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效果研究

2019-09-10张芬香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

张芬香

摘要:新时期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思维观念,对外英语新闻翻译都发生着较为深刻的变革。本文充分结合对外英语新闻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传播效果相结合,尝试从新时期的角度对翻译新闻这一实践活动的传播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涉及其中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进行定向分析,并從中总结提炼相应的规律性原理,为新时期我国的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尽快适应高度竞争化的国际传媒环境打造更加具备可参照性的指导体系。

关键词:对外英语;新闻翻译;传播效果

新闻翻译及对外传播是我国展示自身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其中,在对外传播的诸多领域之中,新闻翻译是其中的关键组成。新闻翻译,究其实质而言,属于应用翻译和国际传播学之间的跨学科、跨领域实践学科。一直以来,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为相关工作的深化拓展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理论依据。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科技水平一日千里,翻译及传播领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针对新时期背景下的新闻翻译及传播效果研究却仍显缺位,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多方面的视角,来进行新时期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

一、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的定义及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新闻翻译究其本身而言,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行为,无论是在原语言系统的模式之下,还是在译转语言系统的模式之下,涉及到新闻翻译与传播的各个环节都在发生着较为深远的变化和变革。特别是一些工作主体在发生着改变,无论是新闻的传播者、信息的传递介质、媒介受众还是翻译及传播的效果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的形式由以往的中文新闻转变为外文新闻,传播的媒介渠道由以往的中文渠道转变为外文渠道,所接受信息的受众由以往单纯的中文受众转变为中文及外文一体化的受众,传播效果较以往传统的模式早已不能同日而语。通过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时期对于新闻翻译及传播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的转化方面,在开展新闻翻译与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本身的理论及实践策略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对于其他环节的关注程度仍难令人满意。剔除信息转换的因素之外,其他环节对新闻翻译与传播的实践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充分结合各方面、各环节的因素来进行综合研判,才能够推动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对外英语新闻翻译及传播的优化策略

现阶段,无论何种性质的媒体,大都在中国境内有派驻的机构及记者,我国对外新闻翻译与传播形势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强度和挑战。面对较为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际性质受众的接受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的翻译及传播水平,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无论是翻译界还是新闻界的从业人员,都在对外新闻传播领域及翻译领域的效率及质量优化开展了大量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此外,我们更需要注重的是需求端和供给端的有效贯通,加强各个传播过程中的环节通畅度。故而,充分结合我国对外英语新闻翻译的各个传播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传播主体,加强人员培训

根据以往对于传播学和翻译学的相关资料及信息统计,传播的主体对于新闻翻译与传播的效果起到了最为重要的影响,也是直接决定受众是否接受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开展翻译与传播效果的优化时,传播主体的外在形象和内涵是十分重要的。纵观目前的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一定要加强定向培训和职业培训,并提升相关人员的准入门槛。

语言的翻译能力是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主管部门需要对此制定专业化的能力提升及培训计划,确保相关人员的翻译水平过关,译制准确,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讲座活动,不断充实业务水平。

(二)优化信息介质,夯实业务规范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作为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专业来说,如何解决好信息传播介质的问题也是需要高度关注,关键在于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一旦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人员对于新闻和翻译工作缺乏相应的指导性原则,就难以形成媒体层面的组织合力,在对外新闻进行报道及翻译的过程中造成内容失真,导致信息传递不当,引起受众误解。基于以上隋况,制定一套能够适用于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机构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从业人员最大程度上优化信息介质,夯实业务规范,对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分解,予以明确详实的规范。比如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之中,会有类似于员工手册或者员工指南之类的书籍,可以帮助员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掌握。

在传播介质这一环节进行优化,可以保证渠道的通透性,对于从业人员来说,需要对国际范围内各类媒体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才能深入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学习。作为我国的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机构来说,需要进一步深化全局统筹、深化配合的组织职能,针对不同的新闻选择不同的媒体设置,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体系应该具备的组织合力,从而实现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的高效运行。

(三)对接传播受众,细化传播策略

众所周知,一条新闻的接受程度如何,受众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受众的特质。因此,针对受众的研究意义深远。笔者面对不同的语言区域受众,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最终得到相应的结论。如果仅仅是将相关的信息新闻以直译的方式传递给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受众,而没有客观的站在全局的角度强化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理解,就会造成一些国际上常见且通用性的误会。

许多受众的文化背景与中文文化的差异性并不十分显著,基于这样的情况,新闻传播的差异性往往并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实现预期的新闻翻译及传播目的。但是对于某些受众来说,情况却截然相反,这些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与传统的中文文化有着较为严重的差异,并且对相关跨领域、跨文化的理解并不充分、到位,要对他们实施充分的新闻传播在客观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旦过犹不及,导致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产生不信任感,对未来的传媒建设工作也会形成一定的阻力。

因此,在传播内容方面,一定要充分结合受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采取双边逻辑或单边逻辑是一个需要广泛深入研究的话题,对于某些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来说,可以尽可能充分的阐述—件事情的利弊,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帮助其建立对媒介的信任感,但是对于某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来说,可以采取更加绝对化的表述方式以加强新闻信息的说服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相关策略,确保实现理想的新闻翻译及传播效果。

三、结语

本文充分结合新时期对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工作的相关要求,以较为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领域的研究心得,从加强人员培训、完善信息环节渠道、做实受众接受度三个方面入手,为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工作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可供参考及借鉴的意义。

纵观我国的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事业,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对外传播效率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匹配。在最近几年之内,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工作给予了重视,使得相关的教学研究与成果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国需要在国际领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立场,因此关于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方面的研究需要所有的从业人员共同努力。虽然目前阶段许多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工作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客观的讲,结合需求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广大的从业人员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对外英语翻译与传播工作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夏洛特烦恼》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学者型记者的价值及时代需求
论纪录影像中文化传播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