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庭教育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

2019-09-10姚晓莉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风价值观核心

姚晓莉

随着国家日渐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对于小学生所能发挥出来的重要性,教师需要积极地响应号召,帮助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建设,践行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以此不仅能实现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有效发展,还能实现良好家风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从而最终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本文针对此课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能给予各位教师一定参考。

在当前阶段许多家长将学生的教育全部推给了教师,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滞后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增加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帮助家长做好家风建设。同时家长也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以此让学生能够自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教师需要与家长做好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完美渗透。

一、转变家长理念,做好家风建设

许多家长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认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品德建设方面,应当由学校承擔所有的责任以及义务,从而造成了家庭教育在当前阶段的缺失,家长意识不到家风建设对于学生能够起到的引导作用,没有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引起重视,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方面无法得到有效普及的现象。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有效的联系,帮助家长端正自身的理念与态度,在教师的有效帮助下,使家长完成家风的建设,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建设。

例如,在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与品性,针对孩子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与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状态,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承担起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角色。比如,当我们在学习《我能行》这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我能行”的事情,有些同学很自信地将自己擅长做的事展示出来,能发现许多自己身上的优点并侃侃而谈。然而有的学生极其不自信,当问到他们比别人更优秀的、更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表现得畏畏缩缩,低着头不敢发言。

针对学生们的表现,我们可以在课下深入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最终发现对待同样的问题学生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究其根本原来是学生受家长对待自己态度的影响。对于那些自信的学生而言,在家中家长对于学生做的每一件值得赞美的小事,都毫不吝啬地提出自己的表扬,对待孩子一直是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而对于那些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学生而言,家长从来不会给予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是常常拿他们与其他更为优秀的孩子作对比,经常性的批评与斥责,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的自卑心理。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如实告知,并在交谈过程中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承担起合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成家风的建设,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

二、家长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

家长身为学生接触频率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到了学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念的形成。但是,许多家长在学生面前并没有从行为方式上严格要求自身,然而家长的一言一行又都被学生看在眼里、体会在心里,正是由于家长的错误行为给学生做出了不好的示范,从而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家庭教育中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家长意识到自己应该在行为方式上进行有效规范,通过在行为上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

例如,当我们在开展《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课的教学时,在课堂上我们倡导学生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在课程学习完之后,学生们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并立志做个环保小卫士,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努力保护环境。然而当学生与家长一起相处时,有些家长会将手中的垃圾随意乱扔到地上,或者为了图省事直接从绿油油的草地上踩踏过去,又或者随地吐痰、使用一次性用具等行为,这些错误行为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认为家长都没有按照教师提倡的行为去做,那所学的理论可能也只是空谈,也没必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个环保的人,由此可见,家长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针对上述的现象,我们首先应该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及时告知家长,并让家长监督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中完成环保任务,这样也可以从侧面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环保,其次,我们可以针对某些受家长负面影响的学生,将其在学校发生的不环保行为所产生的原因与家长进行交谈,让家长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所注意,在孩子面前自己应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而不是将一些不好的习性带给孩子,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当家长有了“以身作则”的意识之后,便会从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约束自己,在行为上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学生由于受到家长的积极影响,也会自发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

三、结合学校课程,实现有效渗透

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的渗透工作时,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假如单方面对学生开展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进行单纯阐述,只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大道理感到厌烦,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所以家长需要积极配合教师在学校课程方面的教学,而教师也应该及时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告知家长,通过教师讲解,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所讲内容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渗透。

例如,当我们在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进行相关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并将课程内容与进度以及学生的表现及时告知家长。比如,我们可以创设相关情境:假如你的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都需要上班,没有人能照顾奶奶,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需要做出的贡献与承担的责任,意识到之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好在家庭中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情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我们应该就教学内容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建议家长将一些事情交给孩子去做,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意识,使孩子意识到自己也应该为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我们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也意识到了孩子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并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锻炼孩子,让孩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上。通过我们的讲解,再加上家长配合我们完成所讲的课程内容,实现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家庭教育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我们首先需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联系,帮助家长端正自己的观念与态度,促使家长完成家风的建设,其次,我们需要帮助家长意识到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在行为上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最后,我们需要多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促使家长在结合教学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渗透。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课题编号:GS[2019]GHBZX094)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家风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家风伴我成长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