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入职疲于签字实在是官僚主义

2019-09-10严奇

科教新报 2019年48期
关键词:通知单新入校领导

严奇

近日,有微博网友发帖称,一位朋友入职北方民族大学后,一直在找12个校领导和23个职能部门处级干部签字,至今还没签完。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确有此事,报到通知单需要领导签字是学校老传统,目的是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没有规定一定要签完。

(11月25日 新浪新闻)

该校相关负责人的答复看似“合情合理”,可却难掩背后矛盾。事实上,这是充满明显形式主义倾向的官僚主义做派。而形成老传统没有被纠治,只能说明该校官僚主义做派已深植在思想当中。

首先,有签字不足以说明,新入职老师已熟悉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何其庞杂,即便是老资历的教职工也未必摸得清。试问,教师在入职初期,有没有必要熟悉所有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缺乏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找领导签字也无非是“串门”和“认脸”。蜻蜓点水式的签名,除了满足形式需要外,恐怕难以达到实质性的目的,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其次,為什么是新入职教师找领导签字,而不是领导主动找新入职教师交流?一个有人情味的服务型高校机关,应对新教师充满关怀。新入职教师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手足无措,校方领导及时帮带方能促使教师早日熟悉情况。坐在办公室等教师上门签字,俨然一副官老爷的姿态,何谈“尊重教师主体地位”?而报告通知上留下签名空格,是要求教师先认领导再认学生吗?官僚主义做派太明显。

再次,“不强迫”的解释就真的“不被迫”吗?该校相关负责人声称“没有规定一定要签完”,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众所周知,学校的行政压力并不小,对领导厚此薄彼难免会背上教学工作负担。试问一名新入职教师能敢“怠慢”哪一位领导,可“忽视”哪一个职能部门?校方既然没有规定要签完,又何必出台签名措施?前后明显自相矛盾。

教师承担的非教学任务过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找35位领导签字,耽误的不只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尊重。我们需要站在为国家与社会建设的角度,批判和纠治此类现象。希望教师的报告通知单能回归“通知”本身,而不是沦为彰显官僚主义的大字报。

猜你喜欢

通知单新入校领导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加强专业化培训促进新入职教师成长
新入职生物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成因调查分析
教育
小数字大生活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