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自然教育,做好“地球公民”

2019-09-10魏智勇

教育家 2019年41期
关键词:教育者教育学生

魏智勇

2010年以来,中国的自然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自然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人们愈加认识到自然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作用。

自然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综合各相关文件及各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自然教育是指利用具有特色鲜明的自然场所,通过整合自然教育专业人士,开发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发挥其整体作用,使学习者体验自然、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对自然负责任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以实现教育、研究、保育、文化、游憩等目标的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自然教育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调研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直接的体验,掌握第—手资料。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可以获得大量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收集所需要的數据,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调查、交流的能力。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进行的,场所可以是远离城市的林地、草场、湿地或山区等。美国有数千个野外自然教育中心可供组织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为学生们进行自然体验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

自然教育的教育者可以教学生关于自然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包括气候、天文、土壤、岩石和矿物、水、动植物、资源、能源、工农业生产发展等内容。自然教育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者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要素的形成、演变与分布特征,知道人类的活动会对自然产生哪些影响、人类应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让学生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模式。第二,教育者要让学生为保护和改善自然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有益于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方案,寻求目前及未来合理利用自然的方法,并把保护自然环境落实到行动上。由于不同的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自然问题有各自的观点,那么教育者就要帮助学生在理解、尊重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科学、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比如有一种观点是“每个人都是资源、能源的消耗者、废弃物的产生者、安逸消遣的追求者”。针对这种观点,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在尊重的基础上,对大自然抱有高度感恩的态度,同时进一步努力学习,掌握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方法,用实际行动回馈自然。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自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区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尚处于初始状态,小学时期是自然教育、情感培育、行为养成的基础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然教育,应以在自然场所中进行为主。教育者要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作为教育场所和对象,采用体验式的方法观察、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壮丽。教育者要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体验式的教学环节将自然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建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观。小学生已经具备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和情感的能力,明白要关爱自然、关爱环境。对于孩子而言,小学是实施自然教育最有效的时期,此阶段的自然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开始发展。中学时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生,教育者可介绍一些相对深层次的、系统化的知识,使他们对保护自然有较全面的理解,培养他们初步形成分析和评判能力,让他们明白自然环境的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恶果。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对于中学生的自然教育,很多是结合生物、地理、科学等有关课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自然体验、监测、探索、调查、旅行等活动。

自然教育的价值意蕴

自然体验活动对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儿童抑郁症、压力过大都有治疗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教育既有利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又能促进人们关注自然环境问题,并自觉地做出行动。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由于长期处于室内环境和课堂环境之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会受到压抑和阻碍。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的时间,甚至与大自然割裂,“自然缺失症”普遍存在于人群中。虽然“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服药治疗的病症,但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缺少自然教育,导致有些孩子对于自然界许多事物缺乏起码的了解,他们不知道各类自然资源的来源,不认识家乡的动物、植物,对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缺乏兴趣。比如“花生的果实埋在地下”这类放在几十年前是常识性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竟然一无所知。自然教育是必须实施的。自然教育可以通过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让学生亲近、接受自然环境。教育者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自然教育活动环节来调节学生的状态,不仅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消极情绪得到释放、排解,还能让他们尊重自然,激发他们了解自然的热情,增强他们对于自然的崇敬之心,使他们重新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弥补目前学校教育的缺陷。当前,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和学校排名,过于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忽略了学校教育中其他重要的教育目标,比如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实践、探索等环节,导致学生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等压力的迫使下,感觉钝化、思维缺乏创造力。自然教育是弥补学校教育缺陷的有效途径之一。实施自然教育,让学生在自然界中多参加实践体验活动,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小就形成“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观念。比如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某种植物,看清叶片上的纹路,亲手去触摸它,学生与大自然实现“连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他的心情会是放松和自如的;让孩子亲手种下植物种子,定期去浇灌、施肥,看着自己种下的植物一天天长大,他会收获喜悦和满足,也能明白事物从萌芽状态发展到成熟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孩子为了一棵植物的健康成长倾注了耐心、精力,他也能明白父母、老师为抚养和培育自己付出了心血,这会加深孩子对感恩的认识。由此,他会产生对赐予人类万物的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对于大自然也就多了一分敬畏。自然教育带给孩子的满足和收获是在繁重的考试压力、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无法轻易获得的。

促使人们关注、改善自然环境。现代人过度追求利益,过度强调效益,过度与自然疏离,忽视了经济发展对于自然的伤害。目前,我国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和自然生态中的诸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果人类不及时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不及时做出改善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自然教育能使人们关注到自然环境问题,逐渐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系和感情,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所在,也就能够为改善环境自觉做出努力。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悦

猜你喜欢

教育者教育学生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