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我的祖国》创作幕后故事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曲谱海滨

 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一首《我和我的祖国》以快闪的形式唱响海内外。这首歌的曲作者秦咏诚和词作者张藜都是辽宁人,都出生在渤海之滨的大连,又都在“东北鲁艺”学习并走上艺术道路。他们联袂创作的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歌颂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又经过歌唱家李谷一的深情演唱,成为传唱数十年的经典爱国主义歌曲。笔者曾与辽宁省文联的专家多有接触,了解到在歌曲的背后,还有着令人感动却又鲜为人知的往事……

先有旋律后有歌词

说起这首歌的创作,还有一段两位音乐家纯真友谊的佳话。1984年的一天,在沈阳音乐学院工作的秦咏诚正在北京参加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学习班,忽然接到了老朋友——北京民族乐团创作室专职创作员张藜打来的一个电话,张藜在电话中开门见山:“老秦啊,我想请你再写一首和《海滨音诗》同样情调,但旋律又不雷同的曲谱,周末来我家做客,咱们叙叙旧……”放下电话,秦咏诚不觉回想起《海滨音诗》的旋律,这是他在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表达了自己对海滨故乡的无限深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许多听众都说从中“听”到了碧波荡漾微风轻拂的美丽海滨景色,在当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首演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和热烈的称赞。

周末,秦咏诚如约来到张藜家,两个大连老乡聊起家乡的海,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海边“赶海”捡小鱼小虾,伴着涛声进入梦乡,沐浴着海风在沙滩上奔跑……这些儿时熟悉的生活场景,瞬间将已过不惑之年的秦张二人的思绪带回渤海之滨。虽然他们年轻时就离开家乡,但是对大海的感情总也割舍不断。如果说关东大地是他们学习成长走上革命和艺术道路的土壤,那么浩瀚的大海便赋予了两位艺术家豁达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聊着聊着,张藜突然提出:“老秦,你看这个新曲子改成‘下行’的怎么样?”秦咏诚眼前一亮,拿过纸笔,将《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改为“下行”的旋律“56543215……”,他哼唱几句挥笔写下了新歌的主旋律,张藜在一旁听了不由得拍手叫好。有了主旋律,歌曲创作起来就如同有了主线和灵魂,秦咏诚的创作激情被瞬间唤起,构思如大海的波涛追风逐浪。短短二十几分钟,《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谱就一气呵成。陶醉在创作灵感中的两个人不曾想到,这首曲子会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成为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金曲。他们只是觉得,这首曲子唱出了他们共同的思想和情感,来得竟是如此地默契与和谐。这时,张藜的夫人端来热气腾腾的家乡饭菜,两个人品着熟悉的味道,端起香醇的美酒,继续讲述着故乡、大海和音乐创作的故事。

歌词最终在张家界产生

许多歌曲是先有歌词后谱曲,而《我和我的祖国》则是先有曲子后填词。张藜拿着秦咏诚谱好的曲子,并没有急于填词,而是反复思考和揣摩曲谱的每一个音符和节奏,期望给这首优美的曲子配上最合适的词句。曲谱在张黎怀里揣了

很长时间,一有兴致就拿出来吟唱,寻找感觉。有一次他从北京到福建出差,在火车上临睡前又回想这个曲调,想着想著,居然叼着烟卷睡着了,醒来才发现把火车卧铺的枕头烧了个洞。张藜有些懊恼,但也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会迎来一首暌违已久的佳作。当年秋季,他去湘鄂两省采风,中秋节那天,来到张家界景区天门山脚下。张黎望着眼前天门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忽然感到似曾相识——挺拔的群峰被霭霭云雾缭绕,犹如故乡海滨云霞中时隐时现的蜃楼仙境,脚下潺潺流水的小溪,好似海边礁石缝隙中不断涌进又退出的海浪在欢快地歌唱。他的思绪在群山峻岭和波涛海浪中切换,创作的灵感在这种碰撞中迸发,找出揣在怀里已经有些褶皱的曲谱,激动地把埋在心里的话写出来……在湖南同志为迎接采风团一行而召开的中秋联欢晚会上,张黎深情地朗诵了这首新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内化于心的优美旋律,饱含赤子之情的华美笔触,都化作了赞颂祖国的深情词句。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一出,令在场的许多艺术家都站起来为之喝彩。很快,这首歌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30多年过去,直到今天,它还是人们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最深切的表达和最直接的心声。

(摘自《沈阳日报》 沈成德/文)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曲谱海滨
脚印和海浪
海滨的夏天
夏日之恋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淮北花鼓戏的曲谱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
《乌苏里船歌》赏析
海滨仲夏夜比基尼的终极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