电子工程设备享誉全球,大量出口到美国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对于科技创新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曾提出建设我国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因此,实现我科技创新伟大战略目标俨然成为了我国当前亟待承担的重大使命。

一、信息化助力我国科技创新重要性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当前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彻底改变了科技创新模式与速度。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科技创新模式正成为科技创新主流。2015年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签发行政令,正式启动美国国家战略性计算计划(National Strategic Computing Initiative,NSCI),旨在使高性能计算(HPC)研发与部署最大程度地造福于经济竞争与科学发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将呈现新趋势,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可见在信息时代,要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全面打破传统科研方式的局限性,以信息化为推手助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我国信息化在科技创新领域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国信息化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并取得巨大成果。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信息化程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信息化程度不够,使得科技创新研发与市场需求对接脱节,严重阻碍了科技知识产权转化。如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都大都没有对科技成果予以分门别类,而且规模小,与我国科技成果的劇增不相适应。信息有效期没有严格把关。如有些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但是它已经被新的科技成果所取代,这样的成果本应该退出市场,但平台旨在发布而缺少时效方面的管理。同时,信息平台展示深度也不够,造成两方严重信息不对称。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服务功能,加快科研机构能够更好地同市场进行互动,加快科技产品的商品化,促使产、学、研三方实现有机结合,达到科学资源的更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再如,行业信息化程度发展不均衡。在较为薄弱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信息化程度同城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 ,使得农业信息化问题依然严重。尤其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上,科研转化率低是一个突出问题。真正能够转化利用起来的农业科研成果较低,这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相距甚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业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发展程度不匹配。

三、信息化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依托信息化加大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政府要抓好科研信息化平台的顶层设计,优化政策和体制保障,构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规范,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存量与增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其次,建立健全各地方、各部门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工作机制,推广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汇交系统,畅通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渠道。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机衔接。最后,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求,鼓励各类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

2.改善信息化程度偏低行业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全面发展。

如针对农业信息化程度偏低现象,就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科学指导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要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储存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贯通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研信息化基础网络,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实施农村宽带普及工程。同时,要时时关注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动态,帮助农民切实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综上所述,信息化是科技创新重要工具与手段。只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程度,我国才能呈现出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九龙.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信息化与数据挖掘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9(2).

[2]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3]吴晶晶.我国积极推进科研信息化助力国家科技[J].创新中国信息报,2015(12).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股权众筹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机制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