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一年春夏秋冬 换一生无怨无悔

2019-09-10高昕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心孩子教育

高昕

“人生能有几回博。”小学六年级可谓人生第一博,这第一博就由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与之相伴,这是一种缘分。待孩子们成人之后,能记起的第一任教师恐怕就是送其毕业的我们。仅此一点,我们的肩上就又多了一份责任,因为,我们的付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对某些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跳龙门”,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打包”自己。无论将来他们进入那一所中学,都是以此为起点的。起点的高低与这一年的拼搏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就我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多激励、少训斥,给学生快乐的体验

(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

上学六年了,我们必须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学习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持之以恒,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就如流传至今的:三更起舞,五更熄灯、悬梁刺股、囊荧映雪、凿壁偷光等苦读的事例。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同学们,不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包袱和苦差事。而是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追求和责任、一种兴趣和愿望。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知识层次越高其生存状态会越好,学知识是为人生更快乐,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包袱,学习就没有意义了。

(二)给学生快乐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体验,主要来自教师的鼓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处理好升学成绩与快乐体验的关系,在现有的这种升学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就要研究如何积极的评价与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快乐。举这样一个例子:烈日炎炎下,两个孩子拉着平车上坡,一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走上前很生气地对孩子说:“你怎么就怎么笨,拉个车都走不快,你的劲儿都用到哪儿去了。”教师也走过来,指着他说:“你看你干什么都不成,什么时候才能赶上第一名?”另一个孩子的母亲则走到孩子身边,用毛巾为孩子擦擦汗轻声说:“妈妈看你实在是太累了,要不咱就休息一下再走?”教师也走过来,高兴地说:“你比原来走得快多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教师帮忙的?教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别人。”同样是在苦苦拼搏的两个孩子,显而易见,他们的体验是不同的,前者是痛苦的,而后者是快乐的。

(三)多激励、少训斥

学生需要激励和鼓励,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信心,成就学生心中的理想。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怎样激励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师生从“三个一”活动中受益匪浅:“一个微笑”温暖了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鼓励”激发了学生的自信,“一次谈话”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多渠道、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一)让每个孩子都大声说:“我能行”

“我能行”是北京光明小学的教育特色,被教育部推行到各地。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使其自信、自爱、自强,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开展“我能行”教育,让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能说“我能行”;让每位教书育人的教师感受“我能行”;让每个培养孩子的家长相信“我能行”。为此还归纳出八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如果这八句话深入学生的心里,学生的自信心也就激发了起来。

(二)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禁止使用“差生”“差班”“你肯定不会”“哪有像你这个样子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是真没希望了”等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墙上作品写“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自信创造奇迹,拼搏续写神话”“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把信心留给自己,把孝心献给父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用六个月创造一个奇迹,用六个月给自己一个惊喜”“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决定未来”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这些话、讨论这些话。

(三)激情宣誓张扬自信

组织学生宣誓这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能起到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信心的作用,经常说、每天说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四)发挥班主任在信心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班主任是信心教育的最主要施教者,为了增强班级信心教育效果,班主任实施信心教育的8条规范:育人为本,关爱为先;理解、宽容、善待每个学生;让学生做班级主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困生和信心不足的学生;创设良好班风,创建丰富的自信文化;协调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与家长交流,共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成长。

(五)挫折教育

我们把考试后的一周作为实施挫折教育的关键期,在这期间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考试没考好的学生试卷上写上鼓励性批语。“这次考试,虽然你只考了70分,与前几次测试相比有退步,但教师特别看重你这70分。因为你在解应用题时运用了新的方法,这种解法比教师所教的更简便。只要努力,你的成绩会突飞猛进”。第二,与学困生谈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与症结所在,分析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制定奋斗的目标和措施。第三,指导学生写出试卷分析和阶段学习总结,通过分析和总结,使学生自警、自励,信心十足地面对以后学习。

(六)给学生能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的自信心随着表现欲望而产生

无须赘言,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一次竞赛,每一场表演,每一堂課,甚至每一次劳动,他们都可能表现出一个良好习惯,一种优秀品质,一点思维的火花,一个创新的设计。教师要衷心地去赞美,耐心地去呵护,让学生感受被关注的喜悦,体会被认同的幸福,使他们对自己更充满信心。

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体味学习的重要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此外我们还应教育学生向教师感恩,学生对教师感恩也是对别人所付出劳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只有认识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对教师心存感激之情的学生才会在学习上更刻苦、更投入。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来自朋友的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自己都应心怀感激;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对朋友感恩的人,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

四、强化学生时间观念,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时间是最宝贵的,是黄金也买不到的,可时间又是无形的,往往人们浪费最多的也还是时间。为了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响过预备铃后,同学们在教室里高声朗诵:“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五、抓好学生养成,筑牢学习基础

一个好习惯一旦形成会使人受益终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必须达到学校确定的伦理道德最低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在学生道德教育目标上要提出三个层次,分别是;值得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必须做到的——利己不损人;坚决反对的——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通过德育目标三个层次的划分,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做到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让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信心孩子教育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